天天看點

9家文博機關300多件文物南博集結,這場展覽帶你一窺《楚辭》時代

作者:現代快報

視訊加載中...

2200年前的“架子鼓”、花紋繁複的彩繪石磐、記錄曆史的《蓋廬》竹簡……如果說一件物品Made in楚,你能想到什麼?是楚人的浪漫主義情懷,還是喜好樂舞的楚文化?

12月29日,南京博物院将推出跨年特展“歸流——‘江淮地區楚文化的東漸’”,滿足你對“楚”的所有想象。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展覽将為期3個月。

9家文博機關300多件文物南博集結,這場展覽帶你一窺《楚辭》時代

△展覽現場

9家文博機關,300多件文物,展現文化交融

下裡巴人、高山流水、亡羊補牢、狐假虎威、驚弓之鳥、退避三舍……走進展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個成語。原來,這些成語背後的故事都和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文化有關。

策展人、南京博物院副研究館員高傑介紹,本次展覽撷集了來自南京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館、荊州博物館、徐州博物館、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淮安市博物館、安徽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館、随州博物館9家文博考古機構的300餘件(套)珍貴文物,再現了楚文化交彙歸流于宏大深厚的漢文明的偉大曆程。

9家文博機關300多件文物南博集結,這場展覽帶你一窺《楚辭》時代

△越王不光銅劍(上)戰國 複合銅劍(下)

萬古奔流的長江,孕育了驚豔絕倫的荊楚文化。展覽為什麼以“歸流”為名?高傑說:“楚文化發源于江漢流域,然後一直向東,到了江淮地區,包括江蘇的吳越地區,最後彙入漢文化的長遠、宏闊的大江大河裡,這是一個歸流的過程。”

楚人東漸的曆史程序,是中華大地上一次偉大的民族交融與文化碰撞。江淮的古老文明、太湖的吳越風情與楚地的江漢韻律交相輝映,彙成了一幅宏大的曆史畫卷,将區域性的文化差異與特質融為一體。

9家文博機關300多件文物南博集結,這場展覽帶你一窺《楚辭》時代

△彩繪漆鎮墓獸

11件鼎集結!楚式升鼎長相獨特

升鼎、“太後”匜鼎、獸首銅鼎……展覽以“問鼎”作為開篇,一共展出11件造型各異的青銅鼎。高傑介紹,之是以用“問鼎”來開篇,有兩個含義,“一來春秋時期就有問鼎的典故,二來問鼎代表的内涵是楚挑戰過去的秩序,象征新的勢力的崛起,而楚是其中的代表。”

來自安徽博物院的“太後”匜鼎,1933年在安徽省壽縣朱家集楚王墓出土。和一般的鼎相比,這件鼎匜既像匜又像鼎。其中,上半部呈匜的形狀,口沿的外側刻着“鑄客為太勾(後)脰官為之”。高傑介紹說,鑄客是楚國掌管冶鑄的官名,也可能是從别國來的鑄造工匠。太後是指楚考烈王後,脰官可能是主管太後膳食的機構。他說,“這件鼎來自楚幽王墓,再現了楚國的工藝水準。”

和“太後”匜鼎的大制作相比,淮安市博物館的獸首銅鼎造型生動活潑。獸首銅鼎出土于1978年發掘的淮陰高莊戰國墓,是淮安市博物館珍藏的國寶級文物。吸引人的是,鼎的口沿凸起一塊,上面盤着倆神獸,雙耳高聳,雙目圓睜,就連嘴唇胡須,也刻畫細微,生動逼真。

9家文博機關300多件文物南博集結,這場展覽帶你一窺《楚辭》時代

△升鼎

展廳中,還展出了多件升鼎,和公衆常見的圓腹銅鼎不同,楚式升鼎束腰平底。高傑說,“這是一次藝術上的重大的革故鼎新。”他說,楚式升鼎束腰收腹,這是對鼎這一産生于原始社會的三足炊煮器,曆經夏、商、周三代沿襲數千年之久的傳統器形的一項最大膽的突破。這一造型樣式上的翻新,主要是出于視覺效果上的考慮,反映了楚人對靈巧、生動的喜好。其次,平底也是一種創新。

荊楚鼓樂聲猶振,2200年前的“架子鼓”長啥樣?

兩隻鳳鳥伸着長長的脖子,微微張開嘴,引吭高歌;穩穩托住鳳鳥的,是兩隻尾巴高高翹起、目視前方卧立的憨憨老虎……這件軸對稱的器物,是湖北省博物館藏的彩繪虎座鳥架鼓。

9家文博機關300多件文物南博集結,這場展覽帶你一窺《楚辭》時代

△彩繪虎座鳥架鼓

穩重的虎座與飛揚的鳳架,鼓身通體髹黑漆,飾有紅、黃、銀白多色彩繪,彰顯了楚文化的浪漫與神奇。這件器物的功能是什麼?高傑介紹,虎座鳥架鼓目前僅見于湖北、湖南、河南等楚地貴族墓葬,是楚地特有的一種樂器,配合編鐘編磬等打擊樂器一起使用。

虎座鳥架鼓是楚文化裡面非常重要的一件代表性的器物,非常有“楚韻”。高傑表示,不久前,這件國寶還在湖北省博物館文保中心進行修複,“這次是修複完成後的第一次公開亮相,非常不容易。”

現代快報記者注意到,在它的旁邊,還有一隻伏地而坐的小鹿。原來,它也是一隻鼓,是配合大鼓一起使用的。

9家文博機關300多件文物南博集結,這場展覽帶你一窺《楚辭》時代

△展覽現場

提到代表楚韻的樂器,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曾侯乙編鐘。高傑介紹,曾國和楚國在地理位置上很靠近,後曾國被楚國吞并。這次展覽,展出了一件随州市博物館藏的的銅镈鐘。它出土于曾國貴族墓地,當時一共出土了四件形制相同、大小相次、銘文相同的镈鐘。

9家文博機關300多件文物南博集結,這場展覽帶你一窺《楚辭》時代

△春秋 銅镈鐘

吳王阖闾和伍子胥說了什麼?這份竹簡清晰記錄

“何謂天之時”“凡軍之舉,何處何去”……這些問題,都一一記錄在這份來自荊州博物館的《蓋廬》竹簡上。字迹清晰,書寫工整。

9家文博機關300多件文物南博集結,這場展覽帶你一窺《楚辭》時代

△戰國缁衣竹簡

古時人們寫字,以刀斷去細密豎直的竹子,再将其削刮成片,最後用火炙烤過後,便可提起墨來,在竹片上留下所想所思。

這份竹簡,每章以蓋廬的提問為開頭,申胥的回答為主體。“蓋廬”就是吳王阖闾,“申胥”即是他的輔助伍子胥。通過他們君臣二人的對話,論述了治民、攻城、略地、管理的思想。

“每一次簡牍的出土,都代表着一個重大的考古發現。”高傑介紹,1983年12月,在江陵磚瓦廠(今屬荊州區)發掘的張家山247号西漢墓中,出土了《蓋廬》竹簡,引起轟動。

楚文化得以延續至今,這些小小的竹簡功不可沒,這些簡牍為什麼能曆經2000多年不腐?高傑說:“荊州地區的埋葬環境容易儲存這種飽水的簡,加之他們有非常高超的簡牍修複技術,修複了大量的簡。”

現代快報+記者 胡玉梅 裴詩語/文 錢念秋/攝

(校對 張靜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