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教你如何厘清氣短、氣虛、氣滞,正确補氣!

作者:何華醫生

大家好,我是中醫何大夫,今天來分析下,如何厘清氣短,氣虛,氣滞,氣者,正确補氣理氣。

教你如何厘清氣短、氣虛、氣滞,正确補氣!

中醫講氣為人之根本也,我們日常健康活動,離不開氣的運作,氣呢,有化生,推動、固攝血液的作用,氣為陽,在推動血液運作全身時溫煦全身,抵抗外邪入侵。

同時呢,氣還需要固攝全身體液,血液,汗液,唾液,胃液,控制其在正确位置,以防無故丢失。

教你如何厘清氣短、氣虛、氣滞,正确補氣!

精氣奪則虛,氣虛則身體飲食不佳,身體氣虛,患者呼吸氣短,語氣低微,氣為陽肩負固攝,氣虛就如同前進的車子沒有足夠的能源推動,患者四肢無力通常面白舌淡苔薄白,氣不足不能固攝汗,也經常自汗而出,這時候呢要注意益氣補中,可參考四君子東加減。

教你如何厘清氣短、氣虛、氣滞,正确補氣!

接下來說下氣滞,氣滞呢是人身體中某個地方,或是外邪入侵,或是情緒不暢,進而導緻阻滞,這就好像是通行的路段突然出了問題,影響後方的氣血運作。

氣滞呢,通常是随着血瘀一同出現,患者呢胸悶胸痛,常歎氣,面色、舌色暗,因血瘀嚴重的女性朋友呢,還會出現痛經,閉經的現象。

針對氣滞呢,我們要理氣止痛,活血化瘀為主,可參考血府逐瘀東加減。

教你如何厘清氣短、氣虛、氣滞,正确補氣!

最後我們來說下氣逆,氣之當降不降而緻病,當氣機升降上出現紊亂逆而向上,就是氣逆。

常見的氣逆呢,多為肺氣上逆跟胃氣上逆,肺氣上逆是患者咳嗽咳痰,胸悶喘息,胃氣上逆患者則是惡心、嘔吐、嗳氣,治療上呢,我們以理氣降氣為主,肺氣上逆呢可參考蘇子降氣東加減,胃氣上逆可參考桔皮竹鼓東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