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OceanBase楊冰:堅持自研和創新,國産資料庫助力金融機構數字化更新

作者:金融時報

數字經濟的發展正在超出我們的想象。公開資料顯示,從2005到2022年,大陸數字經濟規模從2.6萬億上升到50.2萬億,預計到2025年還将上升到60萬億,占GDP比例将超過50%。

高速增長背後産生的資料,需要用EB作為機關來計算,截止2022年底大陸資料存儲量達724.5EB,同比增長21.1%,占全球近1/7。1EB可以存儲10億張高清照片,如此海量的資料存儲與處理分析,都對企業IT系統的關鍵底座“資料庫”提出挑戰。

對資料庫安全性、穩定性極高的金融場景是資料庫的最大練兵場。近年來,金融業的傳統邊界被逐漸打破,甚至傳統金融的管理結構和營運模式都被一一打破,金融業步入數字化轉型快車道。

作為一個國産自研的原生分布式資料庫,OceanBase希望以自研和創新,助力金融機構跨過數字化轉型深水區。

OceanBase楊冰:堅持自研和創新,國産資料庫助力金融機構數字化更新

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對資料庫提出“雙線更新”

對金融機構而言,除了以往線下的櫃台服務等,新型網際網路業務場景也越來越多:使用者的日常轉賬、電子支付,手機銀行财富管理、存款理财以及積分兌換、團購,無一不對中背景資料庫提出新要求。其中,鑒于分布式資料庫在大體量、高并發業務需求下的獨特優勢,國産分布式資料庫迎來了新機遇。

2020年11月,中國人民銀行正式釋出《分布式資料庫技術金融應用規範》(JR/T0204-2020),從技術架構、安全技術、災難恢複三個方面,建構了一整套分布式資料庫技術金融應用的系列标準,為推動分布式資料庫落地金融行業奠定了基礎。

去年12月,央行聯合六部委發起金融科技應用試點工作,在14個要點的第一個要點就是要求“推動安全可靠金融級分布式資料庫研發應用”。

金融行業事關“國計民生”,對系統安全性、穩定性要求極高,在和客戶充分的交流中,我們意識到,“雙線更新”是金融機構資料庫更新的主要目标。

一方面,金融行業穩字當頭,對系統容錯率極低,系統更新往往“牽一發動全身”,更新過程必須穩中推進“軟着陸”;另一方面,自2013年“網際網路+”浪潮到來後,網際網路金融、移動金融等數字科技接踵而至,金融機構始終積極地進行數字化更新,資料庫更新必須同業務更新保持同步,甚至推一把業務更新。

由于基礎設施的不同,大型機構、小型機構的需求和關注點也不太一樣。大型機構由于基礎設施完善,除了關注分布式外,也更關注完整的單元化分布式整體解決方案以及方案的技術風險,對遷移過程的安全性、改造成本有更高要求。此外,由于基礎設施的多樣化和複雜,例如同時跑在不同的晶片和雲上面,也要求資料庫有相應的相容性。

中小型金融機構則更希望,更新後的資料庫能具備和原本資料庫一樣的操作方式,也對資料庫的服務和教育訓練有更大需求,以完成更新後的日常維護。

盡管金融領域是OceanBase深入時間最長的市場,但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數字技術與傳統行業的的簡單疊加,已經不能滿足越來越龐大、複雜的行業需求,資料庫産品必須與時俱進,切合市場需求、持續創新。

國産資料庫經曆了最好的成長路徑

OceanBase楊冰:堅持自研和創新,國産資料庫助力金融機構數字化更新

作為數字經濟的底座,資料庫上承企業應用、下接底層計算網絡等基礎設施,是企業IT系統中間層最難啃的硬骨頭。幸運的是,在過去的20年裡,中國的移動網際網路在全球一騎絕塵,也更快推動了新技術的發展甚至變革。

作為一款國産自研資料庫,OceanBase的誕生是完全由業務驅動的結果。

支付寶比很多公司更早遇到資料庫的瓶頸。2009年是電商雙11元年,随着成交額的指數級增長,支撐使用者搶購的交易系統也面臨嚴峻挑戰,原本的集中式資料庫性能見頂。不僅需要應對流量峰值、保障系統平穩運作,更要在降本增效的同時,更好地服務業務發展,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自研一款能靈活應對流量變化、性能可靠的國産資料庫迫在眉睫。

從2010年投入研發,OceanBase從0開始寫代碼,從承擔“雙11”10%的流量起步,逐漸支撐支付寶核心賬務、核心支付系統,直至替換螞蟻集團核心系統最後一個Oracle資料庫。

在真實的業務場景中,OceanBase不斷打磨自身的技術能力,先後兩次登頂“資料庫世界杯”TPC-C和TPC-H,并推動樹立分布式資料庫的四項新标準,在性能、容災、高可用、架構層面分别實作創新。

2020年,OceanBase開始商業化。三年前,我們隻有18個客戶,三年後,我們已經進入千行百業,服務了超過1000家客戶。

在我們進入的每個行業,OceanBase正在成為核心系統更新的首選資料庫。其中,金融領域OceanBase已經是市場占有率第一的分布式資料庫,有70%千億資産規模以上銀行、75%頭部證券機構、65%頭部保險機構、45%頭部基金公司都選擇OceanBase進行核心系統更新。

從全球來看,全球資料庫起步于20世紀60年代,随着80年代關系型資料庫的理論突破和技術創新,資料庫迎來了第一波發展熱潮,國産資料庫起步稍晚,始于20世紀末,在2013年後迎來繁榮發展。

但後發也可以先至。據中國通信标準化協會大資料技術标準推進委員會統計,全球有共計472家資料庫産品提供商,其中美國和中國的資料庫廠商數量遙遙領先,各占33.3%和31.8%,中國資料庫已經成為全球資料庫市場中不可小觑的一股力量。

以OceanBase為例,作為國産資料庫,我們走過的是一條特殊的成長路徑,但也是最好的成長路徑——在資料爆發的時代背景下,探索一條适應全新數字化轉型的技術道路,并用10年打磨技術和行業應用,積累經驗,為更緊迫的數字化轉型深水區的到來做好準備。

代碼掌控力,是國産資料庫助力數字化的最大底氣

OceanBase楊冰:堅持自研和創新,國産資料庫助力金融機構數字化更新

13年前,如何解決從未遇到過的海量資料問題,OceanBase有兩個選擇:一條路是基于開源,一條路是完全自研。

開源起步會很快,門檻更低,并且在初期的能力還更完善。但當到了企業需求的深水區,如果要從根本上解決分布式的問題,還是需要打破原來的架構完全重寫。因為分布式的複雜度繞不過去并且不會消失,或者被資料庫消化掉,或者被轉移到業務代碼中。

OceanBase選擇了自研之路,剛開始的時候舉步維艱,但當我們完成了支付寶賬務核心系統的切流,用現在流行的說法就叫“輕舟已過萬重山”。

自那以後,我們自研的分布式架構基本成型,當遇到更加多變的需求以及更加複雜的場景時,OceanBase的發展速度反而更快。正所謂“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我們對代碼完全的掌控力和掌控權是OceanBase最大的底氣,也是厚積薄發的根基。

正是基于這種代碼掌控力,我們才得以在金融機構的需求場景下,大膽探索産品模式、圍繞資料庫産品建設我們的服務生态,進而助力金融機構順利跨越數字化轉型深水區。

首先,我們希望讓金融客戶能回歸到業務本身,讓資料庫使用盡可能簡單,是以我們始終堅持“一體化”産品戰略,這指的既是“一體化”體驗,也指的是遵循二八原則,解決80%的問題。

在實際應用中,資料庫是解決資料存儲、處理問題的手段,應用系統真正關心的、要解決的是業務需求,而不應該花太多精力在關心資料庫更新帶來的各類問題,例如成本複雜度問題、處理各種資料結構帶來的存儲差異性、不同資料庫操作文法帶來的優勢和劣勢、不同的負載或者基礎設施帶來的差異性等。

“一體化”也不是全功能或者簡單的拼裝組合。本質上,OceanBase還是一個具備“關鍵業務負載”支撐能力的OLTP資料庫,核心能力還是高可用、高安全、高性能以及高成本效益。在企業的絕大部分資料處理場景中,隻要成本合理,這些都是必須的能力,我們希望在這個強勁的底座上,盡可能滿足80%的需求。

同時,OceanBase也在持續全面更新服務體系。截止目前,我們已同頭部最流行的100+ISV打造了340個聯合解決方案,其中有20多個在行業中大批量複制。

今年一年,OceanBase的技術服務夥伴增長了100%,服務生态專業傳遞人員增長了151%,目前已經有百人規模的隊伍幫助我們一起服務客戶。

為了快速培養夥伴,OceanBase在商業人才的培養、認證方面也作了努力。如今,認證教育訓練體系已經更新到3.0版本,而且已經推出全英文版本,近3萬人通過了認證。

在OceanBase十年磨一劍的曆程中,我們總結了一個公式:場景✖️資金✖️時間=核心技術,這條不可複制的成長之路給了我們這樣的曆史機遇,也幫助我們沉澱了核心競争力。

而在商業化、産品化的過程中,我們也總結了一個公式:(自研+創新+開放)✖️長期主義=厚積薄發,跨越深水區。自研和創新本質上是在一起的,創新背後的根基是自研,隻有掌握所有核心代碼,知其然知其是以然;隻有足夠開放,持續培育生态;隻有持續投入足夠長的時間,才能形成厚積薄發之勢,跨過深水區,真正穿越周期。

OceanBase楊冰:堅持自研和創新,國産資料庫助力金融機構數字化更新
本文作者:OceanBase CEO楊冰來源:合作方供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