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人幫忙帶娃時,要學會“摳門”,别随手就花這幾種錢

作者:龍雪說曆史

布姐姐已經步入老年,每到黃昏,她都會坐在自家的老藤椅上,眺望着落日的餘晖悠悠落下,一邊出神地想着兒孫。

多年前,布姐姐的大兒子小明在省的省城買下了一套房子,不久後他的妻子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女兒,取名叫小芳。

老人幫忙帶娃時,要學會“摳門”,别随手就花這幾種錢

小明妻子是一名經常外出公幹的空姐,平時無暇顧及小芳的飲食起居。于是小明寫信請布姐姐到省城幫忙照看小芳一段時間。

收到信的那天晚上,布姐姐興奮得睡不着覺,她迫不及待想見到可愛的孫女小芳。第二天一大早,布姐姐就興沖沖地坐上了開往S省的列車,來到了小明一家的家中。

當布姐姐第一次将小芳抱在懷裡時,感覺心裡充滿了幸福,她輕聲哼唱着兒時的歌謠,看着小芳天真無邪的睡臉,淚水不禁湧上了眼眶。

剛開始,布姐姐對小芳疼愛有加,會經常帶她去公園玩耍,買她最喜歡吃的糖果、穿着漂亮的衣服。每當小芳撒嬌說想要新的玩具,布姐姐也會毫不猶豫地買給她,看着小芳高興的樣子,布姐姐覺得十分欣慰。

老人幫忙帶娃時,要學會“摳門”,别随手就花這幾種錢

小明和妻子也經常給布姐姐一些生活費,以表謝意。于是,布姐姐滿懷熱情地承擔起了帶孫女的重任。

時間一天天過去,布姐姐漸漸開始支付更多非必要的開支給小芳。比如,原本小芳喝的都是普通的國産嬰兒奶粉,布姐姐卻開始買一些更貴的進口奶粉。

平時穿的本該是便宜的棉質連衣裙,布姐姐卻總是為她買一些branded的名牌童裝。甚至,布姐姐還主動為小芳報名參加了各種各樣的才藝課程,像是繪畫、舞蹈、英語等。

小芳本就是一個活潑好動的小女孩,參加這些課程後變得更加開朗。然而布姐姐卻沒有意識到,這都需要花費巨額的費用。

老人幫忙帶娃時,要學會“摳門”,别随手就花這幾種錢

一個月下來,奶粉、衣服和各種課程的花銷就高達上千元。這已經嚴重超出了布姐姐本身終身俸的承受能力。

小明和妻子對母親的這些付出心存感激,卻也擔心她的經濟能力。但是面對布姐姐的熱情,他們也不好意思勸阻。

布姐姐自己也深陷在可以無限滿足小芳需求的喜悅中,沒有意識到這已經占用了她太多的積蓄。

更令人心痛的是,這種明顯的偏心和溺愛也引起了布姐姐的小兒子小剛的不滿。小剛認為母親偏心照顧大哥一家,而沒有公平對待兩個孩子。

老人幫忙帶娃時,要學會“摳門”,别随手就花這幾種錢

他多次在電話中向母親抱怨,希望她不要再花那麼多錢在小芳的身上,卻也沒能改變母親的想法。

一轉眼,布姐姐在省城幫忙帶小芳已經一年了。這一年裡,布姐姐為小芳支付的各種額外開支數額之大,遠遠超過了她的想象。

有一天,布姐姐獨自一人靜坐在公園長椅上,她默默拿出記賬本,仔細計算了這一年來各項開支的具體數額。

這一刻,布姐姐突然醒悟過來,自己不應該為了短暫的滿足而支付那麼多非必要的開支,這已經嚴重影響了自己的生活品質,更引起了小剛的誤會。

老人幫忙帶娃時,要學會“摳門”,别随手就花這幾種錢

于是布姐姐鼓起全部勇氣,找小明坦誠了這個問題。她表示自己無法再像從前那樣承擔那麼重的經濟負擔,希望小明能夠了解。

作為母親,她隻希望盡全力照顧好小芳的起居生活,而不再支付額外開支。小明雖有些失望,但也了解母親的困難,表示會減輕她的負擔。

布姐姐還特意打電話跟小剛解釋了情況,表達了自己的歉意,希望小剛不要誤會,她會公平對待兩個孩子。聽完母親的誠懇解釋,小剛的怨氣也消散了,他開始學會體諒母親的難處。

自此之後,布姐姐的生活變得輕松了許多。她重新找到了退休生活的樂趣,積蓄也得以節省下不少。

老人幫忙帶娃時,要學會“摳門”,别随手就花這幾種錢

布姐姐會帶着小芳去附近的公園散步,看着她快樂地在花園裡奔跑玩耍。布姐姐會蹲下身子和小芳一起玩沙子,聽她說些天真爛漫的想法。

晚上,布姐姐會給小芳講一些古典的兒童故事,看着她靠在自己懷裡漸漸入睡。

周末時,布姐姐會帶小芳回老家看望小剛一家。小芳開心地和表兄弟姐妹玩在一起,布姐姐看着他們,臉上露出了滿足的笑容。

布姐姐的改變,也讓小明和妻子對她刮目相看。他們不再把照看小芳的重擔強加給布姐姐,而是會定期給布姐姐一些生活費。

老人幫忙帶娃時,要學會“摳門”,别随手就花這幾種錢

小明知道母親生病時,也會第一時間趕回來照顧。小剛不僅經常打電話回家看望母親,還會送來自己親手種的有機蔬菜。

看着小芳健康快樂地成長,以及孩子們的體貼照顧,布姐姐感到無比欣慰和幸福。她找到了家庭和睦相處的重要性,即使過上了光輝的晚年生活。

通過布姐姐的故事,我們獲得了很好的啟示:

作為老人,在幫助帶孫子的時候,不能隻顧表達愛意,而忽視了經濟能力的界限。定期支付一些非必要的開支,如名牌用品、各類課程等,不僅會迅速消耗老人的積蓄,還可能因為顯擺而引發家庭成員間的不公平感。

老人幫忙帶娃時,要學會“摳門”,别随手就花這幾種錢

明智的做法是老人應該與子女預先商量好各自的責任範圍。哪些開支由老人支付,哪些需要由子女承擔,應該有一個大緻的共識。

對于大額消費如參加課程,還是建議由子女自行承擔為好。

同時,作為老人也要注意保留部分積蓄,既可應對突發情況,也可供晚年生活使用。退休後可以适當旅遊、學習新技能來豐富生活,但切忌把積蓄都花光,否則晚年生活将陷入困境。

另一方面,子女也要設身處地為老人着想,不要将過重的經濟負擔強加給老人。要經常關心老人的感受,提供一定生活費支援。

家庭和睦最重要是互相了解與體貼。

老人幫忙帶娃時,要學會“摳門”,别随手就花這幾種錢

隻要老人适度保留經濟獨立性,子女又能夠體諒老人,那麼過上幾代人和睦相處的生活并不困難。讓我們從布姐姐的故事中得到啟發,珍惜家人,互相扶持,共同繪就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