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洗澡這場“冒險”,她居然做了4500次!

作者:都市快報橙柿互動

杭州日報 記者 張磊 文/圖 部分圖檔由受訪者提供

2023-12-27 23:11:50

洗澡這場“冒險”,她居然做了4500次!

洗澡,看起來是一件小事,但對于上了年紀的失能、半失能老人來說,每一次挪到洗手間、擰開熱水龍頭、沖洗完,說一句“好舒服啊!”,都是一場冒險。

12月13日,超強寒潮來臨前的普通一天。徐芝英比往常還要更忙一點,“周末寒潮就來了,突然降溫的天氣,不适合給老人洗澡,會有健康隐患。是以這幾天我們就特别忙。”

徐芝英是富陽區藍天為老服務中心負責人。2019年7月以來,她以公益創投的形式為全區困難家庭失能老人提供每月至少一次免費助浴服務。四年來,徐芝英和她團隊的7名專職養老護理員堅持自駕跑遍了全區24個鄉鎮(街道),已經累計助浴4500餘次,服務老人1050餘人,為失能的卧床老人及其家屬帶去了最實際的幫助。

徐芝英不斷學習為老助浴理論知識與技能,成立富陽唯一一家專業為老助浴社會組織,連續四年承接市級、區級助浴項目,做強“失能老人助浴”特色志願服務品牌。今年,她被光榮地評上第十九屆杭州市道德模範(平民英雄)。

洗澡這場“冒險”,她居然做了4500次!

(徐芝英上門為老年人助浴 受訪者供圖)

“我們會讓大伯幹幹淨淨地過年”

這一天,徐芝英去服務的老人們住在富陽區仙裡村,距離她創立的藍天為老服務中心所在地的車程約20分鐘。這已經算是近距離了,遠的村子,單趟車程就需要兩個多小時。早上五六點,她就要裝上一車的助浴裝備出發。

四年來,徐芝英和小夥伴們幾乎每天都奔波在路上,為富陽區需要洗澡的困難家庭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服務。

當天服務的第二戶人家是72歲的徐金龍,他是一位在西藏服役過的榮民,30多年前突發腦溢血導緻下肢癱瘓,隻能終生與輪椅為伴。他的老伴今年也年過七旬,她告訴記者,早幾年還能幫他擦個身,這兩年實在伺候不動了。

因為長期坐輪椅,徐大伯的小腿肌肉腫脹發硬,皮膚紫紅,用手輕輕敲打一下,還有咚咚聲。老伴說,他的腿就像樹幹一樣,又硬又重,得兩隻手使勁用力,才能搬動。“他愛抽煙,有時候煙頭落在褲子上,褲子燒穿,大腿燙傷了自己都不知道。”

洗澡這場“冒險”,她居然做了4500次!

徐芝英以前開過理發店,她先用理發工具,麻利地給老人推短灰白的長發,旁邊的小夥伴打開取暖器為房間升溫,準備熱水。随後,三個人幫忙,把老人從輪椅上扶到可充氣浴槽内躺平,然後為床充氣,接着輕柔地幫他脫掉衣服,蓋上浴巾——既保暖又保護隐私。

洗澡過程中,徐芝英一直和徐大伯交流,用手輕輕托着他的頭,為他抹上洗髮乳,溫柔地搓揉洗淨。老人已不能清楚地表達想法,但他的手一直握着徐芝英的手,嘴裡咿咿呀呀的,臉上帶着放松的微笑。

洗澡這場“冒險”,她居然做了4500次!

擦洗完畢後,要把老人扶到輪椅上時,出于本能,老人緊張得牢牢拽住幾位助浴師的手,不肯松開。徐芝英俯身在老人耳邊,用當地方言勸慰他不要害怕,慢慢來,慢慢來……大伯的手終于松開了,徐芝英也松了一口氣。趁着同伴給大伯剪指甲的時候,又轉頭和大媽交代老人大小便失禁的清潔小技巧,幫忙把地上的發茬和水漬打掃幹淨。

徐芝英一行離開後,大媽追出來,硬要塞幾個橘子到他們手裡,“甜的,很甜的……”還想說什麼,但欲言又止。

徐芝英看出了大媽的心思:“放心好了,我們過年前還會再來的,讓大伯幹幹淨淨過年。”

“人人都會變老,不能因為有風險就不去做”

第一次接觸老年人助浴服務,是徐芝英為一位老人提供的臨終關懷。

徐芝英回憶,最早從事志願服務是在1998年,一位朋友聊到做公益這件事,“那時候,都說是學雷鋒。我想我會理發,也可以做點貢獻。”她還記得那場活動是在蕭山臨浦,一個上午她就幫48個人理了發,老人們對她贊許的微笑成了她投入公益事業的原動力。

後來,她把自己的理發店發展成了村裡的便民服務點,每周一三五日去附近的養老院為老人理發,二四六在村裡服務,“隻要有人拿着殘疾證或者是低保證明來理發,我都不收錢。”2016年,她與小夥伴在富陽新登鎮成立了藍天為老服務中心,免費為老人提供理發、洗澡、按摩、剪指甲、測量血壓等服務項目。2019年,她又在服務中心裡推出了“臨終關懷”項目——為處于彌留之際的老人理發。

“有一次,我上門服務的時候,聽到家人說老人卧床很多年了,不僅不能理發,也不能洗澡,他們很希望老人走的時候能幹幹淨淨的。”

洗澡這場“冒險”,她居然做了4500次!

(為老人洗完澡後,徐芝英細心地幫老年人吹幹頭發)

臨終關懷做久了,這樣的需求也聽到得越來越多。徐芝英心裡就在琢磨,能不能為這些老人做這件事:讓他們的晚年生活即便失去了自理能力,也能過得有尊嚴。

“我找過民政局的上司征求意見,他們贊同我這個想法,但提醒我,風險比較大,一定要做好準備和評估。”徐芝英知道,這是主管部門的關心和保護。她猶豫了很久,還是決定試一試,“我的想法很簡單,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會變老,不能因為有風險就不去做這件好事。”

把想法落實到實際,過程比她預想得要複雜。2019年,她和兩位專門招來的護理員一起,去海甯教育訓練為老助浴,“當時我老公還不同意,說你花3000塊錢做公益我支援,但花3萬塊是不是多了點?我騙他,說對方給打了折,3個人1萬塊,他才點頭同意。”

沒想到教育訓練之後回來的第一次實操,就勸退了團隊的三分之二成員。

徐芝英回憶,當時為那位老人洗澡時,開始都很順利,洗到一半,老人突然大便失禁,整個房間彌漫着強烈的異味,老人的女兒都受不了跑了出去。雖然他們堅持為老人收拾完污物,擦幹身子,洗完了澡,但和她一同去教育訓練的兩位護理員堅決表示,不做了。

徐芝英自己也猶豫過。可當她了解到富陽區低保和低保邊緣戶的2000餘名老人中,有65%以上的老人迫切需要這一助浴服務後,她決定繼續做下去,并開始承接市級、區級的助浴項目。

洗澡這場“冒險”,她居然做了4500次!

(徐芝英的團隊越來越壯大,志願者也越來越多)

在區、鎮各級民政部門的支援下,她自己給護理員教育訓練,研究裝置的購買,路線的配置設定,現在服務範圍已實作了富陽區24個鄉鎮(街道)的全覆寫,團隊的人員也從2022年的5人擴容到了25人。隻要沒有特殊情況,每天早上,三組人馬就會從永昌村出發,上門為老人提供服務。

從懷疑到依賴 老人們都特别信賴“知音”

如今,徐芝英團隊已經将助浴服務細化成不同種類,針對老人的身體狀況提供床上助浴、移動助浴和專業藥物擦拭等服務,“我們的流程非正常範,第一次上門為老人服務時,會帶醫生和護士給老人做一個浴前評估,然後提供告知書。每次為老人洗澡前後都要測量血壓,如果浴後的血壓和浴前有較大差異,從業人員就得陪着老人,直到血壓正常……”細節決定成敗,特别是為老年人提供的服務,更需要充分周到的考慮。

徐芝英記得,有一次助浴時,可能是洗得太舒服了,被服務的老人睡着了,怎麼喊都喊不醒。“助浴員當時都被吓哭了,以為老人出意外了。那次之後,我們要求必須要有一位助浴員和老人說話,随時觀察狀态。”徐芝英說。

徐芝英的微信昵稱是“藍天知音”,藍天是機構的簡稱,知音既是她名字的同音字,也是她的願景——希望和老人們成為知音。

這幾年服務下來,她覺得,大家慢慢地了解這項服務,願意支援并幫助推廣,她的“知音”也越來越多。

洗澡這場“冒險”,她居然做了4500次!

(除了給老人洗澡,向老人家屬交代日常照護細節也是她的工作之一)

最早去做宣傳時,很多老年人以及家屬都不了解。“老年人覺得你們三個陌生人來給我洗澡,多少難為情,特别不好意思。家屬則認為我們是走走過場,甚至有人還覺得我們是騙子。”她隻能不停地解釋,有時靠周邊服務過的老人帶來“口碑營銷”。現在,很多老年人對徐芝英團隊提供的服務産生了依賴,都拒絕子女給他們洗澡,主動給徐芝英電話,要求上門服務。

有位老人因為腳趾甲太長嵌入肉裡,一沾地就疼,已經好幾年沒有下地走路了,也害怕子女剪不好而二次受傷,不讓他們幫忙。徐芝英了解到這個情況後,在為老人洗完澡後,專門為老人用溫水泡軟趾甲,慢慢地修剪掉嵌入肉裡的部分。

“當天晚上,老人特意給我電話,說已經可以下地走路,再也不疼了。”通過電話傳遞過來的這份喜悅、這份依賴,正是徐芝英把這項服務做下去的最大動力。

服務的老人越來越多,徐芝英感受到的不止是老人身體的變化,更有心情上的改變。“總有人說老人身上有‘老人味’,其實就是不洗澡帶來的異味,現在我們定期上門洗澡,老人身上和房間裡的味道都淡了很多,居住環境好了,他們的心情也更舒暢了。”

“我把一家人都‘拉下了水’”

采訪時,徐芝英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自己也是個病人。仔細一問,她得的還是癌症——肺腺癌,2021年12月通過手術切除了右上葉肺。

“為一位老人洗澡時,他突然沒了力氣,整個人撲在了我身上。為了他的安全,我咬着牙撐住了他,直到小夥伴幫忙把他扶穩。”個子纖小的徐芝英事後覺得喘不上氣,常常咳嗽,當時她還以為是感染了新冠肺炎,去醫院檢查,才發現肺部惡性良性腫瘤已經發展到了2期。

從診斷到手術,隻花了半個多月的時間,但她從出院到重新站到老人的床邊,花的時間更短。

“那段時間,我有點擔心,雖然有一套相對完整的操作流程和規範,但有些助浴師還年輕,經驗不足,怕他們遇到事情解決不了,總想快點回去。”在床上休養期間,她通過手機遠端遙控指揮,解決棘手問題。

那時團隊為一位老人洗澡,老人一開始臉色紅潤,突然變青又變紫,最後煞白。現場的助浴員手足無措,趕緊給徐芝英打電話。徐芝英根據描述,判斷可能是因為老人洗澡前沒吃東西,導緻了低血糖。她指揮助浴員和志願者把老人扶坐起來,用毯子裹好,開窗通風……“在視訊裡,我看到老人的狀況逐漸好起來,但我還是偷偷瞞着老公,專門開車趕去現場實地檢查了老人狀況,一顆心才放下。”

做完手術還這麼拼,家裡人沒意見嗎?

“我現在恢複得挺好,沒啥問題,就是有時候氣喘。隻要給老人洗澡,我不會覺得累,反而閑下來就會不舒服,我老公都說我是勞碌命。”徐芝英笑笑說,家裡最支援她的就是兒子。

在西安讀軍校的兒子總是對她說,媽媽做的這些事情讓他感到很驕傲,未來也要向媽媽學習。徐芝英的夫妻則是她的技術小能手,助浴裝置在他的改造下,軟管加長了,抽水也更好用了。

“做完手術後,我老公也勸過我,說人的生命隻有一次,不要這麼拼了。但他看我停不下來,也就隻是嘴上說兩句,手上繼續為我做好服務工作。”

徐芝英家的院子裡停着一輛面包車,這是富陽區免費提供給服務中心的,車裡的設計巧思則來自于她的夫妻——360度旋轉座椅,先轉向車門,友善老年人上車入座,随後将人轉向洗浴區域;洗浴區域則專門設定了固定浴槽的卡扣和收納沐浴用品的置物區;專門的取暖裝置可以短時間内提升溫度,防止老年人着涼。“這些都是我老公設計的,他和改裝團隊溝通後再進行調整,比專門的洗澡房車節約太多錢了。”徐芝英驕傲地說。目前這輛助浴車在做最後的調整,預計年前就能開到富陽各個村莊,為家裡沒有合适沐浴空間的老年人提供服務。

不隻是把老公“拉下水”,她還把自己的妹妹也拉入了團隊。“她原來在廠裡一個月能賺七八千元,來我這兒一個月隻能拿兩三千元工資。但我想未來這個愛心事業一定會越做越大,也需要更多專業的人加入。那就從家裡人開始,多培養一些專業人才。”

洗澡這場“冒險”,她居然做了4500次!

(徐芝英為有志于從事助浴行業的志願者進行教育訓練 受訪者供圖)

“這件事情很有意義,但未來需要規範和标準”

以前開理發店時,她的收入要比一般當地工廠員工還要高點,特别是逢年過節,總是剃頭師傅最賺錢的時光。雖然現在年節前後還是忙,但錢賺得少多了。徐芝英對自己很節約,就連服務中心的辦公室都設在了自家自建房的一樓,還把院子改造成了晾曬場。但她對助浴這個項目卻很舍得花錢,給老人服務的裝置都是用最好的,洗護用品也都是單獨的小瓶裝,很多耗材是一次性的,絕不重複使用。

“前幾天去服務時,發現幾位老人家裡的被子都太薄了,就在網上幫他們買了幾條送過去。超支了,超支了……這個月的終身俸已經用完了。”徐芝英說自從肺癌手術後,原本還開着的理發店也關門了,每個月2000多元的終身俸都拿來補貼幾輛助浴車的充電費,政府補貼的每一分錢都要切實用在老人身上,“我老公心疼我,覺得我沒必要這麼累。他說,我養你總還是養得起的。”

今年徐芝英團隊已開展助浴服務2000餘人次,富陽每個村的路線她都記在了腦子裡,連導航都不用開。她說,現在經常接到富陽以外的電話,想邀請他們上門服務,但實在是因為人手不夠,隻能婉拒。

作為一個新興行業,助浴服務處于“自由生長”狀态。助浴機構和助浴師沒有資質要求,行業标準、服務流程、操作規範等缺少統一指導和規範。

“老革命也會遇到新問題”,在為老人助浴這幾年裡,徐芝英和她的團隊經常性地進行總結,把助浴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與解決方法記錄下來,不僅在辦公室裡張貼了多番調整後的完整規範流程,還形成了一本内部交流的小貼士。

她還要求隊員學習專業技能,藍天為老服務中心每年都會開展多次專業教育訓練,涉及志願者服務的專業理論、服務要求、突發性事件應對政策及針對老年人服務的專業技能等。徐芝英的團隊内90%的隊員均獲得養老護理員證。

11月底,民政部網站公布了行業标準《老年人助浴服務規範》,從助浴服務人員、流程、意外事件處置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規範。徐芝英看到這條新聞後特别興奮,專門發了朋友圈。

“明年,我想把我自己這麼多年的經驗整理出一本小手冊,讓實操經驗能夠幫助到更多願意從事助浴事業的人。畢竟做這件事,光靠愛心還不夠,必須要更細心、更耐心、更科學的流程規範。”她打算在富陽區中心設立一個體驗中心,讓更多老年人了解、體驗這個服務。

洗澡這場“冒險”,她居然做了4500次!

(老人開心,徐芝英也高興)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當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如何讓老人,特别是失能老人的晚年活得有品質、有尊嚴,這是全社會都需要思考的問題。

“政府把我們的項目列入了慈善助浴,也是從經濟和政策上支援我們把這件事堅持做下去。”徐芝英和越來越多的小夥伴們一起用雙手擦拭着那些失能老人的身體,為他們帶去潔淨、舒爽,也讓他們感受到了新時代對于老年人的尊重與照拂。

從測體溫量血壓的基礎服務,到上門理發的臨終關懷,再到助浴服務,徐芝英選擇的路看似越來越難,但她卻一直堅定地走着,把路越走越寬。“尊老孝老這件事不能瞻前顧後,萬事周全再去做,我們可以等,老人不能等。”她的話樸實無華又擲地有聲。

責任編輯:張倩

稽核:王晨郁 毛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