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有一種早謝叫心腎不交,表現為上熱下寒,中醫幫你來調理

作者:中醫男科張琦

有很多時間短、謝得快、起立不堅的朋友有上熱下寒的症狀,說明是上熱下寒呢?就是表現為經常口幹、煩躁易怒、心煩、失眠多夢、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等心火亢盛的症狀,另外還有腎陰虧虛的症狀如頭暈耳鳴、腰膝酸軟、神疲乏力、五心煩熱、時間短、謝得快、起立不堅,有的人手腳還而别涼,一吃涼的還容易拉肚子。這就是典型的心腎不交的表現。

有一種早謝叫心腎不交,表現為上熱下寒,中醫幫你來調理

中醫認為,在正常情況下,心腎相交,心為陽,腎為水,心火向下,腎水向上,心腎相交使得心火向下溫煦腎水,以免腎水過于寒涼,腎水上濟心火,防止心火過于亢盛。一旦出現心腎不交,二者之間的平衡就會被打破,出現上熱下寒的症狀。

在中醫男科常見的病證就是腎陰虛導緻的心腎不交,多因虛勞久病,耗損腎陰,或熱病後期,消灼腎陰,或房事不節,情欲妄動,陰精内損而緻。腎陰不足,腎陽蒸騰乏源,則無水以升,不能制約心陽,心陽偏盛而緻心火過亢。症見發熱、口幹口苦、心煩失眠等心火旺症狀,和腰膝酸痛、耳鳴、潮熱盜汗、舌紅脈細數等腎陰虛症狀。

治宜:補腎益精,清心降火。方選黃連阿膠湯。方中芩、連苦寒入心,清火除煩;阿膠、雞子黃為滋陰之品,可補益腎精,使腎水充足;白芍養血柔肝,可挾腎水上濟于心。諸藥合用,共奏補益腎精,清心降火之效。

有一種早謝叫心腎不交,表現為上熱下寒,中醫幫你來調理

腎陽虛多由素體陽虛,或年高命門火衰,或勞欲久病傷陽所緻。腎陽不足無力蒸騰腎水上濟心陰,使心陽相對偏盛而緻心火過亢。症見心煩驚悸、失眠、四肢虛浮發涼、小便清長、大便稀溏、舌淡苔潤、脈沉等,

治宜補腎壯陽,清心降火。方用交泰丸。方中黃連入心經直折心火,肉桂入腎經溫腎陽,引火歸元。兩者合用,上下得通,心腎相交。

有一種早謝叫心腎不交,表現為上熱下寒,中醫幫你來調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