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紅是一個典型的叛逆心态患者。
1972年,他出生在一個江西小城的公務員世家。
家境優渥,父母對他無微不至地呵護着,希望他日後步入體制,舒舒服服地當一名基層公仆。
但是王永紅從小就表現出與常人不同的性格——野心勃勃,目中無人。他受不了被動接受這樣的人生安排,渴望自己主導命運。
是以一離開父母的羽翼,這匹野馬就立刻溜之大吉,隻身一人去了北京這座陌生的城市。
王永紅明明有條件直接考公,但他偏不,非要從最辛苦的基層幹起——加油站保潔工。我們很難了解他為什麼要如此折磨自己,但這似乎成了他證明自己的一種方式。
在北京這廣袤的舞台上,王永紅終于找回了主導權,他要以自己的雙手,去洗刷掉父親為他設定的“成功密碼”,自己開創一番事業。
當然,家世優渥如他,很快就嗅到了商機。他利用在加油站結交的人脈資源,開設了汽車維修店。得益于對這一行業的了解,王的第一桶金很快就到手了。
這無疑燃起了他要打拼出一片新天地的野心,從此開始,王永紅就是一匹狂奔的野馬,直至後來人生的大起大落。
業已坐擁千萬資産的王永紅,開始玩弄權勢,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2003年,依靠北五環賣地發了橫财的他,開始頻繁出入各種上流社會場合。借助自己的财力,王永紅到處撒錢博取眼球——他出資拍電影,隻為讓一個無名女演員登上熒屏;他在拍賣會上不惜千金标下收藏級藝術品,隻為博得一笑。
很快,王的生活中就圍繞着各色女人,其中當紅女星韓熙庭更是與他形影不離。王永紅玩世不恭的生活方式,也讓他完全沉浸在拜金和權色交易的迷霧中,失去了理性。
與此同時,他仍然在繼續作死。不斷用重資金投入旅遊建設,瘋狂開發酒店、娛樂場所等商業地産,完全不顧項目的實際回報。
而且為了擷取更高權勢,王永紅甚至不擇手段進行股市操縱與内幕交易。整個中弘集團都被他玩弄于股掌之間,任人宰割。
如果說2003年之前,王永紅的成功還建立在自己的眼光與魄力之上。那麼之後,他隻是在繼續投機,利用權勢與資本運作牟利。
整個商業帝國,随時面臨風吹一夕滅頂之災。
王永紅商業帝國的崩塌,猶如他當年崛起一樣迅速。
作為股市操縱者,2014年他被調查出來,頭上頂着這麼一個“光榮”罪名,投資人如臨大敵,中弘股票應聲下跌。
這直接導緻王永紅800億債台高築,搖搖欲墜。
北京房地産政策的變化也讓很多商業用房無法直接轉為居住類,王永紅手裡的房子又一次面臨危機。與此同時,位于海南三亞的他投資的巨型房地産——如意島,直接被查出非法填海違規。
罰款30億令中弘雪上加霜。
2017年年底,真正的滑鐵盧到來了。王永紅不告知任何人,私自從公司轉走了61億資金。這個消息一出,所有債主豹子一樣蜂擁而至,堵在中弘大門口讨要血債。
而王永紅早就帶着他的明星女友韓熙庭逃之夭夭,杳無音信。
更可恨的是,就在出逃的同年8月,這個道德敗壞的投機商人甚至還敢繼續策劃股票詐騙!他編造謊言,吸引上萬股民再次購買中弘股票。
最終造成2.4萬人血本無歸,傾家蕩産。雖已落躍國外,但他的惡行終究難逃天網恢恢的審判,2019年被大陸警方通緝。
當王永紅的惡行被揭露、通緝出境後,他的父母在老家也受到了極大沖擊,屢遭債主糾纏。這對年邁的老人最終難以承受住巨大的精神壓力,王永紅的父親直接氣得身亡。
據老家的親戚講,那時每逢節假日,都有五六波不同的債主蜂擁到老宅讨債,甚至半夜堵門不讓老兩口睡覺。原本老老實實的一家人,也淪為整個鄉鎮口中的過街老鼠。
可王永紅這個獨子,不僅一分錢未嘗還過,甚至在父親病危之時都不願回家探望,繼續潛伏國外享樂。得知父親過世的噩耗後,王永紅也隻是在電話裡敷衍地念叨了幾句,并未傳回治喪。
在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情況下,我們本以為這個失敗者至少應自省檢討,清醒看待人生。然而直到他被警方抓捕引渡回國,王永紅都沒有絲毫悔過之意。
這證明他是徹頭徹尾一個沒有底線和道德的投機主義者,為錢什麼事都幹得出來。
人到中年,他本可以安穩地回報父母,享一享子承父業的人生果實。但王永紅非要狂奔到商戰場上厮殺,到頭來害死父親,害得自己身敗名裂。
他這一生所做的努力,不過是在風口浪尖上繼續蹭熱度、投機取巧。可惜到最後,他連自己的家都守護不了。
王永紅帶給我們的啟示就是,一個人如果隻是為了投機取巧、盲目擴張,最終往往會落得悲慘收場。
我們不能否認,改革開放為那個時代的人們提供了無限商機,王永紅也憑借眼光與勇氣抓住了機遇,實作了從保潔員到億萬富翁的傳奇蛻變。
但是後來,他也僅僅停留在投機這個層面上。為了博眼球,他花大價錢捧紅女星;為了證明自己的魄力,他不惜耗資數十億收購旅遊資産;甚至不擇手段操縱股市,損害無辜投資人的利益。
這一切都說明,王永紅忘記了成功的基石是什麼。一個商業帝國,必須建立在真誠待人、雙赢共生的基礎上。它不是投機者的遊樂場,而應讓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人都得到應有的回報。
是以當局者迷、盲目自大時,商業與生态就會發生崩塌。民心難以捉摸,政策與環境又在變化,王永紅無法控制一切變量,最終導緻山窮水盡,路斷人亡。
人生在世,我們都希望能抓住機遇成功。但更為重要的是保持謙遜本心,行事正派,始終不渝自己的道義标準。隻有這樣,才更可能建立起持之以恒的事業,獲得來之不易的認可與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