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6歲媒體人從發燒到去世僅4天!什麼樣的發燒需要特别警惕?

作者:健康時報

12月27日據都市快報報道,知名财經媒體人羅琦的母親12月25日釋出訃告:“我們沉重地告知大家,愛女羅琦因突發重症肺炎,經全力搶救無效,于2023年12月24日下午5點50分在萬載逝世。”

36歲媒體人從發燒到去世僅4天!什麼樣的發燒需要特别警惕?

據了解,羅琦曾是一位知名财經媒體人,一直在财經領域媒體工作。在去世前,她在港交所任職,專注于環球上市服務。生活中的羅琦,熱愛運動,經常在微信朋友圈中分享她練習舞蹈的片段。①

羅琦最後的朋友圈動态停留在12月20日下午:“我竟然發燒了”。

36歲媒體人從發燒到去世僅4天!什麼樣的發燒需要特别警惕?

從發現發燒到去世僅4天,年僅36歲。很多人在為羅琦感到惋惜的同時也感到震驚。年紀輕輕怎麼會因為發燒緻命?

年紀輕輕怎麼會發燒緻命?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周建倉12月27日在接受都市快報采訪時表示,從目前已經公布的消息來看,羅琦從發燒到去世僅4天,确實很可怕。

由于羅琦就診及搶救的具體過程我們尚不清楚,但大家需要知道的是,發燒是重症肺炎的一種表現,它不是一種病,隻是身體的一種反應,更不能了解為單純的發燒會緻人死亡,這是大錯特錯的。

“肺炎合并休克或肺炎患者需要使用呼吸機進行呼吸支援,又或是肺炎合并休克的同時需要使用呼吸機進行呼吸支援,就屬于重症肺炎,因重症肺炎被收治進ICU的患者死亡率可高達30%-40%。”

一般得了流感,發展成重症肺炎的依然是非常少數的一部分人。周建倉醫生表示,大部分重症肺炎患者本身就有一定的基礎疾病或者免疫力較低下。①

什麼樣的發燒需要特别警惕?

“發燒的時候大家都會難受,一旦燒退了之後又生龍活虎,這就沒什麼大問題,但如果是39℃以上持續不退的高溫,同時伴有全身乏力、胸悶氣急、小便變少、暈厥等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處理。”周建倉醫生說。

周建倉表示,臨床上也有部分重症肺炎的患者在早期沒有及時或者正确處理,耽誤了病情,等到全身多個器官、多個系統出現問題,再救治起來難度就很大。①

關于發燒,這幾點要了解!

1.吃退燒藥降溫并不代表病好了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全科醫學科醫師謝媛媛2023年在該院微信公衆号刊文介紹,發燒不是病,隻是疾病的一個症狀,引起發燒的疾病有很多,最常見的是感染性疾病,從普通的感冒到嚴重的膿毒血症,都可能會導緻發燒。吃退燒藥隻是把體溫降下來,并不意味着病就好了。②

2.不要一發燒就吃退燒藥降溫

謝媛媛2023年在該院微信公衆号刊文介紹,退熱藥治标不治本,可能掩蓋病情,正确的做法應該是要密切關注患者病情變化。

吃退熱藥的目的不是讓體溫正常,而是減輕發熱帶來的不适。同時,要注意不同的退熱藥不要随意互用并用,退熱藥也不可自行增加使用次數或增加劑量,用藥時間不要超過3天。②

3.發燒溫度與病情輕重沒關系

深圳市兒童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陳傑華2020年在該院公衆号刊文表示,體溫高低,與病情嚴重程度沒有直接關系。

肺結核是挺嚴重的病,但可能隻出現低熱(37.5℃~38℃),普通病毒感冒或者幼兒急疹并不嚴重,卻常常出現高熱(超過39℃)。一般的感染性發熱很少會到達41℃。一旦有超高熱(超過41℃),就要立刻就診。③

謝媛媛2023年也在該院微信公衆号刊文介紹,對于成年患者來說,發熱程度和個體反應的強弱有關,如老年人可能僅有低熱或者無發熱。②

4.感染不發燒不代表免疫力強

上海市肺科醫院呼吸内科副主任胡洋2023年在個人微信公衆号刊文表示,感染新冠病毒不發熱并不代表免疫力強或弱。發熱隻是人體感染後的反應之一,并非每個人感染後都會發熱。

有些人免疫力很好,感染病原體後很快被消滅,人體還沒來得及啟動發熱機制,“戰鬥”就已經結束了;還有一些人發熱的體溫并不在常人的發熱體溫标準内,隻是較自己的基礎體溫略高,這樣就檢測不到發熱,這些都是感染後不發熱可能的原因。

一般看免疫力強和弱,不是看發熱,而是看人體清除病原體的能力,比如感染新冠後核酸轉陰時間長肯定比短時間轉陰的人免疫力要差一些。④

5.發燒時千萬不能捂汗退燒

北京中醫藥大學房山醫院急診科康利高閣2020年在公衆号刊文介紹,開始發燒時會寒戰,會手腳冰涼,這個時候穿蓋多一些,這個階段不能晾着和實體降溫。

手腳都溫熱了,預計已經進入到穩定期,體溫不會繼續上升,寒戰會減少,也不會有寒冷的感覺,這時可以适當減去一些衣物。當覺得熱的時候,就應該減衣減被,增加散熱。⑤

6.不明原因的發燒一定要重視

發熱是很多疾病的臨床表現之一,能導緻發熱的疾病有很多。比如我們熟知的細菌、病毒等感染性因素。還有一些非感染性因素,包括血液系統疾病、結締組織疾病、惡性良性腫瘤、神經系統疾病、内分泌系統疾病等也會導緻發燒,要重視。⑥

本文綜合自:

①2023-12-27 都市快報《從發燒到去世僅4天!36歲知名财經媒體人突發重症肺炎離世,什麼樣的高燒需要警惕?》

②2023-03-30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都說發燒時多喝水!可這“水”你喝對了嗎?發燒,别陷入這8個誤區!》

③2020-12-12微信公衆号“深圳市兒童醫院”《孩子發燒,度數越高越嚴重?》

④2023-05-23呼吸科大夫胡洋《發熱和免疫力到底有沒有關系,感染新冠不發熱是免疫力強的表現嗎?》

⑤2020-01-15微信公衆号“北京中醫藥大學房山醫院急診科”《發燒該捂還是該晾?》

⑥2020-08-05 健康松原《什麼是發熱,哪些疾病可以導緻發熱?附:發熱待查的13種可能》

編輯:任璇

審稿:魯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