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備托孤為何無視趙雲,反把兵權給了李嚴?一年後諸葛亮說出答案

作者:曦言說

前言

公元220年,曹丕取代漢朝自立為帝。公元221年,劉備在四川稱帝,國号“章武”。同年,為替關羽複仇,劉備親自領兵攻打東吳。孫權聞訊請求和平,遭劉備拒絕。

諸葛亮之子諸葛瑾寫信勸谏,他表示:“您與關羽的感情相比,如何?江夏能否比得上整個華夏?面對仇恨,孰輕孰重?”

然而,此言非但未能起到效果,反而加深了劉備的憎恨。蜀漢名将張飛帶兵萬餘人支援劉備,然而張飛卻在途經江州時遭到部下張達、範強的殺害。

劉備還未平息關羽去世的哀痛,卻又收到了張飛慘遭殺害的消息,令他更加愁苦。

這讓他對孫權的恨意更甚。

劉備托孤為何無視趙雲,反把兵權給了李嚴?一年後諸葛亮說出答案

一、夷陵之戰

劉備決定親自率領數萬蜀軍進攻東吳。

兩國邊界已移至巫山附近,長江三峽成為了主要通道。劉備命吳班、馮習、張南等人攻占據峽口,進入吳境。

劉備在巫縣戰勝吳将李異和劉阿部,奪得了秭歸。為防曹操入侵,劉備命黃權守江,馬良去武陵召安少數民族。

孫權聞訊,任命陸遜為大都督,領兵至陣前抵擋劉備。陸遜采取守勢,避其鋒芒,待到有利時反擊,最終使蜀軍無功而返。

劉備托孤為何無視趙雲,反把兵權給了李嚴?一年後諸葛亮說出答案

蜀軍在高溫環境下士氣低落,隻能放棄水陸并行,改由陸路行軍,将軍營設在密林之中。由于後勤補給困難、地勢複雜,為陸遜的反擊創造了良機。

7月份,兩軍鏖戰六個月仍未分勝負。

在戰場上蜀軍士氣低落,改變了原本水陸協同的戰略,陸遜由此判定反攻的時刻已經降臨。

他于是緻信給孫權建議,初戰時,蜀軍的夾江直下的架勢讓人心生顧忌,如今蜀軍棄船上岸紮營,這意味着他們的戰略不會有大幅變動,正是乘此機會擊破敵軍。

孫權果斷采納陸遜的反擊政策。反攻前夕,陸遜令部分兵力嘗試攻擊,雖然未能獲勝,卻在交戰中找到了破敵之策—火攻。

劉備托孤為何無視趙雲,反把兵權給了李嚴?一年後諸葛亮說出答案

蜀營皆為茅草搭建,極易燃燒。他立刻訓示軍隊籌備大量火炬、油罐、火箭等燃燒物,蓄勢待發。

222年8月,陸遜認為時刻已至,下令全面攻擊蜀軍。

吳軍的火炬、油罐、箭矢,猶如暴雨般傾注到蜀軍營地,瞬間點燃了營地,熊熊大火吞噬着蜀軍。

死亡哀嚎聲遍野,蜀軍混亂不堪,無法組織有效反抗,唯有死裡逃生。

吳軍乘勢猛追,斬獲蜀将無數,多位大将敗走,蜀軍的損失不可估量。結結實實吃了敗仗的劉備,若不是得趙雲、張飛等人保護,幾乎喪命。

戰争中,蜀軍丢失絕大多數兵力,隻剩寥寥數千人,逼不得已退至白帝城堅守。陸遜并未是以停下腳步,而是揮師包圍了白帝城。

劉備托孤為何無視趙雲,反把兵權給了李嚴?一年後諸葛亮說出答案

實際上,蜀漢已經向魏請求援助,他們決定派遣馬超、魏延等大将率領大軍,沿長江傳回,馳援劉備。

當馬超、魏延帶領援軍抵達白帝城已是223年2月。蜀軍為打破既定格局,與吳軍展開激戰。

然而,僵局之下,劉備悲憤交加,病情加重,很快離世。臨終前,他令諸葛亮輔佐劉禅,延續蜀漢政權。而他卻将兵權交給了李嚴。

劉備逝世後,諸葛亮遵照其遺願,委曲求全與吳達成停戰協定,維持和平。

劉備托孤為何無視趙雲,反把兵權給了李嚴?一年後諸葛亮說出答案

吳國歸還了失去的土地,蜀漢保持完整主權。

夷陵大戰讓蜀漢元氣大傷,軍事能力嚴重不足,今後隻能被動防守。

盡管赢得了勝利,但之後吳國要面對的是喪失優勢的對手—曹魏,不再是強大無畏的對手。夷陵戰役推動三國割據格局的确立,對以後的曆史程序産生深遠影響。

二、原因

下面我們來思考一個問題,為何劉備臨終的時候将兵權交給了李嚴,而非趙雲?

劉備在夷陵之戰慘敗後撤退至白帝城,該城位于長江畔,是蜀漢東部最後一道防線。留守白帝城而非傳回成都,劉備有多重政治與軍事考慮。

劉備托孤為何無視趙雲,反把兵權給了李嚴?一年後諸葛亮說出答案

首先,盡管劉備敗北,但其名聲仍在,能帶給東吳極大壓力。若回歸成都,對東吳壓力将大大減弱;倘若留在白帝城,東吳便會時刻關注,不敢胡作非為。

其次,劉備進入西川順勢消滅了劉璋勢力,身份難免尴尬。其将領大多原屬劉璋,忠誠度無從保證。

劉備是以決定留守白帝城,這不僅能撫慰百姓,振奮人心,還能避免内亂風險。

是以在臨終之際,劉備将軍權移交給李嚴,是劉備深思熟慮的決策,有助于蜀漢長遠發展。

李嚴不僅忠誠且具備實力,曾助劉備打下西川。他為荊州士族出身,在西川亦有聲譽。劉備以李嚴守護蜀漢,有緩和西川沖突,凝聚國家團結,抵禦外敵入侵之意。

劉備托孤為何無視趙雲,反把兵權給了李嚴?一年後諸葛亮說出答案

相較之下,李嚴更為适宜,隻需防守外患即可。

三、趙雲的光芒并未被掩蓋

而劉備是一代明主,他并非不重用趙雲,因為他對趙雲的才幹和忠誠有着深刻的認識,從不輕視或壓制他的發揮,而是給予他充分的信任和重用。

在蜀漢建立後,國内安定,國外聯盟,劉備将荊州的重任交給了趙雲,讓他鎮守公安,抵禦曹魏和東吳的威脅。

而諸葛亮對趙雲的評價和劉備一緻,認為他是一位勇武而穩重,忠貞而智慧的大将,多次任命他為自己的副手,參與重大的軍事行動。

劉備托孤為何無視趙雲,反把兵權給了李嚴?一年後諸葛亮說出答案

無論是在赤壁之戰中,借助東風火攻曹操,還是在劉備娶親時,護送孫夫人,諸葛亮都委派趙雲擔任要職,趙雲也都圓滿完成了任務,展現出了無與倫比的武藝和忠義。

劉備駕崩後,劉禅登上了帝位,諸葛亮也遵從劉備的遺命,全權掌管蜀國的軍政事務,為劉禅提供了一個平穩的過渡期。

在這個過渡期中,諸葛亮深知趙雲的價值,便任命他為中衛軍,負責保衛皇宮和皇族的安全,同時也授予他選拔和調動武将的權力,讓他培養和管理蜀國的軍隊。

趙雲雖然沒有擔任蜀軍的總司令,但他卻是蜀國的中流砥柱,他不僅是劉禅的忠臣,也是諸葛亮的助手,他為了蜀漢的興亡,不惜付出一切。

劉備托孤為何無視趙雲,反把兵權給了李嚴?一年後諸葛亮說出答案

尤其是諸葛亮北伐曹魏的過程中,趙雲多次随軍出征,屢建奇功,為蜀漢的大業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不幸的是,在祁山之戰中,諸葛亮因為馬谡的失誤,導緻軍隊大敗,趙雲也是以染上了重病。不久之後,趙雲就與世長辭了。

諸葛亮得知趙雲的死訊,悲痛欲絕,痛哭失聲:“軍失一将!吾失一臂!”

可見,趙雲雖不是蜀君的統帥,但蜀漢也離不了他,諸葛亮更是對他信任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