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潘醫生。今天我來給大家聊一下寒邪的三種常見表現:肺寒、脾寒和腎寒,以及如何辨識它們的特征,同時教大家一招驅寒保陽氣。
首先,肺寒表現為涕多,因為肺開竅于鼻,肺氣不足時會導緻流鼻涕和鼻塞等症狀。肺作為主衛外的器官,其氣不足會使抵抗力減弱,容易受涼,感冒,咳嗽,流感等。這類人通常感到乏力,缺乏活力,需要注意宣肺散寒,可以參考麻杏石甘東加減調理。
其次,脾寒表現為口水多。脾主運化水濕,口水也是體内水谷精微的一部分。脾胃虛寒無法固攝水液時,口水會不自覺地流出,尤其在晚上容易出現流枕頭上的情況。這類人通常怕冷,小腹冰涼,不敢吃涼食,容易腹瀉。對于這種情況,需要溫補脾陽,可以參考四君子東加減調理。
最後,腎寒表現為尿多。腎陽是全身陽氣的根本,它可以二次蒸騰、氣化、過濾和利用肺水,形成小便。但是,腎氣虛弱時,肺水不能正常蒸騰和利用,導緻尿頻、尿急等症狀。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注意溫補腎陽,可以參考補腎益陽東加減調理。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中醫看診講究辨證論治,是以在出現不适時,應及時就醫,不要盲目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