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35年,如果将泸定橋摧毀,紅軍可能全軍覆滅,劉文輝為何沒炸?

1935年,如果将泸定橋摧毀,紅軍可能全軍覆滅,劉文輝為何沒炸?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選右上方的“關注”,感謝您的支援和鼓勵,希望能給您帶來舒适的閱讀體驗。

文丨博恩話史

編輯丨博恩話史

飛奪泸定橋,是我們在學生時代必學的内容之一。

這場戰鬥不僅徹底展現了紅軍的強悍戰鬥力,也展現出紅軍戰士的犧牲精神。

1935年,如果将泸定橋摧毀,紅軍可能全軍覆滅,劉文輝為何沒炸?

不過在此之外,不少人都有一個疑問,那就是當時的敵人為何不毀掉泸定橋呢?

衆所周知,當時的泸定橋還剩下大量的鐵索,這也成為了紅軍戰士能夠通過的底氣。

1935年,如果将泸定橋摧毀,紅軍可能全軍覆滅,劉文輝為何沒炸?

如果整座橋被摧毀,紅軍戰士定然無法通過,那麼當時負責守橋的川康邊防總指揮劉文輝為何沒炸橋呢?

泸定橋

1935年,如果将泸定橋摧毀,紅軍可能全軍覆滅,劉文輝為何沒炸?

泸定橋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縣,始建于清朝康熙時期。

當時大渡河兩岸的人想要通過,必須使用渡船和滑索,不僅安全系數非常低,且嚴重影響兩岸藏族與漢族人民的交流和貿易。

1935年,如果将泸定橋摧毀,紅軍可能全軍覆滅,劉文輝為何沒炸?

是以康熙決定建造一座橋來解決這個問題。

康熙四十五年,泸定橋正式建造成功,考慮到當地的氣溫以及頻繁運輸各類物資的需求。

是以這座橋使用了當時較為少見鐵索搭配橋闆的建造方式。

1935年,如果将泸定橋摧毀,紅軍可能全軍覆滅,劉文輝為何沒炸?

這讓泸定橋異常堅固,經曆多年風吹雨打,也隻有少數損壞的地方,可以讓紅軍戰士大批量的通過,是以才制定了飛奪泸定橋的計劃。

相信大家在看到這個故事的時候,都被紅軍戰士的勇敢所感動。

1935年,如果将泸定橋摧毀,紅軍可能全軍覆滅,劉文輝為何沒炸?

可後來有不少人的心中生出了一個疑問,那就是當時的敵人為何要在橋上留下鐵索,如果直接炸掉整座橋,不是更有利于阻擋紅軍前進嗎?

抛開立場問題,僅從戰争角度來說,任何有利于敵人的東西都不應該留下,可當時劉文輝不但保留了鐵索,還沒有對鐵索進行任何破壞。

1935年,如果将泸定橋摧毀,紅軍可能全軍覆滅,劉文輝為何沒炸?

這才讓紅軍戰士能夠用鋪木闆的方式通過泸定橋,那麼當時負責防守的劉文輝究竟是怎麼想的呢?

劉文輝的顧慮

1935年,如果将泸定橋摧毀,紅軍可能全軍覆滅,劉文輝為何沒炸?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當時劉文輝收到的指令是直接炸毀泸定橋,這樣做才是最保險的。

那麼劉文輝為何要采用“折中”的方式,隻抽調木闆,進而保留鐵索呢?

這就要說到劉文輝的顧慮。

1935年,如果将泸定橋摧毀,紅軍可能全軍覆滅,劉文輝為何沒炸?

作為一個指揮官,劉文輝具備足夠的軍事素養和戰鬥意志。

他定然知道摧毀泸定橋可以阻止紅軍渡河,憑借手中的裝備,想要摧毀泸定橋也是很容易的事情,那麼劉文輝有什麼好顧慮的呢?

1935年,如果将泸定橋摧毀,紅軍可能全軍覆滅,劉文輝為何沒炸?

他的第一個顧慮就是名望,泸定橋對于大渡河兩岸的百姓有着至關重要的意義。

一旦遭到摧毀,劉文輝定然會遭到當地百姓的唾罵,大家不會在意是誰下達了摧毀的指令,隻會記住那個執行指令的人。

1935年,如果将泸定橋摧毀,紅軍可能全軍覆滅,劉文輝為何沒炸?

如果劉文輝真的炸毀了泸定橋,不僅是他,他的部隊在當地駐守都會變得極為艱難。

甚至有可能遭到當地人的瘋狂進攻,當地人會用盡一切辦法來攻擊劉文輝的部隊,如果雙方談不攏,劉文輝甚至有可能無法活着離開。

1935年,如果将泸定橋摧毀,紅軍可能全軍覆滅,劉文輝為何沒炸?

劉文輝的第二個顧慮,則是部隊的給養問題,泸定橋是入藏的必經之路。

一旦炸毀這座橋,當地的經濟和交通會徹底中斷,劉文輝将無法在這裡生存,一旦失去經濟支撐,劉文輝手下的士兵随時有可能嘩變。

1935年,如果将泸定橋摧毀,紅軍可能全軍覆滅,劉文輝為何沒炸?

到了那時,劉文輝就會成為一個孤家寡人。

這時有人會說,完全可以将橋炸毀,等紅軍改道後再修建起來,這樣既能完成作戰任務,還能保證自己的生存,這樣做從理論上來說是沒錯。

1935年,如果将泸定橋摧毀,紅軍可能全軍覆滅,劉文輝為何沒炸?

可現實是,當時的劉文輝完全沒有能力将炸毀的泸定橋修複。

如果大家去過泸定橋,一定會驚訝于泸定橋的修建難度,很難想象在那個缺乏現代工具的時代,需要多麼龐大的人工才能完成泸定橋的修建。

1935年,如果将泸定橋摧毀,紅軍可能全軍覆滅,劉文輝為何沒炸?

而當時的劉文輝顯然是沒有能力重建泸定橋的,是以他在思考過後,還是放棄了摧毀泸定橋。

不過以上都是劉文輝選擇保留泸定橋鐵索的一部分因素,最重要的因素,還是在于他和老蔣的關系。

政治鬥争

1935年,如果将泸定橋摧毀,紅軍可能全軍覆滅,劉文輝為何沒炸?

在内戰和抗戰時期,國民黨内部一直都不是鐵闆一塊,而劉文輝和老蔣就有着很嚴重的政治沖突。

雖然當時劉文輝表面上必須服從老蔣的指揮,可實際上劉文輝和老蔣一直處于半敵對狀态。

1935年,如果将泸定橋摧毀,紅軍可能全軍覆滅,劉文輝為何沒炸?

是以站在劉文輝的角度,紅軍是不能被消滅的。

按照老蔣當時的政治主張,一旦他完成了“安内”,下一步定然是清除内部和他有沖突的勢力,實作一言堂。

簡單來說,如果紅軍失敗,劉文輝或許就是老蔣最先針對的人。

1935年,如果将泸定橋摧毀,紅軍可能全軍覆滅,劉文輝為何沒炸?

是以在布防的時候,劉文輝沒有徹底與紅軍撕破臉,而是讓紅軍有機會穿越泸定橋,如果紅軍能夠成功,劉文輝便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事實上從劉文輝的選擇便能看出,劉文輝或許已經做好了離開國民黨的準備。

1935年,如果将泸定橋摧毀,紅軍可能全軍覆滅,劉文輝為何沒炸?

由于劉文輝沒有炸掉泸定橋,讓紅軍順利通過,劉文輝遭到了老蔣的嚴厲懲罰,整體損失慘重。

可在我黨這邊,他的舉動給我黨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也讓我黨開始嘗試和他進行接觸。

1935年,如果将泸定橋摧毀,紅軍可能全軍覆滅,劉文輝為何沒炸?

從1938年面見董必武開始,劉文輝和我黨的接觸越來越多。

到了1942年,為了更加深入了解共産黨,決定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劉文輝更是頂着壓力親自來到延安,與周總理進行了深度交流。

1935年,如果将泸定橋摧毀,紅軍可能全軍覆滅,劉文輝為何沒炸?

正是這一次深度交流,改變了劉文輝的想法。

到了1944年,劉文輝正式加入中國民主同盟,這意味着他已經逐漸和原來的身份進行脫離,站在了正義的一方。

結語

1935年,如果将泸定橋摧毀,紅軍可能全軍覆滅,劉文輝為何沒炸?

在新中國成立後,劉文輝憑借自己在西康地區的影響力,增強了西康地區的内部團結,也促進了西康地區和新中國政府的溝通,為廣大人民的幸福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是以有不少人猜測,其實在駐守泸定橋期間,劉文輝已經有了離開國民黨的想法,隻不過那個時候直接加入不太合适。

1935年,如果将泸定橋摧毀,紅軍可能全軍覆滅,劉文輝為何沒炸?

是以他才會用這種方式,給紅軍“行個友善”,一方面也算是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另一方面也讓紅軍有更多的機會。

雖然這一切都是猜測,但紅軍能夠穿越泸定橋,與劉文輝當時的決定密不可分。

原創首發,嚴禁搬運!搬運必究

#文章首發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