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60天,票房破205億,中國電影依舊留下3個“隐憂”,需要解決

作者:曉鹿談曆史

一、好萊塢大片入侵,華語電影苦苦支撐

20世紀90年代,大量好萊塢商業大片湧入中國市場。《侏羅紀公園》、《拯救大兵瑞恩》、《泰坦尼克号》等勁爆電影票房掃蕩,讓人瞠目結舌。

60天,票房破205億,中國電影依舊留下3個“隐憂”,需要解決

1998年,詹姆斯·卡梅隆的超級大片《泰坦尼克号》中國票房高達3。6億元,一舉擊敗華語電影,讓國人深切體會到好萊塢電影的強大實力。

明星導演詹姆斯站在舞台中心,雙手高舉,露出得意的微笑。

與此同時,成長在内地的一代電影工作者如墜冰窟,許多優秀的創作人才黯然離場。華語電影節節敗退,無力抵抗好萊塢的鋪天蓋地式攻勢。

彼時的華語電影工作者蜷縮在寫字樓的小隔間裡加班,眼神空洞而絕望。

在危難關頭,華人導演和投資人并沒有放棄,而是咬緊牙關支援華語電影。導演們白天籌備劇本,晚上培養演員。

60天,票房破205億,中國電影依舊留下3個“隐憂”,需要解決

《我是誰》、《無極》等電影依然堅持自己的風格。華語電影就像搖搖欲墜的小草,在狂風驟雨中頑強生存。這是華語電影最困難的時期,也是最值得尊敬的時期。

二、學習好萊塢,中國電影起飛

在強大的好萊塢電影打擊下,中國電影工作者選擇了最直接的方式——學習。 一時間,學習好萊塢成了當務之急。

許多電影人不遠萬裡來到好萊塢,向大師級導演問計謀藝。他們坐在導演椅上,謙卑請教拍片技巧。從業人員們跪在地上描紅,謹慎而仰慕的目光投向導演。

港片巨星也紛紛出演好萊塢大片的配角,學究其技藝精髓。他們在片場裡賣力演出,希冀在洗禮下獲得升華。

60天,票房破205億,中國電影依舊留下3個“隐憂”,需要解決

中國電影界上下自覺跟随好萊塢的腳步,學習它的商業手法和高科技裝備。許多投資人和新人導演立志要拍出中國的《侏羅紀公園》。

然而學成後方知,老師的光環已然凋零。好萊塢電影的題材越發狹隘,劇本套路化嚴重,處處透着腐朽氣息。科技與人文風骨的失衡讓影片失去靈魂。

這曾經的巨人已然被時代抛棄在身後。

中國電影工作者茅塞頓開,意識到盲目追随不能解決問題。于是他們轉而自力更生,開始尋找屬于中國電影的出路。

三、國産電影崛起,好萊塢沉寂

在自我調整後,中國電影迎來高速發展。近兩年,一系列國産商業片深受觀衆歡迎,紛紛取得票房黑馬的美譽。

60天,票房破205億,中國電影依舊留下3個“隐憂”,需要解決

2022年暑期檔,《滿江紅》、《無名》等電影表現亮眼。資料顯示,國産電影占據票房前十的九成。同期上映的好萊塢電影無一例外地遭遇滑鐵盧,彰顯時代的變遷。

2023年中國電影市場更是一片繁榮景象。新上映的《消失的她》、《長安三萬裡》等電影收獲超高票房和口碑。

數億觀衆湧入影院,許多影片成功破圈,掀起熱潮。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即便勁爆IP加持,好萊塢電影依舊萎靡不振。《巨齒鲨2》集結一線明星,但中國票房仍然慘淡。

觀衆們看着巨幕上無聊劇情發呆,場面冷清。

曾經的票房保證,如今淪為笑柄。好萊塢電影無論在技術上還是内容上,都難掩疲态。它體型臃腫,行動遲緩,已然失去當年的威勢。

中國電影人擡頭望向票房排行榜,欣喜之餘也深感責任重大。超越好萊塢隻是時間問題,但要找到下一個高峰才是正題。

四、三大隐憂值得警惕

60天,票房破205億,中國電影依舊留下3個“隐憂”,需要解決

在電影市場一片欣欣向榮之下,我們也要保持清醒。目前中國電影發展中值得警惕的三大隐憂如下:

一是濫用“話題電影”現象。最近火爆的《消失的她》等多部電影通過話題聚焦賺足眼球,并掀起模仿潮流。這背後隐藏着被利用的風險。

如果純粹為吸金,制片人可以炒作社會敏感話題來制造争議。長此以往,将損害電影的文化定位。

二是遺忘艱苦曆練的教訓。由香港電影到好萊塢大片,中國電影經曆過多輪蛻變。在成功時刻不能忘卻奮鬥曆程,要保持謙卑、堅韌的品格。

否則很容易重蹈覆轍。當下我們需要清醒認識到自身不足,才能持續取得勝利。

60天,票房破205億,中國電影依舊留下3個“隐憂”,需要解決

三是國際影響力仍然單薄。看似一枝獨秀的中國電影,在全球範圍内知名度和好感度不高,代表性影片的文化輻射範圍有限。

在電影數量上取得優勢後,亟須提升國際化運作能力。這是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五、光明的未來

展望未來,中國電影正處在一個全新的曆史方位上。aqd

一代代電影人用智慧和汗水豐富了這片沃土。如今,我們終于迎來屬于自己的春天。導演們露出會心的笑容,互相擁抱慶祝。

在市場持續升溫的同時,中國電影的題材和類型也愈發豐富。我們有世界級視效的科幻巨制,也有溫情脈脈的家庭倫理片;有展現民族英雄氣概的戰争史詩,也有反映基層生活的小人物劇情。

這些多元的聲音彙聚成中國電影的和諧共生。

與此同時,中國導演和演員也在多個領域受到國際矚目和認可。他們頻頻亮相三大電影節,力捧金棕榈獎與金球獎。

作為新生代藝術家的代表,他們在世界舞台上綻放異彩。

60天,票房破205億,中國電影依舊留下3個“隐憂”,需要解決

在勝利到來之際,中國電影的使命也在升華——它是連接配接世界的紐帶,也是了解中國的門戶。我們要在海外Attendees心中播撒下中國精神的種子。

當更多外國人被我們的文化所感染、被我們的價值觀所打動時,中國電影的春天才真正來臨。

六、新的征程在前方

縱觀中國電影的發展曆程,我們由衷感慨——從毛片時代的手工操作,到對港片和好萊塢的追随模仿,再到近年來的自信乘風破浪,這是一部波瀾壯闊的成長史詩。

而過去的經曆更讓我們明白,盲目跟風無法開辟新天地。中國電影要繼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須不斷引入新思路、新元素。

比如強化電影的科技含量,實作從“制造”到“創造”的蛻變;比如拓展海外市場,在全球範圍内提升中國電影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再比如培養新生代電影人才,讓更多有理想和抱負的青年投身這一行業......選擇和機遇并存,道路的那端連接配接着無限的可能。

60天,票房破205億,中國電影依舊留下3個“隐憂”,需要解決

而最重要的是,中國電影人要在探索中堅守初心。商業運作不是終點,文化傳播才是根本。我們要用鏡頭展示這個時代的喜怒哀樂,傳遞正能量,為當代人的精神家園建設添磚加瓦。

回望來時的路,我們感恩奮鬥的先輩們為中國電影搭建起初的平台。展望前方,新的征程在召喚每一位電影人踏上新的征程。

我們将繼續秉持敬畏之心,向世界奉獻最亮麗的畫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