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股東股權9個月前全部質押,威創股份13.3億巨款消失還有哪些秘密?

作者:第一财經

實控人計劃轉讓控制權,“秘密”簽訂的交易尚未完成,上市公司的13.3億元巨額資金就被“未來實控人”轉走。威創股份(002308.SZ)沒能給出合了解釋,12月26日股價再次跌停。

今年9月,江西西嶺能源有限公司(下稱“西嶺能源”)與江蘇陽光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陽光集團”)簽訂協定,計劃12個月内通過投資取得台州中數威科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人(下稱“中數威科”)的控制權,進而取得威創股份的控制權。陽光集團是中數威科間接控股股東,中數威科是威創股份的控股股東。

由此,西嶺能源的實控人劉鈞也成為威創股份的“未來實控人”。然而,交易尚未完成,劉鈞就開始動用上市公司的資金。

據威創股份12月22日披露,從11月1日起,劉鈞通過共管銀行帳戶将公司13.3億元資金分批劃出,“至今尚未歸還”。此前的9月28日至10月27日,劉鈞曾經将資金劃走,但在10月31日歸還。

交易尚未完成,劉鈞尚未“入主”,為何上市公司資金能夠被悄然劃走?上市公司并非直接交易參與方,資金又是如何進入共管賬戶的?如此關鍵的資訊,威創股份均為披露,是否是現任實控人的有意為之?

上述事件發生時,威創股份董事長,以及中數威科直接大股東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總經理,均為陽光集團實控人陸克平之子陸宇。而早在今年3月,中數威科的部分出資額,就已被蒙薩斯質押,目前仍未解押。

12月23日,79歲的陸克平剛剛因涉嫌信披違法違規被立案調查。

轉走的資金與悄然質押的股權

威創股份11月25日晚間披露,董秘張書晗、獨董張文棟11月30日向董事會送出了辭職報告,并在近日收到财務負責人溫晶晶、獨董高芝平、耿志堅的辭職報告。上述五人辭職後,将不再擔任該公司及子公司任何職務。

22日晚間,威創股份一口氣披露了公司及公司拟收購方劉鈞,因涉嫌信披違法違規被立案調查、經營情況自查等多份公告。次日,陽光集團實控人陸克平也因涉嫌信披違法違規被立案。

此前的9月20日,控股股東台州中數威科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人的控股股東陽光集團與西嶺能源簽訂協定,後者将在未來12個月内,通過投資取得中數威科的控制權。

但自查發現,西嶺能源實際控制人劉鈞,在9月28日至10月27日期間,通過共管銀行帳戶,将公司13.3億元資金劃撥到其控制的銀行賬戶,10月31日全額歸還後,又從11月1日開始分批劃出,截至披露尚未歸還。

截至今年9月底,中數威科持有威創股份2.19億股,持股比例24.22%,為第一大股東。中數威科成立于2020年3月,注冊資金14.9億元,由蒙薩斯(台州)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台州蒙薩斯”)、江陰新國聯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國聯創投”)分别出資99.93%、0.07%。而台州蒙薩斯則由陽光集團全額出資。

陽光集團并非是中數威科、威創股份的初始股東,而是來自股權、出資份額轉讓,起因是則是威創股份股權交易。

根據披露,2020年一季度,北京國信中數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信中數”) 通過成立有限合夥企業,以14.56億元的總價,受讓威創股份上述股權。同年3月,國信中數、台州蒙薩斯共同發起成立中數威科。其中,國信中數作為普通合夥人,認繳出資100萬 元,占比0.07%; 台州蒙薩斯為有限合夥人,認繳出資15億元,占比99.93%。當時,台州蒙薩斯第一大股東為蒙薩斯(上海)企業管理有限公司。

同年7月,上述股權轉讓完成,中數威科成為威創股份第一大股東。但幾個月之後,台州蒙薩斯的股權就發生變動。2020年12月底,陽光集團取代上海蒙薩斯,成為台州蒙薩斯唯一股東。

此時,中數威科的合夥人仍為國信中數、台州蒙薩斯,出資比例也未變化。但台州蒙薩斯由于股東變更,企業性質從外商獨資,變為非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 法人獨資,法定代表人則由陸利益變為陸宇。

在上述公告中,對于資金被劃走的共管賬戶設立參與方、劃入共管賬戶的用途、如何被劉鈞劃走等關鍵細節,威創股份并未提及,僅稱張書晗、溫晶晶辭職辭職後,不能免除其履職期 間應承擔的責任。

疑問也由此而來。威創股份作為被收購方,為何要将資金劃入共管賬戶,并與劉鈞方面共管?截至目前,中數威科的出資人,并未發生變動,在交易尚未完成的情況下,資金又是如何劃走的?

相較于張書晗、溫晶晶,陸宇的角色似乎更為關鍵。資料顯示,資金被劉鈞從共管轉走時,威創股份董事長、台州豪薩斯現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總經理,均為威創股份董事長陸宇,陸宇為陸克平之子。而張書晗、溫晶晶兩人,今年10月13日才被聘任擔任董事、财務負責人。

第一财經調查發現,早在今年一季度,中數威科的出資額,就已被蒙薩斯全數質押。

可查資訊顯示,今年3月21日,夢薩斯将持有的中數威科14.89億出資,已經全部質押給了江陰新橋鎮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新橋投資”),目前質押仍然有效。

蒙薩斯質押股權的同時,中數威科的執行合夥人也發生了變化。同日,江陰新國聯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國聯創投”)取代國信中數,成為中數威科執行事務合夥人,并持有0.07%的出資額。

公開資料顯示,新橋投資、國聯創投兩家公司的注冊地,均在無錫江陰,與陽光集團同在一地,而且新橋投資與陽光集團注冊地,都在江陰市新橋鎮。

不過,除了注冊地相近,目前尚無更多資訊顯示新橋投資、國聯創投存在直接聯系,但可以确定的是,兩家公司都有當地集體企業、國資背景。其中,新橋投資由江陰新橋鎮工業公司100%持股,後者主管部門為江陰新橋鎮政府,出資比例為100%;國聯創投的唯一股東為江陰新國聯集團有限公司, 後者由江陰國資辦全額出資。

與此次西嶺能源計劃取得中數威科控制權,進而收購威創股份類似,上市公司雖然時候披露了中數威科合夥人變動,但卻為提及其股權質押之事。

威創股份13.3億元巨額資金,進入共管賬戶後劉鈞劃走,是否與中數威科股權質押有關,目前尚無法證明。12月26日,第一财經就此撥打威創股份、江蘇陽光董秘電話,但均無法接通。

劉鈞是誰

按照威創股份的說法,計劃取得中數威科控制權的主體,名為“江西西嶺能源有限公司”。但在公開查詢管道,第一财經未能找到與其名稱完全相同的公司,隻有一家名為“江西省西嶺能源有限公司”的企業,名稱與其相近。

公開資訊顯示,江西省西嶺能源成立于2021年,主營業務為電力、熱力生産供應,注冊資本1億元,股東為劉琛、徐能香,持股比例分别為80%、20%,表面上與劉鈞并無關聯。

但在實際上,這家公司與“劉鈞”卻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

天眼查資訊顯示,在江西省西嶺能源分别擔任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總經理、監事的同時,其股東劉琛、徐能香,還分别在青科創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青科創實業”)任監事、執行董事集法定代表人。

而青科創實業的原法定代表人為“劉鈞”,與此番計劃從陽光集團手中,取得中數威科控制權的西嶺能源實際控制人同名。

2019年12月,青科創實業股權發生變動,上海金竺數字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金竺科技”)成為持股80%的股東,出資額為16億元。而金竺科技亦由劉鈞持股80%。次年4月,劉鈞出任青科創實業法定代表人、董事。2021年1月,青科創實業法定代表人,才由劉鈞變更為徐能香。

根據第一财經調查,上述曾在青科創任職的劉鈞,正是A股市場的知名炒家劉鈞。介入威創股份之前,劉鈞曾成為多家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或主要股東,其中包括東北電氣、吉艾科技、ST步森。

天眼查資訊顯示,劉鈞是蘇州青科創創始人曾任東北電氣董事、總經理,新三闆摘牌公司信達膠脂董事等職。截至目前,劉鈞任職的公司多達23家,其中多家公司均以“青科創”命名,江西省西嶺能源也是青科創成員企業之一。

信達膠脂此前公告也證明了這一點。該公司2017年5月曾披露,劉鈞出生于1984年,曾任東北電氣董事、總經理,現任青科創實業執行董事,蘇州優越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等職。

當時,劉鈞還持有常州非常金控有限公司52%股權,并在蘇州青科創實業有限公司、青科創實業有限公司、蘇州湘北投資中心等多家公司直接、間接持股。

吉艾科技、ST步森此前也披露,青科創的實際控制人為劉鈞。如吉艾科技2020年5月19日公告,其控股股東将變更為青科創實業,實際控制人則将變更為劉鈞。

此外,劉鈞還與已經陷入困境的正威集團存在合作。資料顯示,劉鈞目前還擔任正威産業投資(西安)有限責任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兼總經理。該公司持股34%的股東,為西安青科創農業有限公司(下稱“西安青科創”),而後者由劉鈞持股80%的蘇州青科創實業有限公司(下稱“蘇州青科創”)全額出資。

根據ST步森2018年1月披露,西安青科創設立目的,是和深圳正威(集團)有限公司、西安航空産業投資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設立正威全球研發中心。

鐘情績差股

劉鈞及其名下公司,進入上市公司的途徑,主要是受讓股權,并且頗為鐘情績差殼股。從最早的東北電氣到如今的威創股份,其操作手法均高度相似。

公開披露顯示,2015年12月,劉鈞實際控制的蘇州青創貿易集團有限公司以8億元的價格,接手東北電氣9.331%股份,成為控股股東,劉鈞也由此成為東北電氣實際控制人。

劉鈞介入的第二家上市公司,是ST步森。2018年1月,劉鈞實際控制的北京芒果淘咨詢有限公司、西安青科創投資有限公司,合計以1.83億元的價格,受讓其股東上海睿鸷資産管理合夥企業100%股權。受讓完成後,兩家公司通過上海睿鸷,間接持有*ST步森1940萬股,持股比例13.86%的股份。

除了上述兩家公司,劉鈞還曾介入吉艾科技。吉艾科技2020年5月披露,青科創實 業将以3.1元/股的價格,以5.4億元的總價,受讓吉艾科技原實際控制人高懷雪持有的1.74億股、占比19.66%的股份。

數次延宕後,雙方又在2021年1月重簽合同,決定吉艾科技股權的受讓主體,由青科創實業變為其全資子公司上海坤展實業有限公司(下稱“坤展實業”),受讓股份數量、價格則分别下降至則減少為1.33億股、4.12億元。同年7月,股權轉讓交易完成,坤展實業成為吉艾科技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15%。

就在受讓股份過戶前,吉艾科技還在2021年5月啟動定增,計劃向上海古旭實業合夥企業發行1.86億股,募集資金3.92億元。

根據披露,古旭實業執行事務合夥人為坤展實業,有限合夥人為青科創實業。而坤展實業、古旭實業實際控制人同為劉鈞。如果定增順利完成,劉鈞将通過兩者合計持有吉艾科技29.80%的股份,但此次定增後來未能完成。

押注殼股套牢

重金押注殼股,曾讓劉鈞獲利頗豐。

根據東北電氣披露,2017年1月,蘇州青創将持有的東北電氣9.331%股份,以13億元的價格,轉讓給了北京海鴻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相較于最初的持股成本,劉鈞退出獲利高達5億元之多。

然而,接盤方去未能全身而退。而截至2022年3月底,北京海鴻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仍持有該公司8149萬股。而同年5月24日,東北電氣從深交所退市,最後一個交易日收盤價僅為0.35元。

雖然在東北電氣獲利可觀,但在吉艾科技,劉鈞卻難免重蹈他人覆轍。

2017年12月底,ST步森就因部分股東杠杆斷裂,引發股價連續暴跌。劉鈞名下公司受讓股權之時,ST步森股價正處于階段低點。2018年1月底回複監管問詢時, 經劉鈞及其一緻行動人還聲稱,受讓股權是經過謹慎評估後,決定謀求上市公司控制權。但僅僅過了一個多月,劉鈞方面就匆匆終止了上述股權轉讓。

相較于在ST步森,在已經退市的吉艾科技,劉鈞遭受了重大損失。

劉鈞成為大股東之前,吉艾科技就已陷入巨虧。2020年至2022年,該公司淨利潤分别虧損5.74億元、10.2億元、10.4億元。2021年、2022年,扣除與主營業務無關的收入,營業收入隻有6772萬元、1065萬元,淨資産為—7.95億元、—18.3億元,2022 年财報告也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

吉艾科技退市前,劉鈞曾試圖自救。去年12月,上海坤展将持有的吉艾科技全部股份的表決權、提案權、股東大會召集權等,全部委托給山高速香榆公司。但這未能改變吉艾科技退市的命運。

今年4月26日,深交所走出吉艾科技退市決定。5月30日,該股該股正式退市,最後一個交易日股價僅0.16元。而截至今年3月底,坤展實業仍持有該公司1.33億股,市值僅剩2100萬元左右。相較受讓成本,虧損高達3.9億元以上。

資金緊繃的交易雙方

雖然名下公司衆多,但劉鈞控制的企業,資金實力可能難言雄厚。

根據ST步森2018年1月披露,受讓睿鸷資産股權時,北京芒果淘、西安青科創賬面擁有的現金,分别隻有現金隻有174萬元、790萬元,核心财務主體公司蘇州湘北投資中心現金雖有10.2億元,但淨資産卻隻有2060萬元。

進入2022年之後,青科創的多家成員企業,都因債務、股權轉讓等糾紛被起訴。

根據吉艾科技2022年9月披露,坤展實業持有的該公司1385萬股,被法院司法當機,另有4614萬股被司法再當機。更早前,坤展實業持有的該公司全部1.33億股,已悉數被司法當機。

可查資訊顯示,2021年10月,坤展實業股東由青科創實業變更為上海聚亨恒高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聚亨高”),今年4月,坤展實業更名為上海陳山實業有限公司(為友善表述,以下統稱坤展實業)。

種種迹象顯示,坤展實業股東變更後,仍與青科創方面存在聯系。今年1月,該公司還因合同糾紛,與劉鈞、聚亨高等自然人、法人一起成為被告。直到今年3月,劉琛擔任的監事,才由郭春玲接任。

除了上持股被當機,從2021年開始,青科創多家成員企業就先後陷入多起民間借貸、股權轉讓、合同糾紛訴訟,僅坤展實業的法律糾紛就已多達十餘起。

可查資訊顯示,因發生民間借貸糾紛,聚亨高、坤展實業等三家公司作為被告,被上海某投資公司告上法庭。截至目前,該案已經開庭三次,聚恒高在坤展實業的1億元出資被法院當機。

就在不久前的12月19日,此外,坤展實業還與吉艾科技一起成為被執行人,執行金額1.58億元。

此外,劉鈞直接持股的蘇州青科創實業有限公司(下稱“蘇州青科創”),也多次陷入訴訟。

2021年3月,因與自然人曹某發生民間委托理财糾紛,劉鈞與蘇州青科創等公司名下的銀行存款,被法院裁準查封、扣押,涉及金額約109萬元,劉鈞也多次成為執行對象,并被限制高消費。而最近的一次是在今年8月26日。

劉鈞方面債台高築,陽光集團的資金可能也不寬裕。根據江蘇陽光今年5月披露,截至2022 年 12 月 底,該公司對關聯方江蘇陽光服飾有限公司的應收款金額就達到10.31億元,占比達到86.78%。其中超過信用期的金額為2.8億元。截至6月底,陽光谷服未支付的應收款餘額仍達7.95億元,占比83.13%。

陽光服飾為陽光集團控股子公司,持股比例99%,另外1%由江蘇陽光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持有,後者亦由陽光集團持股99%。

類似情況在威創股份也曾發生。今年10月30日,該公司董事會會議審議三季報時, 董事李昂就曾投下反對票,理由是該公司分别在 5月、8月,該公司分别與兩家貿易公司簽訂采購合同,并分别預付3.1億元、2.3億元,并于 10 月全額收回。 經查詢工商資訊,涉及的兩家貿易公司為關聯公司,且注冊資金較低,與貿易金額不比對,對公司與兩家貿易公司簽訂采購合同的必要性、合理性存疑,無法判 斷是否存在通過預付款項占用公司資金的情況。

李昂還提到,截至當次董事會,威創股份仍未送出佐證材料,但結合公司經營特點、提供的相關資料分析判 斷,認為上述預付資金屬于資金拆借的可能性較大。而如确屬資金資助,則不應在三季報“預付款項”項目列報。如上述 預付确屬于對外資助或資金拆借,則應按規定事先提報公司董事會等流程審議并披露。

此外,陽光集團持有的部分上市公司股份,多數也已經質押。根據江蘇陽光今年9月26日披露,陽光集團及其一緻行動人孫甯玲、郁琴芬持有的4.8億股, 已有4.56億股被質押,質押比例達到95.09%。

早前的7月24日,陽光集團及一緻行動人郁琴芬、陳麗芬持有的超過2400萬股,被司法當機、輪候當機。同時,三方合計持有的5.12億股,占其持股比例95.45%的股份,也被司法标記。截至9月26日,被當機數量約為2356萬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