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首發挑戰賽#
我是1965年出生的58周歲的老太太,再過一個來月就是虛歲滿60歲了。
我是名副其實的60後,我們50後60後的這代人,響應國家号召,一對夫妻隻生一個孩兒。
但是現在二三十年過去了,回頭想想一個孩兒在現實生活中有利有弊,具體分析如下:
帶孩子盡管辛苦 但隻辛苦一次
我們那個年代的人生了孩子之後,沒有父母公婆幫忙帶娃這一說,都是我們自己休完産假4個月之後就抱着娃上下班了。
我兒子那個時候是機關有事先串通的人所,10幾個孩子由兩個阿姨照顧着。
上班的間隙有喂奶時間,然後下班再自己把孩子抱回家去,因為孩子要喂奶,晚上上夜班就抱着孩子一同值夜班。
盡管很辛苦,但現在回頭想想多虧隻生一個孩子,這種辛苦也隻能承受一次。
攢錢隻為一個孩子
反正家家戶戶就這麼一個孩子,攢的錢也就是為這一個孩子的将來做打算。
男孩子的家庭攢錢就準備為他娶妻生子,女孩子的家庭就給她攢嫁妝。
也不用像多子女的家庭那樣,要想着留下錢給另外的孩子用。
反正這輩子就這麼一個孩子,就隻管把錢花在一個孩子身上就好。
也不用分家産
反正家家戶戶就這麼一個孩子,無論房車還是财産還是存款,将來都由這一個孩子來繼承,是以不用想着分家産。
不用偏心
家家戶戶就一個孩子也用不着偏了這個向了那個的,到時候左右都不會被孩子所認可。
是以,這也是一個孩子的好處。
負擔相對還是很輕的
一個孩子的家庭對于父母來說,經濟負擔相對來說還是很輕的。
因為隻要孤注一擲,把這唯一的孩子帶大了,給他娶妻生子,或者是給她攢嫁妝嫁了人,任務也就完成了。
贍養老人不攀比
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擡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就是這麼個道理。
在贍養老人這方面,反正隻有一個孩子不會推诿,沒有攀比心,隻能一心一意地照顧老人。
可是相對于孩子來說,一個孩子的弊端也不可小觑。
一個孩子嬌生慣養 相對很自私。
現在的年輕人為什麼在現實中感覺很自私,就是因為五六十年代這批人隻生下一個孩子,從小到大嬌生慣養導緻的孩子們沒有顧全大局的意識,都很自私。
經濟負擔加重
相對于孩子來說,經濟負擔加重了。因為等到老人生病住院的時候,如果是多子女的家庭兄弟姐妹一起分擔,相對來說經濟負擔就會小很多。
但是,隻有一個孩子時,那麼所有的重擔都壓在了一個孩子身上,是以經濟負擔會很重。
決斷權隻有一個人來掌控
因為隻有一個孩子,當老人生病住院的時候,對于孩子來說還是很孤立無援的。
因為,沒有可以互相商量的兄弟姐妹,所有的決斷權都是由他一個人來掌控,這也是一個孩子的弊端。
孩子沒有分身法術
一個孩子在老人逐漸變老的時候,就顯得很茫然了。因為他自己還要管自己的小家庭,這頭還要管父母,孩子又沒有分身乏術,是以一個孩子在父母老了的時候會很難。
總之,五六十年代的老人,家家戶戶隻有一個孩子,在現實生活中有利有弊。
但不管怎樣,作為我們這些老人,有無奈也有欣慰,苦就苦了一個孩子将來面對幾個老人時會很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