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抖音與餓了麼:邊搞“暧昧”邊提防

作者:钛媒體APP
抖音與餓了麼:邊搞“暧昧”邊提防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文 | 道總有理

從去年開始,抖音正式宣布與餓了麼合作外賣業務,至今已經一年多了。

而最近抖音與餓了麼的“绯聞”甚嚣塵上。有消息報道,抖音正在跟阿裡秘密談判收購餓了麼,收購價格大約在70億美元左右,但這則消息很快遭到了雙方的反駁,彼此都稱并無計劃。

不得不承認的是,抖音與餓了麼之間的關系的确有些“暧昧”。

根據艾瑞咨詢資料顯示,2020年中國本地生活服務市場規模為19.5萬億元,到2025年這一數字将會增長為35.3萬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12.6%。而随着線上餐飲、線上團購等更多新場景的拓寬,本地生活服務的線上滲透率也将大幅增長,2025年預計将增長至30.8%。面對如此大的市場蛋糕,抖音觊觎日久,但屢試屢敗,而餓了麼獨自面對美團也一直倍受壓力。

是以它們走到一起,對美團來說是個天大的壞消息,但于雙方而言都是一樁愉快的合作。

但暧昧關系的表象下,雙方似乎都隐藏着一個心态:互相合作是迫不得已,幹掉對手才是最終目的。除了一方收購之外,誰也無法把後背完全留給對方。

彼此需要,各有難處

抖音有多麼想插手外賣生意?

此前,抖音曾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城市,優選了300家商戶測試“心動外賣”。商戶幾乎全部由頭部商家組成,但僅僅測試了三個月就被叫停。一方面,短視訊出身的抖音雖自帶流量,可天然沒有外賣基因,另外一方面,外賣業務需要強盛的履約能力,抖音顯然是初出茅廬。

反觀餓了麼,盡管平台早已在外賣領域成熟多年,可自身流量已經見頂,光從市場佔有率來看,餓了麼甚至一度下降到不足30%。二者相逢,從某種角度來看,是各取所需的“天作之合”。當然,就目前來看,雙方的目的也達到了一些。

先看餓了麼對抖音的加成。抖音之是以看中餓了麼,除了想提高自己的履約能力,最重要的還有外賣平台海量的商家資源。有媒體據阿裡零售通資訊推測,餓了麼的商家數量早就超過了600萬。

與餓了麼合作之後,2022年相比2021年,抖音生活服務平台的交易增長超過7倍,團購達人數量2022年比2021年增長了163%。抖音在今年生活服務生态大會上公布了一組資料表明,抖音服務商家數量達到了200萬,直播開播并有動銷的商家2023年1月比2022年1月增長了432%。

盡管這其中離不開平台自身的努力,但不可否認牽手餓了麼對抖音的本地生活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

而抖音也成為餓了麼的重要流量管道。畢竟,短視訊在當今占據了整個網際網路使用者的大量時間,雙方合作之後,抖音的流量池也開始為餓了麼開放和傾斜。徐香猕猴桃、重慶冒烤鴨、小龍蝦、羊排火鍋……一系列網紅美食都在抖音爆火,進而帶動使用者前往外賣門店消費 ,間接為外賣平台輸送了大量流量。

目前,餓了麼在抖音上除了點單入口的小程式,還有一系列營運賬号:例如餓了麼、餓了麼外賣、餓了麼小藍盒、餓了麼優惠、餓了麼藍騎士……其中,餓了麼有217萬粉絲、餓了麼外賣也有100多萬粉絲。

但眼看一年過去,抖音與餓了麼的相處真的如此融洽嗎?

事實上,兩大平台的磨合期遲遲沒結束。首當其沖的問題就是,消費者會傾向于在短視訊平台點外賣嗎?更關鍵的是,就連商家、騎手都還沒完全适應短視訊接單的方式,北京商報報道顯示,騎手通常不愛接抖音訂單,商家常常都會先顧美團、餓了麼的訂單。

這就導緻抖音的配送速度要遠慢于傳統外賣平台。正觀新聞曾報道,有使用者曾分别在美團、餓了麼、抖音上點同一商家的外賣,結果美團用了26分鐘,餓了麼用了36分鐘,抖音則用了43分鐘。

而速度,是外賣使用者最在意的一點。據艾瑞咨詢資料調查顯示,目前消費者對即時零售平台配送時長的重視程度由2019年的43.6%提升至2020年的48.3%。即時配送你争我趕,在未來兩年,速度無疑能決定生死。

蟬媽媽《2023抖音電商半年報》顯示,上半年抖音電商直播間點贊數、彈幕數同比增速,分别為-29.6%、-18.5%,觀衆互動意願降低、停留時長縮短。這讓抖音對自己的外賣業務又急又躁。

抖音與餓了麼:邊搞“暧昧”邊提防

今年初,抖音外賣定下了1000億GMV的目标,但由于 GTV和日均單量不及預期,抖音外賣無奈又把GMV目标下調至50億。或許是抖音對外賣的期許過于明顯,才在年尾又傳了一樁“绯聞”。雖然這件事成立的可能性很低,畢竟阿裡也極其看重本地生活業務,放棄餓了麼的可能性幾乎為零,最終互相辟謠也在意料之中。

但是,他們共同的老對手美團卻成了此事最大受害者,看它資本市場上喋喋不休的市值,說明這次的“绯聞”顯然也不是平白無故的放矢。

互相提防,各懷“鬼胎”

在合作的這一年多裡,抖音與餓了麼各有各的動向。

抖音在今年給自己定了一個龐大的目标,根據公開資料,抖音生活服務在2022年完成了約770億元的GMV,2023年,給自己定的數字幾乎是去年的兩倍,具體到各個業務線中,外賣餐飲至少要承擔750億的份額。

是以,抖音在今年瘋狂進擊本地生活,包括垂涎日久的外賣市場。今年7月份,抖音外賣(團購配送)引入“區域代理商”,作為抖音生活服務平台在指定服務區域内的合作夥伴,幫助服務區域内有意願的商家在抖音生活服務開通團購配送業務。

在7月和9月的兩次“開城”後,抖音外賣一共覆寫了30座城市,包括北上廣深、天津、重慶、杭州、南京等一線及直轄、省會城市,并引入了超過150家區域代理商。老實說,抖音除了履約能力差外,有個獨特的優勢:短視訊人群與外賣使用者高度吻合。

有資料調查,2022年抖音使用者數量在8.42億左右,日活使用者數超過7億,抖音使用者群集中在24歲至30歲的年輕人占所有使用者群比重的40%,與點外賣的人群高度重合。這一點也慢慢展現出來。

此前有在上海客單兩三百元的抖音外賣商家,僅靠抖音平台日接單50多單,就實作了單日營收過萬元。從某種意義上來看,這算得是抖音與餓了麼合作一年後,逐漸把外賣基因往自身疊加的關鍵一步。

當然,在抖音悄悄努力試圖驚豔衆人的同時,餓了麼也沒停下。與抖音一樣,餓了麼也在垂涎本地生活,今年,餓了麼的外賣業務不再局限于餐飲,先後跟蘇甯易購、蘋果、小米達成合作,即時配送各種數位産品。

外賣範圍的擴張,一度提升了阿裡本地生活的營收。财報顯示,阿裡本地生活集團在2024财年第一季度的營收為144.50億元,與上年同期的111.31億元相比增長30%,主要是由于餓了麼GMV的強勁增長,以及高德訂單的快速增長。

在牽手抖音的這段日子裡,餓了麼一直在通過短視訊+直播+活動的方式進行内容化營運。更有意思的是,餓了麼不止抖音一個外鍊入口,例如支付寶、微信都是能進入餓了麼的小程式。

同為阿裡系,支付寶給為餓了麼貢獻了相當可觀的流量,根據Quest Mobile公布的相關資料,餓了麼外賣阿裡小程式流量占比峰值超越四成。微信也是,今年5月,餓了麼去重使用者為28939萬人,同比增長102.1%,其中App占比32.3%、微信小程式占比64.1%。

顯而易見,無論是抖音、還是餓了麼都不可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它們在親密無間的同時,也在互相防備,悄然布局,雙方始終難以一心,抑制對方把長長的觸手伸向各自領地是最終目的。

然而,作為本地生活最重要的一支支脈,外賣市場是塊難啃又搶手的“硬骨頭”。抖音在被傳收購餓了麼之際,也有消息爆出,抖音或許更有可能暫緩外賣業務的擴張速度。近日,有區域代理商反映,抖音外賣于部分地區不再進行續簽洽談:今年12月31日簽約到期後,很多代理商将會失去資格。

此外,微信也在涉水外賣。今年年初,微信也在廣深地區内測小程式“門店快送”服務,在2023微信公開課上,微信披露資料顯示,在全國連鎖top 100的餐飲商戶中,已有近六成開通了小程式外賣。

盡管如此,雙方都還無法單獨挑戰美團在本地生活的霸主地位,隻能合力“蠶食”,“是以,相愛”的戲碼估計還要各懷“鬼胎”地繼續演下去。

短視訊與外賣踏進同一條河流

外賣平台攜手短視訊,與餐飲消費持續下沉也有一定的關系。

随着五環内消費市場的持續疲軟,今年以來,喜茶、星巴克、瑞幸等以往主攻一二線城市的品牌,開始集體下沉五環外市場。同時,蜜雪冰城、楊國福麻辣燙、甜啦啦等縣域品牌,進一步下沉到鄉鎮市場,2023年是名副其實的“消費下沉年”。

從各種資料中也能了解品牌為何忙慌不疊下沉。雙十一期間,餓了麼釋出雙11成績單,成交量、成交額以及使用者規模均創曆史新高,其中,參與雙11的商家數量同比去年增長50%,下單的三四線城市消費者同比增長六成。

麥肯錫也曾發過一份報告預測,大陸個人消費規模到2030年将達到65.3萬億元,其中超過66%的增長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縣鄉市場等下沉市場。此外,一二線城市龐大的外賣市場漸漸趨于飽和,但下沉市場或許才剛開始。

東北證券的研報指出,一二線城市外賣使用者占全網使用者比例超過七成,滲透率處于絕對高位。但在三線及以下城市,外賣使用者、外賣交易額占比都有很大提升空間。進擊下沉市場,短視訊是個不錯的載體。

一來,短視訊是外賣平台快速觸達下沉使用者心智的有效途徑,畢竟這幾年,短視訊俨然成了下沉使用者的網絡狂歡聖地。以抖音為例,原本抖音一向以深紮一二線城市為基本盤,這一點差別于“老鐵”發家的快手,也是其穩坐短視訊寶座頭把交椅的底氣。

但早在2019年,抖音就開始往下沉市場轉移,當年春節期間,抖音三四線城市視訊打卡量環比上漲117%,《2023年短視訊行業研究報告》顯示,抖音一線及新一線城市使用者逐年降低。這恰好與外賣市場的變化一緻。

抖音與餓了麼:邊搞“暧昧”邊提防

二來,随着星巴克、海底撈、肯德基、太二酸菜魚……陸陸續續在短視訊平台開啟直播生涯,補貼與低價齊飛,平台商戶也利用短視訊來擴大自身在下沉消費領域的生存空間。這也意味着,短視訊與外賣正在踏進同一條河流。

事實證明也在印證這一點,資料顯示,餓了麼與抖音的使用者重合度高達83.3%,餓了麼8成的使用者都在用抖音。在抖音跟餓了麼之外,短視訊結合外賣的新型“共生關系”在逐漸走向成熟。

當然,這種關系更早是要追溯到2021年。彼時,快手跟美團達成合作,使用者可通過小程式直接在進駐美團的商家下單。直到目前為止,快手和美團聯合上線的“囤好券”服務也仍在延續,但基本是線上下單,到店消費的模式。

就目前來看,相比餓了麼與抖音的淺嘗辄止,美團與快手的關系更能明确地展現短視訊與外賣牽手的後續劇情,那就是合作的同時,又互相攻入對方腹地。例如,快手的部分商家團購在今年也支援外賣到家,盡管不多,但幾乎都是頭部餐飲品牌,這無異于是對美團的一場試探。

而美團這邊,則開始布局自己的短視訊業務。

調查顯示,今年以來,美團陸陸續續招聘相關短視訊業務崗位。4月,美團在官網上挂出80餘個短視訊業務相關崗位需求,基本覆寫短視訊賽道全鍊路。截至今年11月21日,美團已經挂出了174個短視訊業務相關崗位。

甚至不少網紅達人已經在美團上開啟了新賬号,以搞笑視訊部落客“小淼淼乖乖”為例,這位達人目前在美團視訊上有超過4萬粉絲,雖然不及其他平台粉絲量多,但足以說明美團對短視訊業務是認真的,就算沒有短視訊基因,它也要開始自己進軍創造短視訊了。

隻是不知道快手和抖音會作何感想。

但可以肯定的是,不論是抖音餓了麼,還是美團快手,想必都明白一個道理:靠别人,隻能是暫時抱團取暖,關鍵時刻隻有自己才靠得住。那怕是合作夥伴,也要早早留好後手,有備才能無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