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警告!專家預測:2024年有可能是更熱的一年,或破174年最高紀錄【附碳中和産業現狀分析】

警告!專家預測:2024年有可能是更熱的一年,或破174年最高紀錄【附碳中和産業現狀分析】

圖源:攝圖網

12月25日,據央視《新聞1+1》,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首席專家周兵對明年氣候做出最新預測。

據周兵介紹,2023年12月份,總的溫度變化就是跷跷闆、過山車一樣。在12月3日到13日左右是異常的暖,接下來14日到23日左右是異常的冷。經過這暖冷的轉換以後,即将又迎來了一個比曆史同期可能要偏暖的時期,是以12月份的氣溫是非常異常。周兵表示,2024年有可能是更熱的一年,也可能是極端天氣更加頻繁、強大的一年。

周兵指出,今年的極端天氣,尤其是今年成為1850年以來最暖的年份,基本上成為事實。因為厄爾尼諾已經大大推高了變暖的幅度,明年是厄爾尼諾次年,極端天氣将會表現得更加明顯。在曆史上,像2020年“超級暴力梅”,1998年、2016年等,南方地區也都出現了洪澇災害。是以說,2024年有可能會成為更熱的一年,同時也是極端天氣可能會更加頻繁、更加強大的一年。

綜合來看,根據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首席專家周兵的最新預測,2024年的氣候可能會更加極端,氣溫可能會比曆史同期更加偏暖。這意味着2024年的氣溫有可能會打破1850年以來的最暖年份記錄。

全球變暖威脅人類生存環境

根據NASA預測,未來全球氣候變化仍将産生以下影響:

警告!專家預測:2024年有可能是更熱的一年,或破174年最高紀錄【附碳中和産業現狀分析】

“碳中和”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必然選擇

碳中和是指在規定時期内,二氧化碳的人為移除抵消了人為排放。人為排放即人類活動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包括化石燃料燃燒、工業過程、農業及土地利用活動排放等;認為移除即人類從大氣中移除二氧化碳,包括植樹造林增加碳吸收、碳捕獲與封存等。

近年來全球氣候變化導緻極端天氣發生的頻率和強度明顯增加,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了巨大威脅,實作減排減碳成了國際社會的共識,“碳中和”便是其中的重要舉措之一。

據統計,截至到2020年底,全球共有44個國家和經濟體正式宣布了碳中和目标,包括已經實作目标、已寫入政策檔案、提出或完成立法程式的國家和地區。其中,英國2019年6月27日新修訂的《氣候變化法案》生效,成為第一個通過立法形式明确2050年實作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的發達國家。

警告!專家預測:2024年有可能是更熱的一年,或破174年最高紀錄【附碳中和産業現狀分析】

已正式将“碳中和”理念納入頂層布局

實作碳達峰、碳中和中長期目标,既是大陸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推動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也是大陸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必然要求。

2015年6月,李克強總理在法國通路期間宣布了大陸二氧化碳排放将在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為未來“碳中和”目标跨出了階段性的步伐。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力争于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實作“碳中和”,這是大陸首次推出“碳中和”。2021年3月,《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紮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意味着中國已正式将“碳中和”理念納入頂層布局。

警告!專家預測:2024年有可能是更熱的一年,或破174年最高紀錄【附碳中和産業現狀分析】

碳中和相關投資總額或在140萬億左右

國内許多機構均對碳中和下的新增直接投資做了測算,其中中國投資協會釋出的《零碳中國·綠色投資藍皮書》中測算 “碳中和”相關的投資規模約70萬億;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預測投資規模在127.2-174.4萬億之間;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研究人員預測“碳中和”新增投資将超過139萬億元。綜合各家結果,前瞻認為《零碳中國·綠色投資藍皮書》的測算相對保守,而清華大學和發改委價格檢測中心的測算結果大緻相同。綜合後,碳中和帶來的相關投資總額或在140萬億左右。

警告!專家預測:2024年有可能是更熱的一年,或破174年最高紀錄【附碳中和産業現狀分析】

工業和資訊化部原部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表示,在推進“雙碳”戰略的過程中,要防止運動式減碳,不能急于求成,不能層層加碼,設定不切實際的提前目标。“如果過快過急,就可能産生負面影響,我們不要自亂陣腳。”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碳中和研究院院長賀克斌表示,大陸未來要進一步解決減污和降碳的協同;減排、增效要逐漸轉移到結構調整,也就是通過減碳帶動能源結構、産業結構等内部結構的調整。賀克斌表示,在能源結構方面,大陸的增量還在達峰階段,未來将有較大增量。新一輪的産業競争是實作“雙碳”目标的核心,用科技創新促進産業提升是其中的關鍵。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産業研究院《中國碳中和産業投資機會與投融資政策建議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産業研究院還提供産業大資料、産業研究報告、産業規劃、園區規劃、産業招商、産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資訊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擷取前瞻産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