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郁氣滞可以說是在臨床上很常見的病證了,中醫認為,肝主疏洩,疏洩功能正常,則氣機調暢、氣血調和、經絡通暢,反映到情緒上,則心境平和、精神正常。如果肝主疏洩功能異常,則氣的升降進出運動不能正常運作,經絡不通,容易導緻氣滞血瘀,反應到情緒上就容易抑郁,思維遲鈍,精神萎靡等。
而在中醫上,疏肝解郁的名藥名方有很多,比如逍遙丸,越鞠丸等都是中醫在臨床上經常使用的名方名藥。現在這些藥也都有中成藥,那到了自己去藥店買的時候,到底該買哪一個呢?
今天就給大家講一下逍遙丸和越鞠丸這兩個中成藥。
1. 逍遙丸
逍遙丸出自于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由柴胡、當歸、白芍、炒白術、茯苓、炙甘草、薄荷、生姜組成的中成藥,主要用于疏肝健脾,養血調經。是流傳千年的經典名方,臨床上應用比較廣泛,用于治療肝郁脾虛所緻的郁悶不舒、胸脅脹痛、頭暈目眩、食欲減退、月經不調等。
本方中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氣得以調達,為君藥;當歸甘辛苦溫,養血和血;白芍酸苦微寒,養血斂陰,柔肝緩急,為臣藥。白術、茯苓健脾去濕,使運化有權,氣血有源,炙甘草益氣補中,緩肝之急,為佐藥。薄荷疏散郁遏之氣,透達肝經郁熱,為使藥。諸藥合用,使肝郁得疏,血虛得養,脾弱得複,氣血兼顧,體用并調,肝脾同治。它的特點就是疏柔合用,肝脾同調,氣血兼顧。
2. 越鞠丸
越鞠丸始載于朱丹溪《丹溪心法》,又名“芎術丸”、“越曲丸”,為古今公認解郁行氣的經典名方,由蒼術、香附、川芎、栀子、神曲5味藥組成,具有理氣解郁、寬中除滿的功效,用于胸脘痞悶、腹中脹滿、飲食停滞、嗳氣吞酸。
本方中香附疏肝理氣、解郁止痛,以治氣郁,為君藥。川芎活血祛瘀,行氣止痛以治血郁;栀子清熱瀉火,以治火郁;蒼術造勢健脾,以治濕郁;神曲消食導滞,以治食郁,合為臣藥。氣郁則濕聚生痰,若氣機流暢,五郁得解,則痰随之而解,故房中不另加化痰之品。全方具有理氣解郁、寬中除滿之功。
越鞠丸雖然藥材少,但通過配伍組合能治多種病,臨床上多用于治療胃神經官能症、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膽石症、膽囊炎、肝炎、肋間神經痛、痛經、月經不調等肝脾氣機郁滞者。
那這兩個藥物該怎麼選呢?
逍遙丸的組成藥材裡除了疏肝解郁的藥材之外,還有白術、茯苓等健脾補氣的藥材,是以,逍遙丸在疏肝解郁同時,還有健脾補氣的功能。是以逍遙丸适用于肝郁橫犯脾胃,影響到了脾胃的運化功能,出現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脹腹瀉等症狀,可以選用逍遙丸。
越鞠丸組成藥材裡,除了有疏肝解郁的藥材之外,還有清火的連翹,消食的神曲,行氣燥濕的蒼術,如果你在肝郁的同時還有上火的情況,如口氣重、肚子脹、不思飲食、心情煩躁等症狀,可以選用越鞠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