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被魚刺卡喉,媽媽的三個“果斷”救了孩子,建議爸媽收藏起來

作者:文社曆史

典型案例介紹:小明被魚刺卡喉的經過

這是一個發生在普通家庭的小故事。

一個周末,陽光明媚的早晨,7歲的小明一家人高高興興地坐在餐桌旁吃早餐。媽媽精心準備了幾個小明最愛吃的菜——清炒魚片。

孩子被魚刺卡喉,媽媽的三個“果斷”救了孩子,建議爸媽收藏起來

小明開心地往嘴裡送了一大口魚肉,不料一不小心,一根尖銳的魚刺就這麼躲進了他的喉嚨眼裡。

“吱——” 小明猛地倒吸一口涼氣,兩隻眼睛瞪得溜圓,臉上頓時紅通通的。他趕緊捂着喉嚨,拼命張大嘴巴想把嘴裡的食物全吐出來,還伸出小舌頭想把讨厭的魚刺擠出來。

可是那根細小的魚刺就跟在他的喉嚨裡紮根了一樣,怎麼也擠不出來。

“媽媽——” 小明的聲音沙啞難聽,臉上全是通紅和眼淚。媽媽一看小明這反應就立刻明白他可能被魚刺卡住了,趕緊放下碗筷過來檢視。

孩子被魚刺卡喉,媽媽的三個“果斷”救了孩子,建議爸媽收藏起來

“别急,先把嘴裡的吐出來。come on, 一點一點吐出來,别着急。”媽媽一邊輕拍小明的背一邊溫聲引導,然後小心翼翼地檢視他的喉嚨。

小明聽話地把嘴裡的魚肉和米飯全吐到了桌上。

媽媽的第一個“果斷”之讓孩子将食物吐出

當發現小明被魚刺卡住後,媽媽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讓小明趕緊把嘴裡的食物吐出來。這個看似簡單的舉動,實際上對保證小明的安全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首先,如果小明吞下嘴裡的食物,在吞咽的過程中,食物的擠壓就很可能會使魚刺刺得更深,最壞的結果就是直接刺穿小明的食道。

孩子被魚刺卡喉,媽媽的三個“果斷”救了孩子,建議爸媽收藏起來

到時候不但取出魚刺困難,還可能造成食道破裂,引發嚴重的内出血。

其次,小明被魚刺卡住後可能會很着急或者痛苦,引起抽泣。如果他抽泣時又吞入食物碎屑,很容易會堵住氣管,嚴重影響呼吸。

我們都知道,氣管阻塞是威脅生命的嚴重事故。

再者,在檢查小明喉嚨的時候,如果口腔裡還殘留食物,就會對判斷魚刺的位置和嚴重程度形成障礙。媽媽必須先讓小明把食物吐出,才能更清楚地看到魚刺的情況,按照不同位置采取相應的解救方法。

孩子被魚刺卡喉,媽媽的三個“果斷”救了孩子,建議爸媽收藏起來

是以,媽媽果斷地先讓小明把食物吐出,可以說是采取的完全正确的第一步。這個簡單的舉動,對避免更大危險,保障小明的健康與安全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它展現了媽媽淡定、理性又準确的處置方式,正是所有家長在類似緊急情況下需要特别注意的第一步響應。

媽媽的第二個“果斷”之拒絕無效土方治療

處理魚刺卡喉事件時,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就是——不能使用那些經常出現但完全無效的土方“治療”。

比如讓小明吃饅頭或者喝水,希望可以沖垮或帶出魚刺。但是事實上,這些方法不但不會産生任何實際效果,反而還可能導緻更嚴重的傷害。

孩子被魚刺卡喉,媽媽的三個“果斷”救了孩子,建議爸媽收藏起來

喝水無法産生足夠的壓力把魚刺沖出,但水流的刺激卻很可能會使魚刺被推得更深。吃饅頭在魚刺部位也無法形成有效擠壓,最多隻會讓魚刺在擠壓下造成劃傷。

再比如喝醋,希望醋酸能軟化魚刺。但魚刺在喉嚨裡的停留時間很短,來不及被醋酸軟化。喝大量醋反而會刺激食道和胃,造成新的傷害。

是以,媽媽明智地拒絕了這些土方治療。這種堅定的拒絕,預防了無效治療可能帶來的傷害,保證了小明的安全。

作為家長,面對魚刺卡喉等急症,一定要謹記—絕不能輕信各種沒有科學依據的土方治療。這些治療不但無效,還可能适得其反,給孩子的健康帶來隐患。

孩子被魚刺卡喉,媽媽的三個“果斷”救了孩子,建議爸媽收藏起來

正确的處置方式應該是保持冷靜,不要盲目嘗試各種毫無根據的方法,而要選擇安全有效的科學治療。

媽媽的第三個“果斷”之及時就醫

在确定小明魚刺卡得非常深後,媽媽CLEARLY知道家裡自己處理是不夠的,必須立即帶孩子到醫院由醫生取出魚刺。

她沒有絲毫猶豫,準備好小明的個人資訊,立刻開車前往醫院。雖然時間才早上8點,但媽媽力這是關系到孩子生命安全的大事,根本容不得任何延誤。

而且,她還聽說過廣州有位中年男子魚刺卡喉,因為一直嘗試各種無效治療,拖了幾天才去醫院,最終魚刺已刺穿食道與主動脈,到醫院時已經太遲,隻能看着病人在自己面前離世。

孩子被魚刺卡喉,媽媽的三個“果斷”救了孩子,建議爸媽收藏起來

想到這個悲劇的教訓,媽媽沒有絲毫遲疑,知道必須争分奪秒送醫院。她不停告訴坐在副駕駛上的小明,我們很快就要到醫院了,醫生一定可以幫你取出讨厭的魚刺,然後你就可以開心地回家了。

果斷及時的就醫舉動,使小明避免了更嚴重的傷害,魚刺也在醫生熟練的操作下很快取出。從這個案例可以看到,面對魚刺卡喉等急症,及時就醫的重要性。

拖延時間隻會使傷勢加重, 一定要記取悲劇教訓,視孩子生命安全高于一切,果斷送醫院救治。

如何預防孩子被魚刺卡喉

雖然媽媽果斷地應對了小明的魚刺卡喉事件,但是作為家長,我們還需要思考—除了應對之外,更重要的是如何預防孩子被魚刺卡喉。

孩子被魚刺卡喉,媽媽的三個“果斷”救了孩子,建議爸媽收藏起來

第一,選擇魚刺少的魚類給孩子吃。例如鲈魚、青魚、鲳魚等,相比帶魚、草魚,這些魚刺明顯更少,食用更安全。

再比如三文魚,幾乎沒有細小魚刺,是孩子的最佳選擇。

第二,購買魚類時一定要仔細檢查,确認沒有殘留的細小魚刺。必要時,可以使用鋼絲鉗把魚肉中的殘留魚刺完全除去。

第三,教孩子正确吃魚的方法。要慢慢咀嚼,同時用舌頭在口腔移動,檢查有沒有魚刺;如果發現異物感,要立刻吐出,不要強行吞咽。

孩子被魚刺卡喉,媽媽的三個“果斷”救了孩子,建議爸媽收藏起來

第四,讓孩子記住魚刺卡喉後的正确反應:保持冷靜,趕緊吐出食物,告知家長。不要着急,也不要自行使用土方治療措施。

隻要家長和孩子都注意這些預防方法,在享受美味的同時,也可以大大減少魚刺卡喉的風險,進而避免傷害。專業的預防和應對是確定孩子吃魚健康安全的關鍵。

孩子安全第一,家長須知三個“果斷”

通過這個發生在普通家庭的小故事,我們可以總結出孩子魚刺卡喉時,家長必須牢記的三個“果斷”。

第一果斷:讓孩子立即吐出口中的食物。不要讓孩子着急或着驚慌,要耐心引導孩子把食物渣吐出,保證呼吸道通暢。

孩子被魚刺卡喉,媽媽的三個“果斷”救了孩子,建議爸媽收藏起來

這一步非常關鍵,關系到孩子的生命安全。

第二果斷:堅決拒絕各種無效或有害的土方治療。面對老一輩的建議,也要保持理性,不要使用喝水、吃饅頭等無法解決問題的方法。

這可能讓問題加劇。保護孩子才是最重要的。

第三果斷:根據魚刺位置和症狀判斷是否就醫。盡可能在家确定魚刺位置,如果位置過深或症狀嚴重,要立即送醫院治療。

千萬不要等待觀望或自行處理,隻有醫生才能保證取出魚刺。

孩子被魚刺卡喉,媽媽的三個“果斷”救了孩子,建議爸媽收藏起來

記住這三個“果斷”,是每一個家長在孩子魚刺卡喉事件中必須遵循的原則。它關系到孩子的健康和生命。處變不驚,理性判斷,果斷應對,才是拯救孩子的正确之道。

孩子的安全高于一切,這也是作為家長的天職所在。

結束語

看完這個發生在普通家庭的小故事,作為人生導師的我們不禁要深思:

孩子,就像是家長手中最寶貴的存在,即便錯過再多金錢機會,也不能失去對孩子的呵護與照拂。

孩子被魚刺卡喉,媽媽的三個“果斷”救了孩子,建議爸媽收藏起來

每一個健康快樂成長的孩子,都是一個家庭幸福的種子與基石。參透這層意義,作為家長,我們必須時刻為孩子的安全保駕護航,防悲劇發生。

魚刺卡喉看似小事,但關系到生命,更需要父母全神貫注。我們必須牢記媽媽的三個“果斷”,才能在最短時間内保孩子平安。

用心經營一個個溫暖的家,讓關愛之河長流不息,使健康和快樂成為孩子成長的沃土。這也将是我們這一代人最值得驕傲的成就。

曾幾何時,我們也都是某人心中最寶貴的孩子。如今,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傳遞這份溫暖與守護,讓生命的精彩世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