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工資、房租和肉蛋都降了,為什麼麥當勞還在漲價?

工資、房租和肉蛋都降了,為什麼麥當勞還在漲價?

工資、房租和肉蛋都降了,為什麼麥當勞還在漲價?
工資、房租和肉蛋都降了,為什麼麥當勞還在漲價?

麥當勞宣布,12月27日,主要産品将要全線提價了,90%的主要漢堡小食類産品提價0.5元,麥卡套餐同步漲價1元。

這已經是麥當勞的年内的第二次漲價了。

年初的時候,麥當勞“随心配1+1”的價格,就從原來的12.9元漲到了13.9元。

快餐領域,漲價的不止麥當勞一家。

據《第一财經》報道,包括老鄉雞在内的中式連鎖快餐品牌,人均客單價已經達到了在25-50元之間。

老鄉雞的一菜一湯要25元,兩菜一湯40元,想要吃好,一般都會超過40元。

此外,還有冒菜、麻辣燙、炸串等品類,也是才幾個菜就要好幾十元了,這種漲幅,和2023年的物價指數是不相比對的。

工資、房租和肉蛋都降了,為什麼麥當勞還在漲價?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資料,10月份中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2%,其中最重要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食品價格下跌,尤其是豬肉價格較一年前下跌了30%。

前幾年豬肉價格高達20多元一斤,餐飲店漲價似乎情有可原。

但現在上遊原材料的價格便宜了一半,鮮菜平均價格也同比下降了2%左右,為什麼食品價格還在漲?

從房租和人力成本的角度看,也說不過去。

12月11日,一線城市房租跳水就登上了熱搜榜。

貝殼研究院最新資料顯示,今年三季度末,全國40個重點城市的房租指數環比降了0.99%,同比降了0.66%。

40個城市中,有30個房租都在跌,一些熱門地段的商鋪租金,每月都能降七八百。

勞動力價格方面,根據2023年三季度《中國企業招聘薪酬報告》,發現全國的招聘薪酬也是在下降。

工資、房租和肉蛋都降了,為什麼麥當勞還在漲價?

來源:智聯招聘

是以問題來了,到底是什麼貴了,讓餐飲行業不斷漲價?

難道我們的認知已經追不上餐飲物價漲幅了?

工資、房租和肉蛋都降了,為什麼麥當勞還在漲價?

首先要明确,麥當勞的此次漲價,可能不是因為中國,而是世界市場。

今年年初,日本麥當勞就宣布,由于匯率以及原材料價格飙升、勞動力等成本上升,日本麥當勞将提高80%的菜品價格。

6月,日本麥當勞再次漲價。

兩次一漲,價格近乎漲了一倍。

此外,美國、英國、加拿大、美國等地區的麥當勞,也是大幅度漲價。

一個趨勢是:2023年,全球大部分國家和地區的物價都因為通貨膨脹而上漲,麥當勞的供應鍊也并非全在中國,肯定會受國際通貨膨脹的影響。

今年年初,麥當勞還甚至宣布了重組計劃,其中包括解雇數百名員工,以削減成本。

隻是中國走出了不一樣的走勢,是以麥當勞在中國的漲價幅度,已經算是小的了。

此外,對于麥當勞、肯德基、老鄉雞等餐飲品牌來說,越發高昂的價格,也是因為他們擁有強大的品牌力與忠實的顧客,不怕漲價流失太多消費者。

工資、房租和肉蛋都降了,為什麼麥當勞還在漲價?

根據麥當勞10月末的财報,今年第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14%。

此外,第三季度,麥當勞全球同店銷售額增長超過8.8%,均超過了分析師的平均預期。

越貴越有人買的情況下,餐飲品牌無需降價,而麥當勞、肯德基的主要客戶,就是對價格不太敏感的中産群體。

相較之下,品牌力并不是太強的店家,漲價反而讓他們失去了競争力。

是以你也能看到西少爺、陳香貴、花味烤肉等不少快餐,推出了特價團購套餐,價格從9.9元到29.9元不等,比原價便宜了5成左右。

不過,對于大部分餐飲企業而言,漲價似乎是不得已的選擇。

據中國飯店協會與新華網聯合釋出《2023中國餐飲業年度報告》:

2022年,全國餐飲收入合計43941億元,同比下降6.3%;限額以上機關餐飲收入10650億元,同比下降5.9%。

一個很明顯的趨勢是:餐飲的客單越來越少了。

工資、房租和肉蛋都降了,為什麼麥當勞還在漲價?

同樣的漢堡胚,做100件的單價成本和1000件的單價成本是不一樣的。

在上遊供過于求的情況下,下遊的消費端卻顯示出疲軟态勢。

而在客單變少的情況下,商家如果不提高售價,就無法保證利潤。

是以,漲價也就成了應有之選。

工資、房租和肉蛋都降了,為什麼麥當勞還在漲價?

其實,中高端快餐的漲價浪潮,恰恰會給很多主打超高成本效益的快餐企業崛起的機會。

2023年,主打更高成本效益的中式漢堡塔斯汀的全國簽約門店數,已超4000家。

尤其是今年,新開門店3119家,其增長數量是過去三年的總和。

而被譽為“西餐界蜜雪冰城”的薩莉亞意式餐廳,也以“20元吃飽、30元吃好、50元吃扶牆跑”出圈,在2022年餐飲業哀鳴遍野的時候,下半年營收和利潤率增長30%,股價創五年新高。

工資、房租和肉蛋都降了,為什麼麥當勞還在漲價?

盡管餐飲業的不少連鎖店在漲價,但在“成本效益”的時代下,那些平價品牌反而會因為順應市場的趨勢,得到更大的發展機遇。

無相君觀察到,包括華萊士、蜜雪冰城、薩莉亞等平價餐飲,相比于漲價的品牌,擴張速度要更快。

整個社會消費環境變了,成本效益成了大衆的主流追求。

主動殺掉溢價,以“極緻成本效益”出圈,才是這屆餐飲連鎖品牌的正确姿勢。

當然,降低價格不等于降低品牌檔次,要實作“極緻成本效益”,最好的辦法還是優化供應鍊。

比如,從選址開始。

現在大家都知道,商場的負一樓已經成為人氣最旺的地段,在這裡開店,既有穩定的流量,也能節約一大筆租金。

再比如從食材來講,由于農産品價格會不斷波動,餐飲企業的老闆應該學會提前與農戶簽下協定,在固定的時間内,以約定的數量與價格采購,來避免了食材供應的不穩定性。

降低客單價+聚焦核心單品,在一個呼喚良心低價和品質的時代,隻有做好硬功夫,才能成為領域裡的破圈殺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