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魯迅為什麼沒寫出長篇小說呢?曾經3部長篇列出提綱,但遺憾沒成

作者:秋分說學堂

魯迅寫作長篇小說的初衷

魯迅是一個追求真實的作家,他曾表示自己“不屑于寫那種止動于皮毛的東西”。當年在歐洲生活的經曆,令他親身體會到西方文學中人物刻畫細膩、情感豐富的魅力。

魯迅為什麼沒寫出長篇小說呢?曾經3部長篇列出提綱,但遺憾沒成

回國後見識到中國社會的落後與黑暗,他更加渴望通過長篇小說的形式,深入刻畫中國人的内心世界和命運悲劇,喚起國人的覺醒。

1921年的一個午後,魯迅獨自一人坐在書齋中。透過窗戶可以看到院中楊柳随風飄搖,幾隻喜鵲在樹梢嬉戲。

魯迅為什麼沒寫出長篇小說呢?曾經3部長篇列出提綱,但遺憾沒成

他手裡握着一支羽毛筆,神色凝重,似在思考什麼。這時一陣春風吹起桌上的稿紙,上面赫然寫着“唐宮深處,楊貴妃羞澀地望着眼前身着盔甲的安祿山......”原來,他正在構思自己的第一部長篇曆史小說——《唐玄宗與楊貴妃》。

魯迅為什麼沒寫出長篇小說呢?曾經3部長篇列出提綱,但遺憾沒成

通過這個驚世駭俗的故事,他希望更深層次地剖析人性的複雜面,讓這個潛能無限的文類在中國大放異彩。可最終,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這個雄心勃勃的計劃在即将啟動時宣告流産,無法實作成為現實。

首部長篇小說創作計劃與終止

1921年,魯迅滿懷雄心壯志地啟程創作自己的第一部長篇小說。這是一部曆史小說,通過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故事,他希望更加立體化地刻畫出一個個血肉豐滿的人物。

魯迅為什麼沒寫出長篇小說呢?曾經3部長篇列出提綱,但遺憾沒成

按照他的設想,這部小說氣勢恢宏,章節達80多個,字數在20餘萬字。“若能寫出,必将為大陸文壇帶來一場春雷!”郁達夫激動地說。

然而,就在大家的期待達到最高點時,這個計劃卻在啟動前夕宣告流産。

魯迅為什麼沒寫出長篇小說呢?曾經3部長篇列出提綱,但遺憾沒成

一個深秋的黃昏,落日的餘晖透過窗棂,給靜谧的書房罩上一層金黃。魯迅獨自坐在書桌前,手持羽毛筆,卻遲遲沒有下筆。

良久,他長歎一聲,把筆放回筆架,自言自語道:“想寫出一部驚世之作,煉就人物的心靈,進行深度剖析,這原是我的宏願。

魯迅為什麼沒寫出長篇小說呢?曾經3部長篇列出提綱,但遺憾沒成

奈何現實太過骨感,冷酷無情,我今日之軀,實在難以承載......”語畢,他的眼中似乎濕潤了,這是失敗的無奈,抑或心靈的傷痛?我們無法得知。

紅軍長征激發新的創作沖動

1935年秋,魯迅卧病在床。這天清晨,透過窗簾的縫隙,一線光照在他的枕畔。他微微睜開了眼,目光渙散而空洞。

魯迅為什麼沒寫出長篇小說呢?曾經3部長篇列出提綱,但遺憾沒成

自那以後,他便開始構思以長征為題材的長篇小說。他站在窗前,目光追随着遠處蒼茫的天空,想象着那些跋山涉水的紅軍勇士,以及他們胸中燃燒的理想厚重而熱烈。

這原本是又一個宏偉計劃,但最終,當他獨自站在一棵槐樹下,望着地上一片片凋零的黃葉時,臉上重新浮現出了那抹熟悉的哀愁——因為他意識到,自己的身軀,已不足以支撐如此偉業。

魯迅為什麼沒寫出長篇小說呢?曾經3部長篇列出提綱,但遺憾沒成

身體與環境雙重阻礙,夢想落空

20世紀30年代,正值中國社會動蕩之時。在這亂世中,一批批有理想的知識分子投身革命,也有些則在黑暗中彷徨探索。

魯迅對當時的現狀看得清清楚楚,他決定創作一部長篇小說,通過一個知識分子的成長與苦難,展現這一代人所面臨的困境與掙紮。

魯迅為什麼沒寫出長篇小說呢?曾經3部長篇列出提綱,但遺憾沒成

這天夜裡,魯迅一人獨處在屋内。他在燈下來回踱步,臉上凝重,神色複雜。也許他正在構思人物的心理變化,也許他正思索着如何融入那個嘈雜混亂的社會背景......這本該是又一個宏偉計劃,但此刻,他内心深處卻潛藏着某種隐憂。

後來事實證明,魯迅的擔憂是多餘的。當他正式動筆時,一個更大的障礙将他攔住——自己日益衰弱的身體,以及當時日益敏感的政治環境。

魯迅為什麼沒寫出長篇小說呢?曾經3部長篇列出提綱,但遺憾沒成

這無疑是對一個文人的雙重摧殘。當他茫然地站在窗前,凝視着那一彎殘月時,心中湧上了無盡的怅惘與失望。他輕輕歎了口氣,轉身離開了書桌。

遺憾與期許并存

魯迅一生曾三次策劃長篇小說創作,卻因種種原因未能完成,不禁讓人唏噓不已。我們似乎可以想見,在某個蕭瑟的冬日,頭發花白的老者獨自站在樹下,臉上依稀可見年輕時那抹倔強與激情的殘影,隻是此刻已融入了太多的哀愁。

魯迅為什麼沒寫出長篇小說呢?曾經3部長篇列出提綱,但遺憾沒成

他靜靜注視着地面一片片枯黃的落葉,神情哀戚而空虛。

然而我們又何嘗不能設想,多年以後,必定會有那麼一位出色的文學青年,在某個風和日麗的春天,來到老者的墓前獻上一本厚重的書——那就是完成了老者未竟事業的長篇巨制!我們甚至能夠清晰地描繪,一襲白衣的老者,站在青年的身後,面帶欣慰地凝視着這本脍炙人口的佳作。

魯迅為什麼沒寫出長篇小說呢?曾經3部長篇列出提綱,但遺憾沒成

沒錯,曆史并不會就此停滞。正如魯迅所認為的那樣,文學應當關注現實、探讨人生,每一代作家都肩負着自己那個時代的使命。

結語

魯迅的一生雖然留下遺憾,但他所走過的點點滴滴,都讓後人更深切地看到了一個真實完整的他。我們不僅要緬懷他在文學上的卓越成就,也要銘記他那些未完成的夢想與抱負。

魯迅為什麼沒寫出長篇小說呢?曾經3部長篇列出提綱,但遺憾沒成

相信未來必将誕生一批批傑出的作家,他們會承載起這位老者的未竟事業,讓中國文學煥發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或許某天,我們将驚喜地發現,原來《唐玄宗與楊貴妃》早已補完了後面的章節,成為一部脍炙人口的長篇巨著;或許未來的電影銀幕上,紅軍的長征史詩已經化作壯闊恢宏的畫面......屆時,我們将感慨,魯迅老先生的遺志終于完成,他的靈魂也将是以得到升華。

是以,讓我們一同期待,那個屬于中國文學的美好未來。它距離我們,可能已經不太遙遠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