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胃食管反流,不過是“痰堵住了脾”,得開郁化痰、降氣和胃!

作者:中醫冀主任

大家好!我是冀醫生,最近很多朋友留言讓我說一說胃食管反流的問題!

胃食管反流是指胃十二指腸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反酸、燒心等症狀。反流也可引起口腔、咽喉、氣道等食管鄰近的組織損害,出現食管外表現如哮喘、慢性咳嗽、特發性肺纖維化、聲嘶、咽喉炎和牙蝕症等。

胃食管反流,不過是“痰堵住了脾”,得開郁化痰、降氣和胃!

中醫上并無胃食管反流病的說法,這是西醫的叫法,中醫将其歸屬于“吐酸、胸痹、吞酸”等範疇。

為什麼說胃食管反流是痰堵住了脾呢?

中醫上有句話叫“百病皆因痰作祟”,如果痰在脾胃,就會引起我們消化系統紊亂,出現胃脹、胃痛等問題,如果痰在咽喉部位,我們就會覺得嗓子的痰咳也咳不出,咽也咽不下,并且會引發梅核氣等疾病。脾胃不分家,是以要想解決胃食管反流問題,就要找到根源,下面結合一則醫案來分析:

胃食管反流,不過是“痰堵住了脾”,得開郁化痰、降氣和胃!

孫某、女、56歲。因“胸骨後脹滿、胸悶1年就診"。

病史:患者于教師職業退休後逐漸出現胸悶不舒、胸骨後脹滿反複發作,餐後多發,胸悶氣短咳嗽咳痰,咳之不出,吞之不下,嗳氣頻作,無後背疼痛,咽幹口幹,無喘息,胃脘痞滿,反酸,納差,大便如常,精神焦慮。舌淡紅,苔薄黃,脈弦滑。

輔助檢查:電子胃鏡檢查顯示慢性淺表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

胃食管反流,不過是“痰堵住了脾”,得開郁化痰、降氣和胃!

中醫診斷:氣郁痰阻,辨證為肝氣郁久、氣郁生痰、痰阻結于喉嚨部所緻。治當開郁化痰、降氣和胃。

我給她開方:柴胡、白芍、當歸、白術、茯苓、生姜、薄荷、半夏、厚樸、蘇葉、牡丹皮、栀子、甘草。

胃食管反流,不過是“痰堵住了脾”,得開郁化痰、降氣和胃!

7劑,每日一劑,水煎後分早晚兩次飯後服用,并囑咐日常保持好情緒。

二診:患者自覺胸悶不适較之前好轉,精神狀态緩和、咽部梗阻較前好轉,胃納可,大小便可,睡眠品質仍欠佳。上方繼續服用半個月。

三診:患者喜獲孫子,心情舒暢,精神狀态良好,胃納可,嗳氣減輕,咽部不适好轉,睡眠還是欠佳,原方去牡丹皮、栀子、加用合歡花、珍珠粉安神養顔,繼續服用2個月,患者症狀消失,面色紅潤有光澤,開心不已。

胃食管反流,不過是“痰堵住了脾”,得開郁化痰、降氣和胃!

以“胸痹”理論為切入點,認為本病的主要發病機制為素體情志不暢、肝失舒洩、氣機不得通暢、肝氣郁久,氣郁生痰阻結于咽喉部所緻。遂治療以開郁化痰、降氣和胃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