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完顔慧徳好像有點東西,但不多

完顔慧徳好像有點東西,但不多

完顔慧徳好像有點東西,但不多

文|十三姐

我們來聊聊完顔慧徳,可能還有人不知道她是誰。

完顔慧徳老師自己對外的title是:“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北大心理系畢業、家庭教育的推動者”。

廣大網友們對她的定義是:“網絡爆梗專業戶、樓蘭語傳習人”。

這一年她确實為網友們創造了很多梗,比如什麼敵蜜(閨蜜的反義詞)、iphone手機(安分守己)、long理(倫理)、gong出去(滾出去)、dou書的拟人最美麗(讀書的女人最美麗)......獨特的口音加上神秘的思想境界以及她那努力融入網絡、與年輕人共舞的勇氣,造就了一個獨一無二的完顔慧徳。

前幾天她的個人傳記視訊橫空出世,講述了她那不堪回首的成長經曆,加上自強不息的正能量人設,突然把完顔慧徳從“一個玩笑”變成了“一個榜樣”,無數拿她玩梗的網友喊着“欠她一個道歉”。

我相信完顔慧徳老師這種“對沖式包裝”是成功的——你笑話人家吧,人家有打動人心的傳記讓你心疼和羞愧;你同情又欽佩人家吧,她又有無了大語的爆梗段子讓你迷惑。

左右開弓,總有一款完顔慧徳适合你。

完顔慧徳好像有點東西,但不多

你信嗎,我第一次知道完顔慧徳,居然是來自十三姐夫的推薦。他當時發了一個視訊給我,隻說了一句話:“你看看人家。”

頗有深意。我也不知道他這句話到底幾個意思,但很顯然,他覺得我不如完顔慧徳,具體是哪裡不如,讓我自己品。

後來我越品越有内味兒了,果然,我老公關注的女人都不是省油的燈,完顔慧徳老師異軍突起,越來越紅,紅得連我爸都知道了,上周我爸一邊看我的文章,一邊跟我說:“哈哈哈我笑擁了(笑暈了)”。

心理學裡有個詞叫“新穎性偏好”。大多數人看到兩種女人就會被這種偏好所吸引,一種是特别惹火的那種,一種是完顔慧徳這種。

一般大家一想到自诩為“心理學專家”的人,内心大概就有那麼個差不離的形象和水準;而一般大家看到的完顔慧徳這樣的狀态和談吐,不會把她和什麼心理專家聯系到一塊。

是以她就顯得新穎了。她的吸引力在于:用你幾乎聽不懂的語言給你做一些幾乎聽不懂的“心理講解”。

如果加以總結,可以說是完顔慧徳所謂的“心理學知識普及”的構成元素是:

5毛錢的特效+5毛錢的雞湯+5毛錢的金句。

完顔慧徳好像有點東西,但不多
完顔慧徳好像有點東西,但不多
完顔慧徳好像有點東西,但不多

你想拿個小本子記點幹貨吧,發現沒有。

現在大家讨論的是該不該拿完顔慧徳老師來“玩梗”,還說“過度玩梗會忽視了她傳播心理學知識這個正經事”。

過度玩梗肯定是不好的,不過她到底有沒有傳播心理學知識,也難說。

其實你隻要仔細聽過她那些心理學視訊和一些線上“答疑解惑”,就會發現這也不太像是什麼“心理學普及”,更像是閑聊、輸出觀點、出主意、甚至是“出馊主意”。

完顔慧徳好像有點東西,但不多

與此同時,你要是認為她的思維邏輯不算混亂、知識儲備也不算少,那說明你非常包容了。

至于情緒能力和自我控制力,我覺得在心理咨詢師這個行業裡她真的不怎麼高。如果在現實中遇到這麼一個所謂的“心理咨詢師”,先不談專業水準怎麼樣了,就連基本的交流我都怕我笑場。

她的解壓能力倒是完全強過其心理咨詢專業能力。

這其實也值得大家關注一下,網上還有一些打着“心理專家”名号忽悠人的僞心理學者,他們的一些很不專業的行為很容易被鑒别出來。

比如完顔慧徳經常在來訪者連線咨詢時,當場給人家提出自己的建議。

正兒八經的咨詢師是不會也不允許給來訪者提建議的,也不能添加個人的想法和觀點,更不能幫助來訪者做決定。如果這麼做了,一定就不是合格的咨詢師,頂多算一個“為你好的網友”。

完顔慧徳好像有點東西,但不多

還有啊,完顔慧徳動不動就會在一場非常段時間的連線咨詢中,匆匆聽完一個表面事件,就急于下結論了。

而好的心理咨詢不能浮于表面的,應該去探究背後的深層情緒,找到分析落點,才能真正了解事情本質,幫助咨詢者理順關系。不深入對談就能下結論,這很荒謬。

另外一點,心理咨詢有個大忌叫“移情”,受過訓練的好的咨詢師善于自控,容易發生移情的人首先是來訪者。但在完顔老師的直播裡,我發現經常都是她先移情,她去代入對方的故事,她去指責關系中的某一方,她表示自己“氣死了”......這哪是心理咨詢,這是村委會唠嗑呢。

完顔慧徳好像有點東西,但不多

還有就是極不專業的貼标簽。完顔慧徳自稱畢業于北大心理學大學,我相信但凡系統學過心理學的人,是不會從心理學角度給某一類人群标簽化的,比如LGBT人群(性少數群體)。

如果了解過「進化心理學」、「超突變理論」、看過些實證研究啥的,也不會以心理學者的身份公然說出“拟人跟拟人結轟,拿人跟拿人結轟,變态的橫!(女人跟女人結婚,男人跟男人結婚,變态得很)”

完顔慧徳好像有點東西,但不多

除了這些,她講的很多東西還很空洞,龐大,懸浮。

她“告誡”或“說服”别人所用的方式不是講解,而是告知。

比如她講“不要抱怨,抱怨沒有積極情緒,要不斷感謝身邊的人,blablabla......”

聽了半天我感覺這有點像積極心理學裡面的東西,但又不完全像。塞利格曼他老人家每天晚上睡前就要感恩三個人,沒人好謝的時候就感謝烤箱今天沒有爆炸,跟神經病似的。

但積極心理學裡有好多基本理論和需要搞明白的邏輯,還有實證研究,不搞清楚這些,人們就覺得自己像個神經病。

完顔慧徳不能做到讓人茅塞頓開,她頂多做到讓人記住結論,她就像一本新華字典,告訴你這樣or那樣,是以你不但覺得自己按她的話去做可能就像個神經病,還會覺得她本身就不大正常......

完顔慧徳好像有點東西,但不多

又比如她講“不要猶豫不決,要果斷,blablabla......”

聽起來這不像心理學,像成功學。以前看過成功學大師,在台上高喊當機立斷,不要猶豫,猶豫是天敵,拖拉是邪氣!聽懂掌聲!

再聽下去邪氣沒了,感覺像進了邪教。

當然,這些“雞湯”也不一定沒有作用,也許正是人家的人生感悟,是以她管自己叫“感悟心理學完顔慧徳”。

說到這兒我想說,我還是頭一回聽說“感悟心理學”,查了一下,說這是“通過自己對生命的感悟來進行心靈體驗”。要這麼說,十三姐夫也是個感悟心理學大師了,他一天到晚感悟,昨天晚上還說“這個馬桶圈如果不熱,冬天将會更冷”。

完顔慧徳好像有點東西,但不多

好,就像事情有兩面性,人也應該有多面可解讀。

我更願意從另一方面去認識完顔慧徳,比如她和命運的抗争。

作為一個偏遠山區裡的從小失去父愛母愛的女人,一步步走出閉塞,不服輸不認命,靠自己的努力自考上了大學,又克服了很多局限性,看起來笨拙而用力地去融入主流網絡......

光靠這些背景和經曆,就足夠可以影響很多人了。

從現在的視訊和連線裡看,她并不算是一個優秀的心理學者或咨詢師,但不失為一個好的時代影響者。

其實這一代人上網刷視訊或直播已經是一種放松身心的方法,我相信真想學知識的人也不會在完顔慧徳的直播間裡,而來這裡的更多是想聽用一種很有趣的發聲方式來講述正經的知識,這一年從她這裡被戳到笑點、得到放松和快樂的人肯定不少了,應該謝謝她帶來的快樂,而不要進行嘲諷和人身攻擊。

我挺支援完顔慧徳繼續做一個正能量部落客,多講講自己的故事,講一個女性每一步的艱辛,給更多命運相似的人普及一下不屈不撓的意志是怎麼煉成的,還可以讓更多人關注偏遠地區兒童尤其是女童的處境,說不定倒是一個很優秀的引領者,再發表一些自己的觀點,犀利的也好柔和的也行,跟别人連線指點一下迷津......

說白了,隻要舍得脫離“心理學”這個架構,完顔老師自身就是一本寶典,能發揮的空間可大了。

正如完顔慧徳自己所說:“你把手握緊,什麼都沒有,你把手松開,就擁有了全世界。”

完顔慧徳好像有點東西,但不多

十三姐

魔都高影響力KOL

公衆号「格十三」「十三姐夫」「十三姐的下午茶」

著有《了不起的中年婦女》《了不起的中國媽媽》

微網誌@格十三

視訊号「格十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