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是秦末的奇人,天生力大無窮,這是為世所共知的,然而項羽少年時候并沒有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樣,熱衷于武力,而是追求萬人敵,于是,其父便讓他學兵法,是以項羽長大後便成為了一個有勇有謀的人物!
公元前208年,秦二世派大将章邯進攻楚國,殺了項羽的叔父項梁!接着章邯和另外一名秦國大将王離彙合,整合雄兵四十萬,屯兵巨鹿,攻打趙國,于是,趙王便向楚國及諸侯國求援!
楚懷王令宋義為大将,項羽為次将,範增為末将,相當于軍師,領兵五萬,星夜馳援趙國,雙方對峙巨鹿,震驚史學界的巨鹿之戰從此拉開序幕!
巨鹿之戰是中國曆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其亮點是項羽的五萬楚兵對戰秦軍的四十餘萬,而且還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重大勝利,項羽也是以場戰役而揚名天下!可是巨鹿之戰真的創造了這麼重大的奇迹嗎,從兵員規模對比來看,純屬以一敵八,是什麼原因促使項羽手下爆發出這麼大的威力呢?
讓我們先來看一下其事件發生的經過!
再說當時楚王派出的大将宋義是個陰險之輩!認為秦軍攻打的是趙國,又不是楚國,是以想讓秦趙先鬥個你死我活,然後再坐收漁翁之利,其他諸侯國見楚軍不動,也相繼作壁上觀!項羽大怒,認為諸侯國各自為政,成不了氣候,便走進中軍力勸宋義進兵,因雙方意見不合,漸漸争執起來,最後項羽氣不過,沖動起來,殺了宋義,自領大軍渡過了漳水!把造飯的鍋,渡船,帳篷,衣物,全部丢進江中,隻留下三天的幹糧!領着五萬雄兵,強勢進攻王離的二十萬秦軍!
楚軍見船隻,帳篷,飯鍋已經全部被丢進江中,即使不拼命戰鬥,也回不了故鄉,沒有了退路,還不如拼死一戰,或許還可以有生路,于是個個以一當十,喊殺聲振天,把在一旁觀看的諸侯國吓個半死,由于楚軍沒命的死戰,直到黃昏,終于出現了奇迹,最後,秦軍王離被俘,副将涉間自殺,章邯投降,其下轄的二十萬秦軍全部被項羽坑殺!
可是巨鹿之戰的經過真的是這樣嗎,憑這些楚軍匹夫之勇就能勝得了四十萬強大的秦軍嗎,其實,非也,那是當時諸侯國參與助戰嗎?也不是!
而是秦将章邯進攻趙國時,曾經被趙将陳餘勸說過一回,其大意是:秦國名将衆多,皆不得善終,是因為秦二世怕獎勵不了這麼多功臣名将,隻能找借口除掉一些,而章邯也是其中之一,因其得罪了權臣趙高!這話正中了章邯的痛處,因為事實正是如此!于是章邯在猶豫,令二十萬秦軍暫緩進攻,但這卻給了項羽可乘之機,因而成就項羽之名!否則,鹿死誰手,尚未可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