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乞丐縣長”何家慶:吃豬食、流浪3萬公裡,卻讓數萬人脫貧緻富

作者:孫虎的書房

前言

他35歲時,先走過12684公裡、攀登357座大山,後又花費305天,流浪8個省份。

一路走來吃盡了苦頭,被搶劫打罵、吃豬食充饑、還被誤會是間諜....

他就是“乞丐縣長”何家慶,每天蓬頭垢面,衣衫褴褛,像個瘋子一樣年複一年。

為何放着好好的縣長不當非要吃苦?是什麼讓他如此執着?

“乞丐縣長”何家慶:吃豬食、流浪3萬公裡,卻讓數萬人脫貧緻富

本文内信源來自官方媒體 (新京報),2019年10月20日釋出,但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考察山區沒資金 父親養老錢資助

1976年,何家慶大學畢業後,開始留校任教。

那時他立志要深入大别山,尋找那些适合山區種植、能幫助老百姓脫貧的“寶藏植物”,完成自己多年來的夢想。

但考察遠山深谷的裝備費用極高,他一個剛畢業的年輕教師,是根本負擔不起這筆錢的。

盡管如此,何家慶并未放棄。

“乞丐縣長”何家慶:吃豬食、流浪3萬公裡,卻讓數萬人脫貧緻富

他每天節衣縮食,隻将就吃饅頭和稀飯充饑。

别的年輕人都有空就去公園玩或者看電影,可他隻一門心思的想要快點攢夠錢,能早日出發。

這樣一堅持就是8年,何家慶已經30多歲了,時間不再允許他繼續等待,再不出發日後就不會有機會了。

可最大的問題還是錢,自己這麼多年也才剛攢下了4000元,他不知道剩下的錢該從哪裡來。

“乞丐縣長”何家慶:吃豬食、流浪3萬公裡,卻讓數萬人脫貧緻富

就在何家慶為考察資金犯難不已時,老父親卻突然将自己半生的血汗錢全部交到了他手上,希望能最後幫他一把。

何家慶起初無法忍受自己這樣拿走父親晚年的最後積蓄,但父親堅持要他收下。

不僅如此,父親還拿出了一張長長的記賬單。

上面記錄了從何家慶從少年時期到大學畢業期間,村民鄰居和社會各界資助他成長成才的每一筆恩情。

“乞丐縣長”何家慶:吃豬食、流浪3萬公裡,卻讓數萬人脫貧緻富

看着一行行的資助明細,何家慶淚如雨下,終于領悟了父親的用意。

自己成才不易,這筆錢,是自己能夠報效國家、造福鄉鄰的機會。

于是,何家慶接受了這筆錢,決心定要做出一番成績來,才不枉父老鄉親們多年來的養育之恩。

“乞丐縣長”何家慶:吃豬食、流浪3萬公裡,卻讓數萬人脫貧緻富

曆經八十一難 成果普及大衆

1984年,何家慶拿着共計8000元的啟動資金,義無反顧的踏上了大别山的征程之路。

原以為隻是走一趟下來采集各種植物标本回來潛心研究即可。

誰知道真正進入那老林深山後,才發現路途的困難遠超想象。

“乞丐縣長”何家慶:吃豬食、流浪3萬公裡,卻讓數萬人脫貧緻富

各種參天古木遮天蔽日,很難找到前進的路;

而且還有各種野獸蛇蟲,随時會威脅到他的生命安全;

在絕壁峭壁間艱難跋涉,饑寒交迫更是家常便飯。

“乞丐縣長”何家慶:吃豬食、流浪3萬公裡,卻讓數萬人脫貧緻富

更令人難以想象的是,就在考察的最後階段,何家慶還被警察局誤以為是外來間諜,工作筆記和标本樣本險些被全部扣押。

還好及時證明了自己的身份,不然就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種種艱難險阻并未動搖他對事業的堅定信念。

“乞丐縣長”何家慶:吃豬食、流浪3萬公裡,卻讓數萬人脫貧緻富

終于,曆經225個日日夜夜、跋涉12684公裡、翻越370多座險峰,何家慶完成了對大别山區域生物資源最全面系統的首次考察。

他采集到了3117種植物标本,是外國人所記錄物種數量的6倍,其中不乏極為珍稀、學界從未發現的新物種。

當何家慶回校後,一副瘋瘋癫癫,髒亂不已的形象還被門衛以為是哪裡來的叫花子。

幸虧有學生認出了他,才順利讓他進了校門。

他第一時間直接沖進實驗室,繪制出了大别山詳細的植被分布圖等等。

“乞丐縣長”何家慶:吃豬食、流浪3萬公裡,卻讓數萬人脫貧緻富

但他還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沒做,就是要找出能幫大山深處群衆脫貧的“藥方”。

因為在艱苦考察的過程中,他親眼目睹了當地群衆生活的艱辛。

土地荒瘠、收成微薄、醫療滞後、溫飽難保...

是以,校方很快上報了這一系列資料,很快就促成了國家在大别山地區開展“星火計劃”。

通過引種植樹造林、發展林下經濟等方式,系統性地幫助當地群衆改善生産生活條件。

何家慶本人也被評選上“先進個人”,“先進教師”等衆多榮譽稱号。

“乞丐縣長”何家慶:吃豬食、流浪3萬公裡,卻讓數萬人脫貧緻富

後來,在大别山資料的分析中,他還驚喜地發現那裡生長着一種名叫“魔芋”的植物。

它能在山區的貧瘠土壤中茁壯成長,無需複雜的栽培技術和管理,每畝地就能有8000斤的高産量。

這簡直是上天賜予山區群衆的“發财金礦”。

何家慶立志要把這項技術成果傳播給所有窮苦山區的村民們。

随後就着筆撰寫了《魔芋栽培技術指導》專著,深入到每一個山村為群衆講解示範。

“乞丐縣長”何家慶:吃豬食、流浪3萬公裡,卻讓數萬人脫貧緻富

面對衆人的擔心和質疑,他直接自掏腰包購買魔芋種苗分給農戶試種,以實際取得的豐碩收成說服村民加入種植大軍。

在他不懈努力下,魔芋很快在全縣範圍内大面積推廣,何家慶也是以被農民親切稱呼為“魔芋大王”。

但他對此并不在意,因為老百姓脫貧緻富是他唯一的心願。

魔芋隻是一個開始,他仍要繼續探索下一個能救濟窮苦村民的“金鑰匙”。

“乞丐縣長”何家慶:吃豬食、流浪3萬公裡,卻讓數萬人脫貧緻富

全心為民當縣長 再次探索大西部

1990年,何家慶受命擔任績溪縣副縣長。

上任第一天他就騎着一輛破舊自行車滿縣城跑,挨家挨戶的聽取民意建議。

通過一系列前期工作,他很快制定出了開發當地特色植物資源、發展林下經濟等精準扶貧方案。

任期内他身先士卒,親自指導農民養殖良種蠶蛾、栽種抗逆經濟作物,增加了農民十多萬元的收入。

“乞丐縣長”何家慶:吃豬食、流浪3萬公裡,卻讓數萬人脫貧緻富

1998年特大洪災時,他冒着生命危險在浸水最嚴重的前線組織救援,和當地群衆生死與共、渡過難關。

850天的任期裡,有700多天他都住在貧困村裡,與群衆同甘共苦,真正做到了“官民魚水情”。

任期結束百姓們都自發送上錦旗,稱他是焦裕祿式的優秀幹部。

而他沒有絲毫驕傲,隻是繼續奔波在基層,希望以後能做出更多的貢獻。

“乞丐縣長”何家慶:吃豬食、流浪3萬公裡,卻讓數萬人脫貧緻富

1998年,已年近半百的何家慶為了尋找更多幫助山區群衆脫貧的方式,再次毅然踏上了西部考察之路。

這回他還是獨自一人,曆時305天,踏遍了八個省份、四百多個深山村寨,總路程達三萬公裡。

途中他遭遇了各種劫難,差點就回不來了。

“乞丐縣長”何家慶:吃豬食、流浪3萬公裡,卻讓數萬人脫貧緻富

遇匪搶劫、車陷泥沼、被毒蛇咬傷、遭遇拐賣陷阱、被毆打掠奪,還一度淪落到要乞讨度日的地步。

因為他被搶劫後身無分文,還一瘸一拐的走路都費勁。

為了能讓自己活下去,最難的時候就管路過的村民求一碗豬食充饑...

現在說起來大家都難以想象那是怎樣的日子,可何家慶愣是熬過來了。

他表示,隻要自己還有一口氣,就要為艱苦人民的未來而戰鬥。

“乞丐縣長”何家慶:吃豬食、流浪3萬公裡,卻讓數萬人脫貧緻富

最終,他如願以償地查明了“魔芋”的發源地,使之前宣傳的魔芋種植戶們都掌握了更高産更優質的栽培技術,大家的收入自然也是以大大翻倍。

這一番與艱苦命運抗争的奮鬥曆程,使何家慶聲名遠揚,直接獲得了國家十萬元的獎金。

但他毫不猶豫地将全部獎金悉數捐出,資助大山深處貧困家庭的孩子們上學。

因為他知道自己當年走出大山有多麼難,知道讀書改變命運是多麼重要...

“乞丐縣長”何家慶:吃豬食、流浪3萬公裡,卻讓數萬人脫貧緻富

家境貧窮衆人幫 一生簡樸不忘本

何家慶生于一個安徽農村的貧苦家庭,父親每天靠拉煤車的微薄收入維持家計,養活一家人。

别人家的孩子都早早下地務農,但父親堅持要他上學,希望他日後能有出息,不被永遠困在這裡。

是以家境貧寒的他,隻能靠鄰裡施舍資助,才能湊夠念書的學費。

父親也省吃儉用,将能省出來的錢都花在他身上。

“乞丐縣長”何家慶:吃豬食、流浪3萬公裡,卻讓數萬人脫貧緻富

當年,他考上大學後,父親沒什麼能給他的,隻是用了自己一年的工錢,換來了一套藍色中山裝讓他穿着去上學。

這套衣服後來陪伴了何家慶幾十年光陰,破了就縫補,補了繼續穿。

那他又是怎麼走上大别山之路的呢?

“乞丐縣長”何家慶:吃豬食、流浪3萬公裡,卻讓數萬人脫貧緻富

原來,當年大學畢業後,何家慶留在學校任教,但紙上談兵肯定研究不來什麼實踐上的結果。

是以他才決心将植物學研究的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親自走進大山收集标本。

他長年奔波在窮鄉僻壤的路上,即使回到學校也是身着簡樸。

一個不離手的破舊皮包裡,卻裝着能改變萬千農民命運的“寶貝”。

每當他有了新的研究成果,就會帶到田間地頭,指導農民如何應用新品種、新技術,幫助他們脫貧緻富。

“乞丐縣長”何家慶:吃豬食、流浪3萬公裡,卻讓數萬人脫貧緻富

多年來,何家慶始終懷着感激之情,一生樸實無華、節約持家。

時刻警醒自己不要忘本,謹記父老鄉親們的恩育之情。

正是何家慶這般甘為人梯、舍己為人的精神,讓他在普通老百姓心中成為一位受人尊敬的“布衣教授”。

但人有生老病死,再亮的火焰也有熄滅的一刻。

“乞丐縣長”何家慶:吃豬食、流浪3萬公裡,卻讓數萬人脫貧緻富

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

2019年,70歲的何家慶在一次基層考察中突然暈倒。

當送到醫院經過檢查後,不幸被确診為癌症晚期。

他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了,但并沒有消極度日,反而一直堅持工作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隻希望能發揮自己最大的價值。

“乞丐縣長”何家慶:吃豬食、流浪3萬公裡,卻讓數萬人脫貧緻富

最終,病床上的他在彌留之際,表達了願意捐獻眼角膜的遺願後安然離世。

他的捐獻成功幫助兩名大山深處的窮困學子重見光明。

“乞丐縣長”何家慶:吃豬食、流浪3萬公裡,卻讓數萬人脫貧緻富

他用一生踐行“學以緻用、行而不息”的人生信條,用心血和生命诠釋了什麼是無私奉獻。

這樣的現代楷模一定會被世人所銘記,他那份赤子之心和大愛精神也必将薪火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