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張仲景的一方保健秘方,它能夠溫養脾胃、補充虛損,增強身體的氣血循環,讓我們的身體充滿活力。
當我們的脾胃保持健康時,整個身體也會保持良好的狀态。但一旦脾胃虛弱,就會對身體造成不利影響。
為什麼會有“脾好命就好,脾虛命就虛”這樣的說法呢?這是因為中醫理論中認為脾胃是人體的後天之本。我們從出生開始,所攝取的營養和能量都依賴于脾胃的消化吸收。如果脾胃功能良好,我們就能夠充分吸收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和微量元素,進而保持身體的健康。
相反,一旦脾胃功能虛弱,就會導緻食物消化不良、營養不足,進而影響整個身體的健康狀況。
這也正是《黃帝内經》中所言的“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亡”。
張仲景在東漢末年行醫時,他觀察到許多人出現以下症狀:腹痛、寒冷感,而用溫暖的物品按摩或按壓會稍有緩解;全身乏力,食欲不振,不願活動;有時還伴有心慌、面色蒼白、便秘和腹瀉交替等等。
在那個時代,社會動蕩,人們的生活環境很差,醫療條件也不理想。一般情況下,如果病人達到這種程度,沒有及時接受有效治療,很難存活下去。
是以,張仲景創制了一種保護脾胃健康、延年益壽的方劑,名為小建中湯。其中,“建中”一詞意味着增強人體核心的健康狀态,而人體的核心即指脾胃。通過溫養脾胃、調和陰陽,他挽救了許多人的生命。
盡管我們現在的生活條件變好了,但很多人仍然有過度飲食、暴飲暴食、食用冰鎮飲料和辛辣食物的習慣。這些習慣不斷損傷我們的脾胃功能,導緻脾胃虛弱。是以,小建中湯在臨床上廣泛應用,可以滋養脾胃。此外,它還制成了中成藥,名為小建中顆粒。
小建中湯的藥材組成包括:芍藥、桂枝、甘草、大棗、生姜和饴糖。
首先是芍藥,它能夠補血養陰,柔肝止痛。脾胃虛弱會影響全身的氣血生成,導緻陰血不足。是以,我們需要補充血液,保持陰血不足。芍藥能夠起到這樣的作用。
接下來是桂枝,它具有溫陽散寒的作用。脾胃虛寒會導緻食欲不振、寒冷感和腹痛等症狀。桂枝可以溫暖脾胃,促進消化吸收,改善寒冷症狀。
甘草是一種常見的中藥,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它能夠提升脾胃的消化功能,增加食欲,同時還具有一定的抗炎和抗潰瘍的效果。
大棗在中醫中被廣泛用于調理脾胃。它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的作用。大棗能夠增強脾胃的功能,補充氣血,改善全身乏力和心慌等症狀。
生姜是一種常見的調味品,但在中醫中也被廣泛應用。它具有溫中散寒、促進消化的作用。生姜可以溫暖脾胃,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
最後是饴糖,它是一種粘稠的糖漿,具有潤肺止咳的功效。在小建中湯中,饴糖主要起到調和藥味、增加口感的作用。
綜上所述,小建中湯是一方溫養脾胃的保健秘方,它通過補血養陰、溫陽散寒、健脾和胃的藥材組合,可以改善脾胃虛弱引起的各種不适症狀。
如果我們能合理飲食、避免過度負荷脾胃,同時适當運動、保持心情舒暢,那麼我們的脾胃就能保持健康,我們的身體也會感到更加有活力和健康。
溫馨提醒:具體用藥事宜,請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