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對比分析報告:ChatGPT和文心一言

2023年,是AI大模型快速發展的一年,自上線起就受到了使用者的喜愛。而文心一言是國内的第一個對标ChatGPT而研發的AI産品。本文将對比這二者的差異,以及提出更好的發展方向。
對比分析報告:ChatGPT和文心一言

一、目的和背景

1. 目的

ChatGPT是近年來十分火爆的一個ai智能大模型,自上線之初就受到全球使用者的喜愛和追捧,文心一言是國内第一個對标ChatGPT而研發的ai産品,本文的目的旨在分析兩款國内外ai大模型的異同,以及提出更好的發展方向。

2. 背景

Ai一直以來都是備受關注的科技熱點,在近年來已經漸漸滲透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ai提高生産力早已不是空頭口号,ai已經具體應用到智能醫療,機器人,智能安防等多重領域,在ai聊天這一塊細分領域,從上世紀末到如今,從Jabberwacky到siri再到ChatGPT,文心一言,訊飛星火等等,ai一直在以出乎意料的速度發展着,并切切實實地便利和造福着我們的日常生活。

這篇對比分析報告不僅能夠幫助一些尚不了解ai的朋友們對ai有一個初步的認知,也能更直覺地了解到國内外ai的發展情況,并且更加清晰國産科技的發展速度。

二、對比對象描述

對比對象分别是:ChatGPT 文心一言

1. ChatGPT

ChatGPT是由美國一家名為openai的人工智能研究機構開發的ai産品。

OpenAI創立于2015年,緻力于研究和開發更加先進、智能的人工智能技術,以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在成立以來,OpenAI已經在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機器人技術等領域取得了多項成果。

2022年11月30日,OpenAI推出的一款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的自然語言處理工具——ChatGPT。

ChatGPT的定位是提供一個靈活而強大的工具,能夠在各種語言任務中執行,為使用者提供廣泛的自然語言處理支援。

2. 文心一言

文心一言系百度公司旗下對标ChatGPT研發的國産ai 應用。

百度(Nasdaq簡稱:BIDU)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尋引擎,創立于2000年,早年的百度依靠提供搜尋引擎服務發家的。随着使用者需求的不斷增長和技術的不斷提升,百度逐漸拓展到其他賽道,百度于2012年正式投身于ai領域。

百度浏覽器在23年3月搭載了文言一心的功能,經過5個月的試水,在2023年8月31日 ,文言一心正式進入應用市場對使用者開放。

文心一言的産品定位是治愈系智能産品,以聲音和科技為媒介,為人們提供溫暖治愈和關懷。

百度成立于2000年,并于2012投身于ai領域的,openai成立于2015年主攻ai領域。Openai存在時間并不算太久,但作為一家ai的專門機構,在技術層面無疑會比百度更進一步,但百度作為老牌網際網路公司,在資源和技術方面也具有不可小噓的實力和資本,與其說是文心一言與ChatGPT的産品競争,更不如說是一場網際網路老牌與新秀的對決。

三、對比次元

接下來,我将從以下兩個大次元對比分析文言一心以及ChatGPT:

1. 使用者體驗

(1)使用者情感

使用者情感是ai無法避免需要用來判定是否智能的一個标準,當然ai是無法真實地與人類共情,但是在面對人類的情感傾訴和情感需求的時候,ai能否正确處理将影響使用者體驗和互動效果。

在ChatGPT和文心一言的使用中,我分别對兩個ai進行了代表不同情緒的同樣提問:

對比分析報告:ChatGPT和文心一言
對比分析報告:ChatGPT和文心一言
對比分析報告:ChatGPT和文心一言
對比分析報告:ChatGPT和文心一言
對比分析報告:ChatGPT和文心一言
對比分析報告:ChatGPT和文心一言
對比分析報告:ChatGPT和文心一言
對比分析報告:ChatGPT和文心一言

從以上使用案例可以看出,無論對于正面還是負面情緒,ChatGPT和文心一言都能把握使用者情緒和使用者共情,做出或安慰或鼓勵的回應。

在對比同樣問題下文心一言和ChatGPT的不同回答,ChatGPT會提出具體的解決方式和建議,也一直是采用分點式的回答方式,能夠比較勾起使用者的閱讀欲望,但是對于使用者來說,表達正面情緒的時候可能并不需要建議和幫助,而是需要得到一個單純積極的回報,例如,表揚我,肯定我,鼓勵我;

而文心一言的回答則比較籠統,更加偏口語化平常化,比較不那麼讓使用者有很強的閱讀興趣,當然文心一言的回應其實是更貼近人類之間的對話的,更加拟人,但是作為ai來說,提供建議和幫助是更重要的,在這一重标準來看,文心一言的回答不免顯得有些“敷衍”。

可見ChatGPT和文心一言在語言風格和處理邏輯上是有較大的差異,ChatGPT的回答兼具程式化和人文關懷,而文言一心雖然更加貼近自然地溝通交流,但是在對比中這一塊的表現稍弱。

另外,我需要提到,在文心一言和ChatGPT的使用中,都出現過回複錯誤,背景不穩定的情況.

(2)語言風格

在我之前的使用過程中,我就明顯感覺到兩款ai在語言風格上的差異,接下來我将通過兩個問答的例子來向讀者闡述;

對比分析報告:ChatGPT和文心一言
對比分析報告:ChatGPT和文心一言
對比分析報告:ChatGPT和文心一言
對比分析報告:ChatGPT和文心一言

我展示的兩個問題分别是“你有什麼願望”和“你覺得我是一個什麼人”,兩個問題都是發散性比較強,回答面比較廣泛的問題,但是這個問題卻很鮮明的反映了兩款ai語言風格的差異:

ChatGPT的回答比較闆正,因為他是ai,說不出他是對還是錯,但是使用者卻能因為這兩句話很明顯地感覺自己是在和一個智能機器交流;反觀文心一言,在語言的修飾上更加精細,表達方式也更委婉溫柔,更具有正常交流的彈性。

對比分析報告:ChatGPT和文心一言
對比分析報告:ChatGPT和文心一言

當然,這些差異有一部分原因來自于開發環境的不同,文心一言系國産ai,在語言表達和溝通交流這一塊更加貼近國人的語言習慣。

文心一言在開發時就更加側重與人交流的和諧,把文心一言放在使用者朋友身份之上,而ChatGPT似乎更加關注能否高效了解和解決問題的方面,在人性化這一方面有所欠缺。

其實從兩款産品定位就可以看出,文心一言主打人文關懷路線,旨在為人們提供一個傾聽者和分享者的功能,而ChatGPT旨在幫助人們解決實際問題,注重效率和功能,由于産品定位的差異,文心一言和ChatGPT的語言風格也會呈現出巨大的差異化。

2. 版本差異

文心一言和ChatGPT都有着免費版和付費版,文心一言的付費功能定價為59.9元,連續包月為49.9元,ChatGPT定價折合人民币為140元每月,這樣對比來看,文心一言的價格要更“親民”一些。

兩款應用都能通過充值獲得更多功能,但是我并沒有充值,是以并沒有打算細講付費版的,我們主要從免費版來分析,

兩款的免費版版本号都為3.5,基礎功能都大差不差,但是值得一提的是GPT3.5并沒有繪圖功能,但是文心一言可以繪圖,雖然文心一言的免費版繪圖功能比較一般,但是對于選擇免費版的使用者來說,可謂是一種驚喜。

免費版适用于個人使用者和小型項目,無使用限制。而付費版則提供了更進階的功能和服務體驗,以及更廣泛的使用場景。當然,免費版和付費版都有共同的特點。它們都基于相同的技術架構,都可以生成流暢、連貫的對話回答。無論選擇哪個版本,使用者都可以獲得一個強大的對話生成工具,用于滿足自己的個人需求或商業需求。

四、資料收集和對比

我将通過使用者數量的分析來比較ChatGPT和文心一言。

1. 使用者數量

根據openai公布的最新資料顯示,ChatGPT的使用者已超17億;百度的最新資料顯示,使用者數量已達7000萬。

對比分析報告:ChatGPT和文心一言

就目前的資料看來,ChatGPT和文心一言的使用者數量是一個誇張的對比,我認為造成資料差異有以下幾點原因:

1)目标市場差異

ChatGPT和文心一言都未公布國内外使用者的占比,但是從ChatGPT美國網際網路使用者使用率達百分之五十九這一資料反推,我們可以明确ChatGPT至少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使用者來自全球其他國家,而文心一言的市場目前應該面向國内市場,國際化市場并沒有被充分開拓。

2)開拓山頭

ChatGPT和文心一言的上線時間相距近一年,并且在文心一言的同時期還有數個ai應用拔地而起,例如訊飛星火,彩雲小夢等,ChatGPT屬于開拓新賽道裡的領跑者,早在這段時間裡提前搶占使用者心智,提高使用者留存,積累使用者。

3)搶占使用者心智

國内崛起的數款ai應用,大部分是對标ChatGPT而開發出來的競品,其中也包括文心一言,對于使用者而言,ChatGPT已經成為類似于“開山鼻祖”的存在,而後序開發的想要分一杯羹的應用們不可避免地被先入為主地扣以“仿品”的帽子,而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國産ai是很難從ChatGPT那裡搶占到使用者的。

4)技術差距

文心一言和ChatGPT還是有一段較大的差距的,技術層面不多贅述,但是也是影響使用者選擇的一大重要因素。

五、結論和建議

通過以上四點的對比分析,包括應用的實際使用,背景分析,資料分析等,我提煉出的結論是:國産ai仍然任重道遠。

國産ai有很多後起之秀,文心一言并且不止文心一言其功能和算力已經位于全國乃至世界前列,但是在市場占有率中始終處于弱勢的地位。

而對這些情況,我的建議是:

1. 加速國内市場的開拓,面向全球領域

大陸網際網路使用者基數龐大,國内市場的開拓勢在必得,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讓文心一言走向世界面向國際。Ai已是大勢之趨,需要乘着這股風浪勇敢地闖向世界,

2. 提高ai算力,突破技術限制

文心一言與ChatGPT的最大差距其實就是來自于技術層面的,國産人工智能雖然近年來發展迅速,但是總歸根基不牢,與國外的技術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是以技術創新和實作技術獨立迫在眉睫。

最後的最後,祝願全球人工智能行業發展越來越好,國産ai能夠蒸蒸日上,共同造福人類。

本文由@幹飯要用瓢 原創釋出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定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平台僅提供資訊存儲空間服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