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濟公圓寂前留下一首禅詩,24個字,點醒無數人

作者:不知名故事搬運工

破鞋爛帽,袈裟搖曳,濟公的模樣映入眼簾。世人笑他,他卻笑世,一把破扇舞乾坤。

和很多影視劇虛構的人物形象不同的是,濟公其實是曆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他就是南宋的道濟禅師,俗家名字叫李修緣。

李修緣,出身于浙江台州一個世代為官的富貴之家。他是父母的晚年之子,自幼便受盡寵愛。在琴棋書畫的熏陶下,他展現出了非凡的才華。更令人驚歎的是,他還選修了醫術,這使得他在醫學領域也有着獨到的見解。

濟公圓寂前留下一首禅詩,24個字,點醒無數人

來百度APP暢享高清圖檔

李修緣,出身于浙江台州一個世代為官的富貴之家。他是父母的晚年之子,自幼便受盡寵愛。在琴棋書畫的熏陶下,他展現出了非凡的才華。更令人驚歎的是,他還選修了醫術,這使得他在醫學領域也有着獨到的見解。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李家突遭變故。在經曆了家庭的巨大變故後,李修緣選擇在國清寺、靈隐寺、淨慈寺等地出家修行,并取名道濟。

濟公圓寂前留下一首禅詩,24個字,點醒無數人

道濟和尚雖然身在佛門,但他與那些隻懂得吃齋念佛的和尚截然不同。他以一種獨特的方式诠釋着佛法的真谛,讓人們看到了一個不拘一格的僧人形象。

他,不守佛門清規,厭倦坐禅,疏離經文,對酒肉情有獨鐘,其舉止有如癡如狂。于是,世人贈其名曰“濟颠”。

濟公圓寂前留下一首禅詩,24個字,點醒無數人

對此道濟确實有一番獨到的見解:“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然而,在這放蕩不羁的外表下,花和尚道濟卻常常在市井之中施行救死扶傷、劫富濟貧、打抱不平的義舉。

他,扶危濟困,除暴安良,揚善懲惡,在人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被譽為“濟公活佛”。這尊活佛,一手持破扇,一手撫念珠,腳擱于酒缸之上,形象獨特。在杭州靈隐寺中,道濟禅師殿屹立不倒,那佛像便是他的象征。

每當香客們來到這裡,都會感慨于他的美德,感念他的恩澤。他的形象,早已超越了凡塵,成為了人們心中的神聖存在。

濟公圓寂前留下一首禅詩,24個字,點醒無數人

根據《濟颠道濟禅師語錄》的記載,南宋嘉定二年(1209年)五月十六日,濟公突然對衆人說道:“今日我将歸去。”然後他便找來剃頭匠,燒好洗澡水,剃頭沐浴後,換上潔淨的衣服和僧鞋,端坐在禅椅上,靜待生命的盡頭。

在此之前,他簡短地回顧了自己短暫而充實的一生,并滿懷感慨地寫下了《辭世偈》。

六十年來狼藉,東壁打到西壁。

如今收拾歸來,依舊水連天碧。

他在詩中述說,自己在這紛繁塵世中曆經六十載風雨,心懷壯志,渴望功成名就。然而,一生忙碌,臨終回首,方覺那山川依舊,水色如初,仿佛初次遇見。

原來,我們苦苦追尋的境界,夢想中的巅峰,往往不在遠方,而就在我們每日生活的土地上,這便是活在當下的真谛。

濟公圓寂前留下一首禅詩,24個字,點醒無數人

過去已逝,無法挽回;未來難測,不可強求。唯有當下,屬于我們,也是我們最真實的需要。領悟過去的無法挽回,明了未來的可以追尋,把握住現在,不留遺憾。

就如同他詩中所寫,我們每個人自出生起便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我們不應隻為名利而活,更不應為他人的眼光而活。無論貧富,都有各自的生活方式。

有錢有錢的活法,沒錢有沒錢的活法,總之你來人間一趟,要多曬曬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