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彙豐銀行下鄉記

彙豐銀行下鄉記

彙豐銀行下鄉記

出品 | 财銀社

文章 | 翠花

編輯 | 五七

2007年冬天,地處南北方交界處的湖北随州,發生了一場罕見的暴雪,養殖場場主劉光成面對無情的雪災已無力應對。

用他的話說,養了20多年雞,建養殖場6年,最初的5年都是到農信社貸款,有的時候多點,有時少一些,滾動地貸。可是到了2007年,農信社清理出的壞債、爛賬比較多,于是,貸款一到期,就要求農戶們償還,并且不再房貸。

從那時起到2008年3月,他便再也沒有貸到過款,隻能向供應鍊上遊欠款,但正由于是欠款所購買,是以無論是飼料和雞苗的品質也随之下降,使其利潤直線下滑50%。

這一年的大雪,造成了養雞大棚的水管道全部凍裂,同時大雪封路,用來保溫的煤也未能及時運到,劉光成的近5萬隻雞全部遭了殃,虧損高達50萬元。

就在他一籌莫展的時候,随州發生兩件影響至今的金融業變動。

2007年8月,陳孝華就任随州銀監分局局長,他給随州制定了2008-2010的三年發展規劃。而另一件大事則發生在12月13日,湖北随州曾都彙豐村鎮銀行開業。

2007年4月,當彙豐村鎮銀行業務總監李惠乾第一次踏上随州的土地時,便被這裡的景象所震驚,看到這裡經濟發達的程度不亞于當年的武漢時,他們便悄然行動,在當地政府不知情的情況下,安排了兩次集體的調研活動。

李惠乾回憶到:随州是一個比較有趣的地方,有一個比較外向型的經濟,而且産業多元化,不會有集中的風險。另外,香港港很多企業的供應商都在這裡,他們的業務都通過彙豐的網絡。是以我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有當地的金融人士認為,彙豐是希望通過随州這個試點,逐漸占領中國的農村金融市場,是否盈利倒在其次。

剛剛就任的陳孝華給彙豐提出了建議,作為村鎮銀行,選址要在市區裡,因為做業務來講,還是希望銀行有利可圖。真正的設在村鎮,不太可能盈利。

彙豐村鎮銀行的成立,也成為了首家外資建立村鎮銀行,他牽動了當地從金融業到中小企業再到三農産業方方面面的神經。

在陳孝華提出的三年發展規劃中,監管部門與随州所有的金融機構就存款、貸款、經濟案件、中間業務、利潤、不良貸款等名額均簽訂了年度目标責任協定。

銀監局和市政府也阻止了幾次銀企對接的座談會,給小企業做教育訓練,同時讓銀行推薦自己的産品和服務。市政府更是出台了刺激銀行放貸的獎勵政策:貸款達到一定标準的任何金融機構都可以獲得政府獎勵。

陳孝華也說到做到,在任職的兩年時間裡,共為這些金融機構發放獎金達到20多萬。

彙豐銀行下鄉記

2007年,出生于随州三裡崗鎮的劉銀水創立的三友(随州)商品公司正式投産,在回憶起自己創業初期找銀行貸款的窘境時,劉銀水不禁悄然淚下:我們那個時候也去找過銀行,被非常婉轉地拒絕了。農行給我的支援力度大一些。我記得很清楚,那是2008年3月20号,是我必須要借到款的最後期限,當時我賬上是赤字,結果農行在19号把2000萬元貸到了我的賬上。

現在,我需要的所有的融資産品隻要農行有的話,我就在農行做,基本上不會在其他銀行做。2008年的銷售收入是4.2億,出口規模在5260萬美金(90%出口,10%内銷)。

今年,我們準備至少增長20%,将銷售收入做到5個億以上,出口規模達到6500萬-7000萬美金。以前銀行可以選擇我,現在,很多銀行都要介入,但我發展得比較穩定,我也有權利可以選擇銀行,一樣的道理呀。 

當時正好彙豐進來了,我們不停地探讨,最後達成了“公司+農戶”的模式,即我的上遊農戶從彙豐貸款,我們公司給他們做擔保。

不僅是種植業,随州大量養殖業的企業也得益于這一模式。前文所講的北郊養殖場場主劉光成是另一家名為“新欣”的農業公司的上遊。通過新欣的擔保,他在2008年3月獲得彙豐的40萬元貸款。

到2008年底,他一個人賺到的淨利潤是20-30萬,還發給雇用的養殖戶每家4萬元左右的工資。他還表示,如果不是2008年那場大雪的影響,正常的一年淨利潤應該在50萬元左右。2009年3月,劉光成又跟彙豐的村鎮銀行提出申請,這一次要貸60萬元。

上一筆貸款劉光成分了三次還清,利息則是彙豐每個月從其賬戶上扣除,至于扣了多少,他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頭說“我也搞不清楚”。

在随州260萬的人口中,農戶占比超過70%,這些農戶種植和養殖的産品又直接成為當地鄉鎮企業的貨源,僅香菇、木耳等領域就使30萬農戶受益。據随州當地的一些企業介紹,彙豐銀行進來後,很多商業銀行都在學“公司+農戶”的模式,包括農信社也在學。

為了更好是适應當地的經商環境,彙豐在随州發展出了一些新的擔保方式。

比如當地一家生産蜂蜜的企業,彙豐要求它提供存貨做抵押,通過每個月去檢視其存貨,以判定其經營是否正常。另一個案例是當地一家名為“順泰”的連鎖超市,它在每個鎮都有分店,春節前,彙豐采用透支的方式給其提供了100萬元資金。同時,用它的十幾輛貨車做了擔保。春節之後,該超市每天的營業收入都存到彙豐的賬戶上。到次年2月,款項全部還清,裡面還有存款餘額80萬元。

從某種意義上講,彙豐的到來就像一個試驗品,隻有它成功了,更多的新型金融機構、甚至更多的外資銀行才會進來,進而促進當地的企業發展以及帶動外地更多的大企業投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