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今年,動物朋友辛苦了!

作者:崆峒融媒

“拒絕動物表演,但拒絕不了動物硬要表演。”

今年,人類都跑出來撒歡了,動物“網紅”們也紛紛登場,成為另類的“顯眼包”。

傳統的動物明星大熊貓,今年仍舊“熊才濟濟”。

成都的“頂流”“和花”憑着三角身材和出衆美貌,在一衆同行中脫穎而出,成為“全世界最好認的大熊貓”;北京的“萌蘭”有個不羁的靈魂,當其他熊貓沉迷幹筍時,它爬樹、挖道地、仰卧起坐、練習一字馬,在兩年前的“越獄”事件中一“逃”成名,人稱“西直門三太子”。

今年,動物朋友辛苦了!

無獎問答之“看背影識大熊貓”:猜猜誰是和花?

不少新興網紅也強勢登場。

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的“漕幫”猴子,憑着“水上漂”的本事,一舉進入人們視野;

今年,動物朋友辛苦了!

網傳流浪猴“水上漂”畫面

水豚化名“卡皮巴拉”,以“被其他動物踩在身上也波瀾不驚”的精神狀态,成為“情緒穩定”的代名詞,作為動物界IP新寵,“水豚”在某短視訊平台上播放量達16.4億次。

今年,動物朋友辛苦了!

别看動物界“争奇鬥豔”,看着熱鬧,其實背後的故事更值得細品。

今年,動物朋友辛苦了!

哈基米,可愛就夠了?

年初,各媒體轉發“老馬走了”,人們紛紛提問“老馬是誰?”直到看見紅山森林動物園的訃告,才認識了這位陪伴一代80後南京孩子長大的馬來熊;年末,故宮的“禦前帶膘侍衛”貓們集體巡邏,讓圍觀人類被萌到“犯迷糊”。

今年,動物朋友辛苦了!

故宮小貓?此乃“帶膘侍衛”

當然,出道的可不隻這些“體制内”的動物網紅,不少野生網紅們也憑借着機緣巧合出圈了。比如:

峨眉山的猴子在網紅圈可謂“臭名昭著”。從搶零食、飲料、水果,到撓人、掀裙子、騎腦袋……多年來,可謂“斑斑劣迹”。于是今年,當看到景區“人猴分離”政策以及“硬茬”人類與猴“互毆”後,人們隻覺得解氣:“峨眉山猴子,你們的好日子要到頭了!”

今年,動物朋友辛苦了!

峨嵋山的猴子

在青海,一頭可可西裡的野狼也成功殺入“網紅圈”。由于一直被過路的遊客和司機投喂,體态逐漸發胖,肉眼可見“圓潤”起來。判若兩狼的前後對比照,讓人們感慨:發胖後,連狼都“慈眉善目”了。

今年,動物朋友辛苦了!

有些動物實在太火了,以至于人類都要蹭它們的流量了。

比如走街串巷的“賣崽青蛙”,可憐巴巴地賣着小青蛙氣球玩具;進化千萬年的人類突然“返祖”,高呼“嗎喽的命也是命”;在上海迪士尼樂園,玲娜貝兒出道兩年熱度不減,“川沙妲己”屢上熱搜。

今年,動物朋友辛苦了!

“嗎喽”是來自兩廣地區的方言,意為“猴子”

不隻如此,《中國奇譚》熱映後,心懷“浪浪山”的“小豬妖”遍地;創造力豐沛的年輕人盯上吃剩芒果核,創造了高顔值、毛茸茸的“芒狗”新物種;自辦公室孵化出“職場水母”後,引不少打勞工效仿,主打反應慢、小透明、無腦但有毒……

今年,動物朋友辛苦了!

四步養出芒果寵物 :①芒果去皮,吃掉芒果肉;②用水清洗芒果,用牙刷去掉殘餘的果肉;③用吹風機吹幹芒果核;④放在通風的地方晾曬幾天。

似乎隻要套上了動物的殼子,人們更能放飛自我,真假并不重要。正如今年一度流行的“哈基米”,明明是“蜂蜜水”的日文音譯,但憑着洗腦旋律和可愛語調,迅速成為小貓代稱并泛指一切可愛動物。

說到底,一些動物網紅大火背後,多是人類感情的投射。

今年,動物朋友辛苦了!

動物與人的距離越來越近了

不僅網上“動物”多,人們身邊的動物也越來越多。

不少動物直接“登堂入室”,在上千萬人類家庭裡擁有了“寵物”甚至“家人”的地位。資料顯示,從2010年至2020年,中國寵物數量從0.59億隻猛增至1.89億隻。《2023中國寵物行業發展報告》統計,今年大陸寵物數量将增至近2億隻。

城市流浪動物也在增加。行業估算,大陸因遺棄寵物、無序繁殖等原因産生的流浪動物已達數千萬隻,除常見的貓、狗外,還有蟒蛇、巴西龜、鳄魚、鳄雀鳝等異寵。

今年,動物朋友辛苦了!

野生動物陸續進城,不少還都是國家級保護動物。比如廣州的“小鳥合唱團”裡,有“主唱”紅耳鹎和白頭鹎,“伴唱”遠東山雀和暗綠繡眼鳥;上海的貉會躲在居民樓的通風口或廢棄下水道,等燒烤攤收攤後撿地上的烤雞骨頭;遛狗的公園裡,灌木叢間可能藏着松鼠和黃鼠狼,野豬時不時在街頭出現,猴子還會到人家裡“串門”。

今年,動物朋友辛苦了!

貉,中國上海居民區内野生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随着城市裡“動物”鄰居越來越多,被人類撞見幾回也很正常。比如今年5月,生性膽小的黃猄熟練地跑過廣州白雲山的一戶院落;11月,一隻豹貓闖入了北京的居民社群;上海人對貉早已見怪不怪,根據今年底的“貉口普查”,200多個小區或藏有“一丘之貉”。

今年,動物朋友辛苦了!

今年11月,在房山城關北裡社群發現的豹貓(圖源:北京日報)

在人們看不見的地方,野生動物們也在自由生長。

在大興安嶺,30多種新品種鳥出現在監控上,野生東北虎的蹤迹時隔50多年後重制;在青藏高原,曾經蹲點幾天都見不到高海拔“社恐”雪豹們,變得容易“偶遇”了,屢屢上影院大銀幕;在長江流域,江豚的數量第一次變多了……

今年,動物朋友辛苦了!

東北虎影像資料

随着生态環境改善,人們和動物的距離也不斷拉近。

今年,動物朋友辛苦了!

動物朋友們,辛苦了

其實,與其說是動物們走進了人們的視野和生活,不如說,動物們回到了本就屬于它們的地方。

千百萬年前,大地沒有城市,當人類的祖先拿着石頭和木棍在山間林地奔跑時,動物們也在各安其所、自得其樂。直到百年來,工業化和城市化不斷擴大了人類的生存空間,動物們要麼離開、要麼退居“二線”。

通勤的列車上,人與人摩肩擦踵,尚且有三分火氣。如今,在擁擠而有限的城市空間,動物們的不斷“進駐”,讓人與動物的沖突也不斷發生。

今年10月,成都崇州的狗傷人事件引全國關注。此後,各地嚴管養犬牽繩,或是發倡議書、或是設巡邏隊,高強度執法的同時也出現“撲殺流浪狗”的争議,養寵物的人和不養寵物的人,對城市動物的态度截然不同。

且不說養寵物已成為普遍現象,即便不養寵物,人類也無法把野生動物從城市趕走。人與動物共存,是必然的結果。

和動物“同居”,從來不是“童話公主唱唱歌就行”的簡單事情。流浪貓的發情期尖叫,夏季多發的動物襲人,攜帶的病毒、細菌和寄生蟲……給人類帶來的是切切實實的風險;同時,城市高壓線、塑膠袋、高速路,滅殺鼠蟻的毒物以及人類的投喂,也會讓動物陷入危險。

今年,動物朋友辛苦了!

人與人一起生活,要用法律、道德彼此限制。當人與動物一起生活,同樣要遵守自然的法則。比如,保持距離、互不幹擾,便是大自然賦予的生存智慧。

生命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更可愛的外表、避開人群的路線、用廚餘垃圾當新食譜……即便城市最初是為人類而設,動物們也在努力“城市化”。

今年,動物朋友辛苦了!

在貴州,猕猴進城逛公園

人類自然也要跟上。完善且統一的寵物飼養制度,嚴密的城市動物管理,正确對待動物的科學理念,都是人們能做且要做的。

在不少發達國家、地區,人們會防備浣熊進家偷東西,開車要小心野鹿穿行,進而誕生了相應的法律和商業保險來應對它們。如今,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也陸續完善和出台相關規範。

這是人與動物共同生活的大地,人要努力,動物們也在适應。

動物朋友們,你們辛苦了。

來源:央視網

編輯:楊利娅

責編:牛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