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歐基金:響應行業高品質發展要求 打造專業化、工業化、數智化的現代投研體系

近日,中歐基金以“看見”為主題在上海舉辦了2024年投資政策會,這也是中歐基金連續第三年聚焦“看見”主題,輸出專業洞見。在本次投資政策會上,公司董事長窦玉明、權益投資決策委員會主席周蔚文、固收投資決策委員會主席邵凱攜手投研團隊和中歐财富亮相,不僅分享了對于2024年宏觀經濟展望及各類資産投資政策,也對如何打造專業化、工業化、數智化的現代投研體系給出了中歐基金的思考答案。

在開場演講環節,窦玉明表示中歐基金仍将聚焦主動投資,做好長期業績。“為了更好滿足客戶越來越多元的投資需求,中歐基金未來将在‘1+1+N’的産品線上持續加大資源投入,提升核心投研能力,積極響應行業高品質發展的要求。目前,公司已建構了‘1+1+N’的多元産品線——其中,第一個‘1’是指‘立足權益’;第二個‘1’是指‘強化固收’;在‘N’裡面,中歐基金目前正在做的是更新多資産和量化投資,同時孵化更多元産品線。”

如何提供更高品質的産品和服務?窦玉明指出,一方面,公司投研團隊将持續做好“4P(團隊、理念、流程、平台)+1C(文化)”的投研體系建設,對标全球頂尖資産管理公司,不斷疊代更新,建立專業化、工業化、數智化的現代投研體系;另一方面,除了産品陪伴服務外,中歐财富還在通過賬戶陪伴、财富診斷、政策定制、專家響應等環節更新基于客戶資産配置需求的投資顧問服務。

在随後的主題演講及圓桌讨論環節,中歐基金投研團隊和中歐财富分享了打造專業化、工業化、數智化現代投研體系的具體實踐經驗。

專業化:錨定長期價值 專業分工做好主動投資

中歐基金權益投決會主席周蔚文在主題演講中認為,随着A股市場機構投資者占比提升,上市公司數量增多,市場短期定價已較為有效,擷取主動投資收益的難度越來越高,但從中長期來看,由于市場波動加大,好公司往往會被錯誤定價,通過認知領先的專業洞見,預測到未來非線性變化的公司經營拐點,主動投資仍然能擷取可觀的超額收益回報。

據周蔚文介紹,中歐基金擁有超過90人的主動權益投研團隊,其中包括29位平均從業年限超13年的主動權益基金經理以及研究領域覆寫全行業的權益研究團隊和提供内外部各類資料支援的基礎研究及投資支援團隊(資料來源:中歐基金整理,資料截至2023.11.30),目前已形成了資深老将為引領,中生代和新生代不斷湧現的完整專業人才梯隊。

在權益圓桌環節,李帥、羅佳明和成雨軒三位中生代權益基金經理在回顧2023年投資得失的同時,分别從專業視角展望了2024年的投資機會。他們認為,在當下投資信心比較弱的時點,重塑信心至關重要,中國有一批優秀和勤奮的企業家,所管理的企業能夠在穿越周期的同時,保持比較好的競争力。在目前估值比較低的時候,也給三位基金經理提供了在科技創新、制造業出海以及大消費領域精挑細選一些好公司的契機。

本次政策會也是中歐基金固定收益投資決策委員會主席邵凱加盟後的第一次亮相。在政策會上,這位2000年就進入公募基金行業的固收投資老将,從長周期、中周期和短周期等不同周期視角,分析了影響2024年債券市場走勢的核心驅動因素。“長周期視角下,重點關注人口變化和全球供應鍊體系的重構;中周期視角下,地産和财政擴張是關鍵影響因素;而在短周期視角下,重點關注海内外貨币政策和流動性。” 邵凱總結道,2024年債券市場風險相對有限,但投資難度也會比較大,主要展現在海外高利率環境帶來的利差壓力、以及國内對資金空轉的治理訴求等因素對國内貨币政策的自主空間和流動性環境的影響。是以,他認為投資上需要固收投研團隊依靠專業能力,更積極主動關注和把握在财政擴張擾動下長端利率可能上調以後的配置和交易性機會。

工業化:打造系統化投資流程 提供目标明确、風格清晰的解決方案

本次政策會專門設定了多資産及解決方案的圓桌讨論環節,團隊成員黃華、華李成和許文星分享了從單一基金經理的“手工作坊”模式轉向到多基金經理的“工業化”生産模式轉變的實踐經驗。

中歐基金多資産及解決方案團隊負責人黃華表示,近年來國内外宏觀環境日益複雜多變,多資産及解決方案團隊将依托“專業化、工業化、數智化”的投研平台,打造系統化的投資運作流程,力争實作投資收益的可解釋、可複制、可持續。“我們希望能夠為投資者提供一種‘目标明确、風格清晰的資産配置解決方案’,就像燈塔一樣始終在黑夜裡為船隻指引方向,陪伴和守護投資者。”

黃華介紹道中歐多資産及解決方案團隊所嘗試的,不僅是在生産模式上的“工業化”,也是産品形态上“解決方案化”。“從強調個人能力向團隊協作緻勝轉型,在明确投資目标的基礎上,通過資産配置、多元政策和風控歸因,獲得穩定、清晰的絕對收益,而并非一味追求高波動下的高收益。”

據了解,中歐多資産及解決方案團隊中,既有擅長大類資産配置的基金經理華李成,也有把握權益投資政策的基金經理許文星,還有關注政策開發和資産配置平台搭建的張學明以及專注風控和績效歸因的投資經理向藹旭。黃華比喻道,“希望每個人專注于自己專業的細分領域,通過團隊協作,以目标為導向,從風險出發,築起一座居民财富管理的‘燈塔’。”

數智化:科技與資料賦能 提高投研決策品質和速度

今年以來,随着AI技術日新月異,科技的力量也在不斷賦能投資。在本次政策會上,中歐基金量化投資團隊負責人曲徑和中歐财富總經理鄭焰分别分享了數智化應用于投資端和投顧端的具體案例。

中歐基金量化投資團隊負責人曲徑介紹,對于量化投資來講,中歐基金秉承以基本面邏輯為驅動,以各類資料賦能的投資方式,力争最大程度降低非理性因素幹擾,提高投資決策勝率。“從基本面的研究邏輯開始,我們通過另類資料、大自然語言模型提取各個行業基本面的深度資料,尋找行業内的獨特邏輯,并利用人工智能去建構量化模型,借力中歐基金IT投研平台的基礎支援,提升算力平台和建構高效資料庫,最終輸出更穩定、阿爾法更好的量化投資組合。”

政策會最後,中歐财富總經理鄭焰結合剛剛釋出的《試點四周年 基金投顧業務發展白皮書2023》,介紹了智能投顧對提升投資顧問服務的幫助。

白皮書顯示,面對低迷的市場環境,基金智能投顧在改善使用者投資體驗和優化投資行為上仍然發揮了積極的作用。鄭焰認為随着市場波動的加劇,使用者對基金投顧的服務價值也有了更加明确的期待。“通過大資料和智能化手段,中歐财富為每個人比對更适合的投顧服務,解決在資産配置、選擇基金、賬戶診斷等方面的難題,進而降低賬戶的波動性,收獲更加穩健的投資體驗。”

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以上内容僅供參考,不預示未來表現,也不作為任何投資建議。其中的觀點和預測僅代表當時觀點,今後可能發生改變。未經同意請勿引用或轉載。

更多内容請下載下傳21财經APP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