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3票贊成,安理會通過涉巴以局勢新決議,美俄投下棄權票

作者:路路觀察官方号

在當地時間22日,聯合國安理會再次就巴以沖突召開緊急會議,最終以13票贊成、0票反對和2票棄權的結果通過了一份決議草案,該決議要求“立即、安全和不受阻礙地向整個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平民直接提供大規模人道主義援助”,并“為持續停止敵對行動創造條件”。

13票贊成,安理會通過涉巴以局勢新決議,美俄投下棄權票

該草案由阿聯酋提出,需要說明的是,該草案最初内容并非如此,最初是要求巴以立刻停止敵對行動,即停火,同時還要求巴以雙方立刻無條件釋放所有人質,還有確定人道主義援助能夠不受限制地進入加沙地帶。并且這一決議是在當地時間18日就開始讨論了,但是就因為美方不斷反對當中的内容,并且要求修改,是以最終被拖到22日,才終于通過,并且,内容已經被改的面目全非。

但是能通過其中幾條總比什麼都不通過好,本月8日,安理會已經就巴以沖突進行過一次表決,當時的草案和本次的決議草案初版内容差不多,最後的投票結果是13票贊成,英國1票棄權,美國1票反對,因為一票否決權的緣故,最終沒有通過。

而這次的決議,内容幾經修改,美國總算是沒有反對了,不過美國也沒有贊成,而是選擇了棄權,理由是沒有譴責哈馬斯的内容。大家看看,這都什麼時候了?現在的巴以沖突,關鍵是哈馬斯嗎?不是,而是以色列的行為已經不受限制,且越來越瘋狂了!是以美方這個借口實在是有夠無聊的。

當然,美方自己也清楚,如此無聊的借口實在是無法構成其反對的充分條件,是以最後美方隻能夠選擇棄權。還有一個棄權方,是俄羅斯,此前美方曾反對過俄羅斯有關巴以沖突“停火行動”的修正案,考慮到本次決議的最終版本并沒有強行要求停火的内容,是以俄羅斯保留意見,選擇棄權,也不算奇怪。

總體而言,這次13國能夠統一戰線,相信也是美國放棄反抗,最終也沒敢反對的原因之一。畢竟因為以色列的所作所為,美國為其承受的國際壓力也非常大。頗為有趣的是,因為俄烏沖突已經幾乎勢不兩立的美俄,如今卻不約而同地投下棄權票,但是理由卻截然不同。

13票贊成,安理會通過涉巴以局勢新決議,美俄投下棄權票

那麼,通過了這份決議,以色列能夠被逼回談判桌、停止其暴行嗎?答案是恐怕不行。說到這裡,我們不難發現,這次獲得13票贊成,安理會得以通過的涉巴以局勢新決議,其最終版本是一份比較“溫和”的決議,除了要求人道主義援助必須立刻不受限制地進入加沙地帶以外,對于當下圍繞巴以局勢2個關鍵性問題——以色列不分軍民的持續打擊以及人質問題——其實都沒有提出什麼硬性要求,隻是頗為暧昧地表示為“為持續停止敵對行動創造條件”。

僅僅這樣的内容,是不足以限制以色列的。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根據近期的有關消息,以色列方面正拉上美國和卡達,試圖推動和哈馬斯的新一輪暫時停火。此前一直很抵觸暫時停火的以色列,為什麼突然開始尋求停火了?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以色列尋求暫時停火,主要是為了交換人質。不排除是因為此前以軍不分敵我,打死3名以色列人質,引起以色列國内的極大反響有關。不過或許是因為在11月底那次暫時停火當中,以色列的表現過于令人失望,和哈馬斯交換人質的同時,以色列卻又在不斷抓捕新的人質,如此缺乏誠意的行為引起了哈馬斯的極大不滿,是以對于本次以色列尋求暫時停火的要求,哈馬斯就交換人質,提出了新的要求,但以色列不答應,是以當下,這次暫時停火還未能達成。

總體而言,目前圍繞巴以沖突,局勢仍然非常嚴峻,安理會在美國的從中作梗之下,未能通過要求巴以立刻停火的決議。而以色列雖然自己正在尋求停火,但其卻沒有什麼太大誠意,以至于難以和哈馬斯達成共識。

基于這樣的局面,巴以沖突還是很令人擔心,最後還是中方出手破局了。在本次決議投票結束以後,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臨時代辦戴兵表示,對通過這項決議表示歡迎,但實作停火仍是壓倒一切的前提。中方願同安理會其他成員一道,繼續推動安理會及時采取進一步負責任、有意義的行動,繼續為早日平息加沙戰火、切實落實“兩國方案”、實作中東和平穩定作出不懈努力。

13票贊成,安理會通過涉巴以局勢新決議,美俄投下棄權票

可見,中方已經察覺到,這一決議并不足以解決巴以問題,是以在決議通過後,立刻喊話各國,接下來再接再厲,共同為推動巴以停火止戰,做出努力。如果國際社會能夠響應中方的号召,那麼盡快實作巴以停火,就絕非不可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