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本趟“光明”列車香港始發,開往“一帶一路”|南方深讀

作者:南方+用戶端

“在印度有一列火車醫院,叫生命列車,沿着鐵道線為有需要的人送去免費的醫療服務。也許,我們也可以造一列這樣的火車……”

那是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前,時任香港特别行政區籌備委員會成員的方黃吉雯,看到全國各省準備的各具特色的禮物送給香港,她和朋友商量,何不準備一列“健康快車”作為禮物回贈内地呢?

于是,當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當天,這列專門治療白内障的眼科火車醫院,在香港群眾期待的目光中開出了香港,直奔它的第一站——安徽阜陽。

本趟“光明”列車香港始發,開往“一帶一路”|南方深讀

行駛中的“健康快車”。新華社發

為什麼選擇眼科,為什麼專門治療白内障?

“眼睛看不見可能是最辛苦的一種殘障了,對生活品質的影響非常大。”作為“健康快車”的創會主席,方黃吉雯回憶說,她的想法在當時得到了國務院港澳辦、原衛生部以及原鐵道部的支援。

如今,這份“回禮”已改變了23萬名白内障患者的人生,還在繼續給需要幫助的人帶去“看得見”的希望。

本趟“光明”列車香港始發,開往“一帶一路”|南方深讀

在“健康快車”上拍攝的一名做完手術的患者。新華社發

26年,從1列增加到4列,行經28個省市區、5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

26年,“健康快車”行經了超過23萬名白内障患者的人生。

随着“一帶一路”的鋪開,“健康快車”的前路正變得更遠、更長……

這是一份香港市民自掏腰包

送給内地的“回禮”

許多人都知道,1997年7月1日零點,中英兩國政府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辦香港政權交接儀式。但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交接儀式結束之後,時任香港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便前往九龍車站,參加“健康快車”贈車儀式。

本趟“光明”列車香港始發,開往“一帶一路”|南方深讀

從香港九龍火車站出發的“健康快車”于1997年7月3日到達安徽省阜陽市。進行接水、接電、排污、接通通訊線路,以及醫療垃圾、生活垃圾處理等事項,于7月9日正式開診。資料圖檔

這是首輛“健康快車”,它叫“香港光明号”。為支援火車醫院的搭建和運作,香港市民捐款超過2000萬港元。在首站阜陽停留的45天裡,來自香港和内地的醫生在這間移動醫院中,為191名白内障患者實施免費手術,使他們重見光明。

作為香港贈送内地的禮物,“健康快車”為什麼選擇眼科,為什麼專門治療白内障?

“眼睛看不見可能是最辛苦的一種殘障了,對生活品質的影響非常大。”作為“健康快車”的創會主席,方黃吉雯回憶說,她的想法在當時得到了國務院港澳辦、衛生部以及鐵道部的支援。

于是,經過實地考察和多次商讨,香港和内地多個部門最終決定建造“健康快車”,并選擇了患者數量多、手術耗時短的白内障作為治療項目。

本趟“光明”列車香港始發,開往“一帶一路”|南方深讀

1996年10月,方黃吉雯和由國務院港澳辦公室、衛生部以及鐵道部組成的考察團,前往印度實地考察“生命列車”火車醫院運作。資料圖檔

“健康快車”經過了特别的設計,由手術車、病房車、發電車、宿營車4節車廂組成,車上配備完善的醫療設施,來自北京、天津、廣東、香港等全國各地優秀的眼科醫護人員輪流在車上服務。

以前,内地的白内障治療技術還未發展起來,很多地方沒有先進的超聲乳化儀器,無法進行微創手術,是以,“健康快車”實實在在地把最新的技術和裝置帶給内地。

粵港澳大灣區内地城市與“健康快車”結緣已久。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的醫生們曾5次登上列車,前往廣西賀州、山西朔州、四川廣安等地,為當地患者提供醫療服務。“健康快車”也曾3次開進肇慶,共為3435名白内障患者實施了複明手術。

除了提供免費治療,“健康快車”還是一個眼科教育訓練基地。“健康快車”會在其服務過的地區留下一列列“不走的健康快車”:資助當地醫院打造“眼科中心”,教育訓練基層的眼科醫生,贊助白内障手術治療裝置,使其能獨立進行白内障手術。

在“健康快車”抵達一個地區的半年前,當地醫護人員會深入偏遠地區為病人做初步檢查,篩選出約1000例适合接受治療的患者。其中,兒童及青少年白内障患者、雙目失明患者、疑難病患者會優先接受手術。

“健康快車”抵達後,一般會在每個站點停留3個月左右,患者會被免費接送到列車上進行手術,術後在當地醫院接受檢查,确定傷口複原及沒有感染後才會被送回家。

因國内外鐵軌寬度差異

實體列車難駛入國外咋辦

2013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很多國内企業通過外貿、投資、基建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這也給“健康快車”駛出國門帶來契機。

“我們想着,也許能發揮所長,通過慈善和醫療援助來響應‘一帶一路’,于是便有了‘健康快車國際光明行’。”方黃吉雯告訴記者,随着這些年來國内醫療技術的發展與提高,中國醫療隊已經有了足夠的能力“走出去”幫助其他國家。

然而,在實踐過程中,“健康快車”的實體列車因國内外鐵軌寬度差異,難以直接駛到國外。

不得已,“健康快車國際光明行”在延續“健康快車”精神的基礎上,采取和當地醫院合作的方式,由“健康快車”項目的中國醫療隊直接去往當地醫院實施手術,儀器、裝置則通過空運和陸路送到當地。

本趟“光明”列車香港始發,開往“一帶一路”|南方深讀

2018年10月23日,健康快車國際眼健康學院成立。新華社發

2016年,“健康快車國際光明行”前往首站斯裡蘭卡。

初到國外時,中國醫療隊首先面臨的是語言不通。盡管在選派醫護時,醫療隊特别選派了英語流利的人員,卻忽略了當地患者并非都懂英語。

最初診療時,中國醫生嘗試用英語将一句簡單的醫囑重複多次,但患者還是聽不明白。此行的“車長”——協調員郭蕾清楚記得,中國醫生不停地向當地護士交代,最後嗓子都逐漸沙啞了。

看到這一情景,當地的護士長用不太流利的英語,十分感激地拉着一位中國醫生的手說,“You think,I do”(你的意思,我明白的)。之後雙方似乎有了默契,中國醫生敲敲桌子,她會告訴病人“向下看”;招招手,她會告訴病人将額頭貼緊檢查裝置;指指手中病曆上的字,她會準确地将醫囑告訴病人。

最終在雙方的通力合作之下,中國醫療隊在斯裡蘭卡完成了503例複明手術。“‘You think,I do’簡單的一句話,飽含着當地醫護對我們高度的信任和認可,以及充滿感激的心。”郭蕾回憶道。

本趟“光明”列車香港始發,開往“一帶一路”|南方深讀

動完手術的患者在“健康快車”休息間。新華社發

外國醫生“看傻了”

中國醫生一下午做了29台手術

“當時,我沒去德國,而選擇跟着‘健康快車’去了遵義。”談起1999年的“二選一”,鮑永珍說,“選對了,去了之後才意識到,醫療資源分布不均是非常現實的問題,越是邊遠地區越缺醫少藥”。

如今,鮑永珍已是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眼科主任醫師。從醫30多年來,她不止一次與“健康快車”結緣,聊到原因,“當大夫就是要為更多的人解除病痛,比起坐在北京等着病人來,主動走出去能發揮的作用更大”。

本趟“光明”列車香港始發,開往“一帶一路”|南方深讀

今年4月,“健康快車國際光明行”前往烏茲别克斯坦。受訪者供圖

2019年,鮑永珍再一次随“健康快車”出診,這次前往的是烏茲别克斯坦。

這天,一個母親帶着3歲的女兒和剛出生才幾個月的兒子來看病,他們三人都患有白内障,懇請中國醫療隊救治。

“給嬰兒做手術的風險很大,既有麻醉的問題,也可能出現更多的并發症。”這樣的嬰兒手術當地醫生很難承接,即使是鮑永珍他們也要考慮再三,“我們不做,就沒有人能幫他們了”,于是決定,做!

今年4月,鮑永珍再次帶隊前往烏茲别克斯坦時,又一次見到了那家人。三人都恢複得很好,來醫院複查時,專門盛裝感謝中國醫療隊。“時隔4年再見到他們,我很高興,也更加堅定了想要繼續做下去的想法。”鮑永珍說。

9月,鮑永珍和同僚一行6人再次前往吉爾吉斯斯坦,開展為期18天的國際醫療援助。

清理消毒、滴散瞳液、上麻藥,再使用超音波探頭去除渾濁的晶狀體、植入人造晶狀體……在他們流利的操作下,一整套手術十多分鐘就能完成。抵達的第一天下午,他們就做了29台手術,把當地醫院的眼科主任都“看傻了”。

本趟“光明”列車香港始發,開往“一帶一路”|南方深讀

手術後,鮑永珍(左一)與吉爾吉斯斯坦的患者合影。受訪者供圖

吉爾吉斯斯坦有700多萬人口,但眼科醫生隻有130多人。受限于技術和醫療環境,當地每個醫生團隊每天一般隻能做5台手術。公立醫院沒有做超聲乳化手術的裝置和技術,而傳統大切口的囊外摘除手術耗時長、恢複慢,加上當地經濟狀況較差,自費做手術、買人工晶體花費較多,很多人選擇承受逐漸失明的痛苦,真正願意出錢做手術的人也不多,是以實際手術量隻會更少。

“當居民聽說我們免費施行複明手術,都主動找過來。我們一天的手術量夠當地醫生原先做好幾個月的了。”那段時間,鮑永珍和同僚每天早上8時左右便進入手術室,連續工作到下午三四點,中途不吃飯、不休息,一天可以完成四五十台手術,讓外國醫生們見識到了醫學層面的“中國速度”。

4年後再見時

教育訓練過的本地醫生挑起大梁

“健康快車”駛出國門後,能讓一部分當地白内障患者免去經濟顧慮重見光明。但每趟跨國行都是短暫的,要讓當地居民可以長期接受優質治療,“授人以漁”是關鍵。

鮑永珍介紹,“健康快車國際光明行”每次去到一個地區,會将進行白内障超聲乳化手術的儀器送給當地醫院,并且對當地醫生進行教育訓練,一步步教他們如何做檢查、做手術、操作裝置。

今年,鮑永珍再次來到烏茲别克斯坦時,遇到了2019年接受過中國醫療隊教育訓練的當地醫生帖木兒,他特别自豪地對鮑永珍說,“我現在是我們這個地方白内障超聲乳化手術做得最好的醫生!”

鮑永珍還發現,在中國醫療隊的影響下,當地醫生通過掌握最新的技術,有了更高的職業成就感,是以對工作也更有熱情和幹勁了。“他們一有時間,就來找我們咨詢問題,想要進一步提高手術技術和效率。”

本趟“光明”列車香港始發,開往“一帶一路”|南方深讀

一名護士走出“健康快車”車廂。新華社發

跟随“健康快車”走出國門的,還有“中國制造”。

鮑永珍幾年前剛開始帶隊做國際醫療援助時,采購的幾乎都是美國、日本、德國等外國生産的醫療裝置和耗材。而近幾年,随着國内生産制造水準大幅提高,越來越多的“中國制造”得到國際醫學界認可。

例如,去年10月31日,首款國産多焦點人工晶體正式獲批,成功打破國外企業數十年的壟斷。其衍射技術是實作多焦點的核心,更屬于國際領先、國内首創。這也是國内企業首次進入高端人工晶體領域,填補了國内的一項空白。

“現在我們在國外使用的人工晶體和眼科的檢查裝置都是國産的。中國醫生做手術,給病人裝的是中國生産的人工晶體。這讓我覺得非常自豪。”鮑永珍計劃明年将國産的手術裝置也用于國際醫療援助,“出去不能光靠我們醫生和護士的技術,還要通過品質過硬的産品,來赢得外國對我們國家的尊重。”

截至今年,“健康快車國際光明行”已經去了斯裡蘭卡、緬甸、巴基斯坦、烏茲别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5個國家,為上千名當地群眾實施了白内障複明手術。

就像一顆種子

播撒到更多需要光明的地方

26年過去了,如今的“健康快車”已經從當初的一列增加到四列,行經全國28個省市區、5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也改變了23萬多名白内障患者的人生。

然而随着中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深,大陸白内障患者數量也呈現一定的上升态勢。面對越來越多的救治需求,方黃吉雯也一直在思考,“健康快車”還能夠為中國醫療發展提供哪些幫助?

本趟“光明”列車香港始發,開往“一帶一路”|南方深讀

“健康快車”上,做完白内障複明手術的女患者在接受視力檢查。新華社發

2009年,方黃吉雯留意到内地還沒有眼科醫生的統一考試。于是,她聯系國際眼科理事會(ICO),将國際眼科醫師考試引入内地。現在,“健康快車”每年會組織内地眼科醫生參與統一考試,安排并贊助成績優秀的眼科醫生出國深造。

為了更好地推動内地眼科與國際眼科的接軌,方黃吉雯與ICO名譽主席David Taylor教授,一同發起了健康快車海外專家到訪項目。2009年項目開始之初,共有14位專家參與,包括David Taylor教授和另外2位英國教授,以及11位香港眼科專家。

這些專家會前往各地眼科中心,舉辦學術講座、病例讨論、門診、手術指導等活動,以幫助眼科中心醫生了解國際眼科診療新進展。此後每年,“健康快車”都會邀請六七十位國内外專家到訪内地。

今年11月,國内外專家到訪項目時隔三年重新開機,來自英國、美國、加拿大、愛爾蘭等地的18位眼科專家,到訪了15家健康快車眼科中心。“接下來項目将慢慢恢複正常,将有更多國内外專家到訪,讓更多眼科醫生受益。”方黃吉雯說。

每一位到訪專家在内地的學術教學活動,都會被制作成視訊,“健康快車國家眼健康教育訓練中心”網站。無論身處大城市還是小縣城,全國各地的眼科醫生以及醫學院學生都能在這個開放平台,接觸到世界最前沿的眼科資源。

本趟“光明”列車香港始發,開往“一帶一路”|南方深讀

2019年12月7日,在烏茲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幹眼科醫院,中烏兩國嘉賓在“健康快車國際光明行”活動第二階段啟動儀式上合影。新華社發

如今的“健康快車”不僅是一座流動的醫院、教育訓練基地,還是連接配接内地與國内外醫學的橋梁。

在方黃吉雯看來,“健康快車”就像一顆種子,能在内地以及“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播撒光明,給需要幫助的人帶去“看得見”的希望。而随着這顆種子的開花、結果,又能培育出更多的種子,并播撒到更多需要光明的地方。

【采寫】南方+記者 吳彬彬 陳彧 GDToday記者 陳晨

【統籌】何雪峰

【海報】喻焰

【作者】 吳彬彬;陳彧;何雪峰

南方深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