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型”偏心正在二胎家庭盛行,比重男輕女更傷娃,父母卻不自知

作者:飯飯媽媽育兒

在以前,很多家庭都有“重男輕女”的思想,是以在一些多孩家庭中,就可能會出現“姐妹幹活兒賺錢養家,兄弟上學不斷發展”的情況。

更有甚者,一些家庭對女兒的任何成就都是不認可的,拿女兒當“外人”,那種偏心是顯而易見的。

但是,随着時代的發展,人們的觀念也逐漸得到了進步,重男輕女在現代社會已經不常見了。

不過,這并不意味着家長的“偏心”不存在了,隻是現在家長們的偏心和“重男輕女”關系已經不大了,但對孩子的傷害卻并不小。

“新型”偏心正在二胎家庭盛行,比重男輕女更傷娃,父母卻不自知

新型”偏心正在二胎家庭盛行

家長總覺得自己沒有偏心,但孩子卻屢屢受傷害

小雲結婚之後,生了一個女兒,乖巧可愛,不僅小雲和丈夫十分喜歡,并且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婆外公都将這個孩子視為掌上明珠,平時對這個孩子照顧得緊。

轉眼之間,女兒已經到了上國小的年紀了,而這時候小雲也懷上了二胎。

而對于自己即将有弟弟或是妹妹這件事,女兒也顯得比較興奮,但是女兒并不知道二胎究竟代表着什麼,隻想着是有一個小朋友可以天天陪自己玩了。

但是,當二寶弟弟真正出生之後,女兒卻發覺事情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樣。

“新型”偏心正在二胎家庭盛行,比重男輕女更傷娃,父母卻不自知

女兒,也就是大寶覺得,二寶的出現,并不會影響自己的生活,隻會讓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因為自己多了一個弟弟,多了一個可以和自己玩的人,多了一個可以互相照顧的親人。

但是,當二寶出生之後,大寶卻發現,自己的生活發生了極大的改變:

家人們似乎在一夜間忘了自己的存在,隻顧着照顧二寶。

以前爸爸媽媽在家都是陪着自己的,但是現在卻在圍着二寶轉。

自己想要和媽媽玩,但是卻遭到了媽媽的拒絕,理由還是因為二寶。

……

大寶對此不明是以,但是大寶畢竟是個聽話乖巧的女孩,是以便沒有太過表達自己的不滿。

不過,二寶大了一些之後,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就讓大寶更加傷心了:

和二寶一起玩的時候,二寶隻要哭,爸爸媽媽都會覺得是大寶惹的。

“新型”偏心正在二胎家庭盛行,比重男輕女更傷娃,父母卻不自知

二寶搶大寶的東西,不管有沒有理,爸爸媽媽總是讓大寶讓着二寶。

二寶和大寶鬧别扭,爸爸媽媽從來都是哄着二寶、批評大寶。

……

大寶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爸爸媽媽都偏心二寶?

但是,小雲和丈夫卻并沒有認識到自己的偏心,也沒有認為自己的行為會讓大寶傷心,因為自己的行為都是“正确的,有理由的”。

但事實是這樣嗎?

“新型”偏心正在二胎家庭盛行,比重男輕女更傷娃,父母卻不自知

為什麼很多家長存在“偏心”行為,但是家長自己卻完全不知道呢?

孩子覺得家長偏心,但是家長卻覺得自己一點也沒有偏心,這種情況,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但,為什麼會産生這種情況呢?這主要源于三個因素:

1、家長照顧不同年齡的孩子,所使用方式不同,但孩子卻不明白

不同年齡段的寶寶,需要的養育方式是不一樣的。

新生兒、嬰兒,自然需要倍加呵護的,因為他們缺乏行動能力、基本的自理能力等,身體素質弱,沒有擺脫危險的能力,需要家長們的“貼身保護”。

而幼兒,就具備一定的個人能力了,可以自己玩,可表達自己的需求,可以擺脫部分極為輕微的危險,這時候家長就不需要“貼身保護”了,但需要讓孩子處于自己的監控範圍内。

“新型”偏心正在二胎家庭盛行,比重男輕女更傷娃,父母卻不自知

随着孩子的年齡不斷長大,需要家長照顧的程度深淺也在發生着變化,家長不可能用同一種方式來照顧不同年齡段的孩子。

但是,這卻會被不了解的孩子認為是“不公平”、“偏心”。

就比如小雲的大寶,就覺得爸爸媽媽都在照顧二寶,但卻不知道,其實二寶确實需要這樣的照顧才行。

【建議】:大寶仍然是個孩子,父母在照顧兩個孩子時,應該盡可能的公平。

比如一天時間可以大部分花在照顧二寶上,但也不要忽視了陪伴大寶,或者可以邀請大寶和自己一起照顧二寶,讓大寶覺得自己也是被需要的。

“新型”偏心正在二胎家庭盛行,比重男輕女更傷娃,父母卻不自知

2、家長擁有一顆主觀公平的心,卻沒有客觀看待事物

有時候,家裡的兩個孩子年齡相仿,但是卻仍舊覺得家長偏心,這主要是因為家長隻憑着主觀“公平”來看待事物,而沒有站在客觀的角度看待事物。

比如家裡的老大喜歡糖葫蘆,老二喜歡肉包子,結果外出的時候,爸爸媽媽看到一個賣糖葫蘆的,就給老大老二都買了糖葫蘆。

這件事中,家長覺得是公平的,因為老大老二得到了同樣的禮物。

但是,對于老二來說,卻是不公平的,因為自己喜歡吃的是肉包子,而不是糖葫蘆,爸爸媽媽隻買了老大喜歡的糖葫蘆,明顯就是偏心老大。

“新型”偏心正在二胎家庭盛行,比重男輕女更傷娃,父母卻不自知

【建議】:家長要明白,“偏心”與否并不是靠自己感覺的,而是要以孩子的感覺為準。

是以,我們不要過于糾結“物質上的均衡”,而要注重心理上的平等。比如,買東西的時候給孩子買孩子們都喜歡的,而不是價格相同的。

3、家長的觀念與孩子不同步,進而産生認知誤差

有些時候,家長的“偏心”,其實是因為家長和孩子的觀念不同步導緻的。

比如最經典的“老大就應該讓着老二”,這種觀念對于成人來說,并沒有錯,因為成人認識到了綱常倫理,知道了老幼尊卑,是以兄長就需要有包容之心。

但是,孩子卻不一樣啊,孩子心智發育非常不完善,并不懂得那麼些道理,在他們眼裡,是沒有什麼“老大”、“老二”的,隻有“平等的兄弟姐妹”,他們認識不到老大為什麼要讓着老二,也不明白。

“新型”偏心正在二胎家庭盛行,比重男輕女更傷娃,父母卻不自知

【建議】:家長要注意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看待問題、審視問題。

比如老大老人鬧别扭的時候,家長千萬不要盲目的讓“老大讓着老二”,而是要先讓孩子們自己解決。

當孩子自己無法解決,或是表現出不正确的解決方式,又或是産生暴力行為的時候,家長才需要進行幹涉。

并且,在幹涉的時候要“以理服人”,千萬不要拿什麼“年齡”、“身份”之類的混淆是非。

寫在最後

“新型偏心”其實在生活中出現的頻率并不低,甚至每個多孩家庭中或多或少都會出現。是以,家長們一定要避免這些情況,給孩子們營造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

(本文圖檔均來源于網絡,侵權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