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奶奶”悄悄離開了我們。
這位在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區黃壇口鄉擺早餐攤27年的老人,堅持5角錢早餐,一直沒有漲價。12月18日,90歲的“早餐奶奶”與世長辭,24日是老人的“頭七”。
黃壇口鄉長大的孩子們,大多都吃過她親手制作早餐,一份5角錢,或許是浙江最便宜的,正是這些孩子們親切地喚她“早餐奶奶”。
溫暖的故事,從小山村傳向全國,她先後獲評“最美衢州人” “浙江省道德模範” “最美中國人誠信之星”等榮譽稱号,獲“浙江驕傲”“中國好人”“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
噩耗傳來,讓人唏噓,思念彙聚成河,B站上一條播放量413.1萬的記錄她的視訊裡,“好人一生平安”“奶奶長命百歲”的彈幕持續刷屏。
終身俸補貼早餐攤,隻為山區娃早上吃飽黃壇口,一個在新中國水利史留名的地方。建在這裡的黃壇口水電站,被稱為“新中國水電的搖籃”,這意味着黃壇口鄉是個庫區。
“早餐奶奶”的攤位離黃壇口鄉中心國小大門隻有幾步之遙,當地的孩子都在這裡讀書。
“早餐奶奶”昔日賣早餐的攤位,離黃壇口鄉中心國小僅幾步之遙
“我沒存錢,我老頭子有點撫恤金……我的終身俸也貼進去了。”每次接受媒體采訪,毛師花總是這樣說,“很多人說我傻,我不傻,隻是不靠這個生活。這些孩子家在山區,他們父母不好賺錢,我想讓他們吃飽點。是以不漲價。”“那些孩子對她是個牽挂,她說聽孩子叫我奶奶,我就高興。”毛師花的孫女葉婷婷補充道。
“早餐奶奶”出攤專用早餐車
每天淩晨一兩點鐘,毛師花的小屋亮起燈,随後響起磨盤轉動的聲音,飄起炊煙袅袅。出攤一趟,她辛苦6個多小時,淨賺三十幾塊,每個月還倒貼三四百塊,做大家口中的“賠本買賣”。
毛師花說:“管它(多少錢)呢,我們以前那麼艱苦都過來了,現在有(錢)湊點大家吃都好。國家的錢(養老金)給我,我又不花什麼力氣,每個月這些給我,很滿意了。”
雖然兒女勸說多次,但都拗不過她,隻能選擇幫忙采購原料,盡可能多的替母親分擔,并為母親支付一定費用。
“早餐奶奶”磨豆漿用的石磨
“早餐奶奶”做粿用的舀子
多年來,毛師花一直住在那個和學校一牆之隔的小屋,放棄了兒女的小洋樓裡另一種安樂晚年。據衢州衢江區黃壇口鄉中心國小2003級畢業生陳淑琦回憶,那時她家門口弄堂窄,泥巴路難走,但不論風雨,她的小攤永遠在那。
“早餐奶奶”昔日出攤的必經小路
據2016年報道,一個蛋餅加一碗豆漿是大多數孩子們選擇的早餐,總共花費隻有1塊錢。從清晨5點30分出攤到7點30分收攤,毛師花老人的早餐攤上一共來了38位客人,營業額56元。按這樣計算,一個月起早貪黑賣早餐,毛師花老人的收入也隻有1000多元。但是多年來,物價早已經翻了好幾倍,其實不僅賺不到錢,反而在虧錢。毛師花老人對此并不在意。
毛師花老人每個月有1040元的養老金。除去日常開支,每個月幾乎都要貼上三四百塊錢在早餐攤上。24年的時光裡,毛奶奶騎壞了4輛三輪車,煤爐更換了四五十個,但她說,聽着校園裡孩子們的讀書聲,看見孩子們和自己打招呼,心裡就有說不出的滿足。如果身體允許,她的早餐攤會一直擺下去。
毛師花說:“就是不舍得這些孩子,這一幫畢業那一幫接上來。我喜歡小孩子,電視裡看到小孩,我說就是抱不到,抱得到都要抱一抱,很喜歡小孩。”
面對鏡頭說到自己所行之事,她曾神色堅毅,淚眼婆娑。“我要做下去,做到90歲,做到不能做為止!”
可歲月不饒人。2018年以來,毛師花身體每況愈下,孩子們的“早餐奶奶”第一次長期失約了。但即便在病床上,她仍惦記着擺攤。心疼奶奶的葉婷婷馬上勸阻,“我說您都幾歲的人了?得注意身體啊。”
最美的溫暖,還在綿延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
在社會各界自發送别“早餐奶奶”的這段時間裡,衢州市道德模範暨第十二屆“最美衢州人” 年度人物21位候選人公示了。
退伍不褪色、為軍又為民的老兵王祥生,“以愛立心、以責立身”的教壇名師方孝民,紮根山區解民憂的警花方婷婷,資助39名貧困學子助其圓夢的“愛心爺爺”葉彥晉,躍入靈山江勇救落水青年的小店老闆劉明茂等一批“最美衢州人”為人稱頌。
毛師花正是第五屆“最美衢州人”十大年度人物之一,是這道風景中留下的獨特色彩。平凡、善良,也偉岸、溫暖。
數九寒冬,“早餐奶奶”已去,但溫暖還在綿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