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完全反直覺,新能源汽車爆火,豐田銷量和業績卻竟然創新高!

完全反直覺,新能源汽車爆火,豐田銷量和業績卻竟然創新高!

這是新能源正前方的第824篇原創文章

最近看到有人用一個已經過去好幾個月的新聞來尬吹豐田汽車,真是把爺給看笑了。

 01 

豐田業績創新高

根據全球汽車産業平台Marklines釋出的《2023年全球車企上半年銷量報告》顯示,2023年上半年,豐田集團全球銷量為541萬輛,第二名大衆集團為437萬輛,第十名比亞迪為125萬輛。

豐田汽車公布2024上半财年(2023年4月-9月)财報,營收為219816億日元,同比增長24.1%;當期歸屬于公司的淨利潤為25894億日元,同比增長121.1%。因為上半财年業績表現良好,豐田還把整個2024财年的利潤預期上調到了4.5萬億日元。

于是有些汽車媒體以蔚小理還在虧損累累、而豐田還在大錘特賺來尬吹豐田,說它在加速電動化和智能化轉型以及保持高利潤之間做的很好。

完全反直覺,新能源汽車爆火,豐田銷量和業績卻竟然創新高!

先不說這資料都是幾個月前的事情,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拿這樣的資料來尬吹。再說雖然蔚來和小鵬依然在巨虧,但人家理想可是賺錢了的,已經連續4個季度實作盈利,而且前三季度營收就超過800億,今年全年營收超過1000億幾乎是闆上釘釘的事情,關鍵人家還在高速發展。

别忘了,這是一家才成立8年的公司,2018年才推出了理想one車型,這種成長速度有多恐怖。

它們也根本不會提到,在Marklines 的這份報告裡,比亞迪集團以半年125萬輛躍居全球銷量第十,這是有史以來中國汽車品牌第一次殺進了全球銷量前十,而且比亞迪完成這個銷量奇迹也就這兩年時間。

再來說豐田今年的銷量和财報。

雖然都是客觀的事實,甚至不僅僅是豐田,其他很多燃油車巨頭今年日子過得很不錯,甚至像中國市場已經幾乎看不到的鈴木,人家在全球市場還活得挺滋潤的,類似的是韓系汽車,距離敗退中國市場不遠了,但全球市場他們的銷量也都不錯的。為什麼呢?

 02 

油車巨頭為何業績創新高?

因為它們是油車!沒錯,就是因為它們是油車!

這個答案答案看起來像是悖論,但就是事實。燃油車已經有幾百年曆史了,流水線的工業化生産汽車也有上百年曆史,是一個極其成熟的行業,行業裡的巨頭雖然還在做研發投入,但相對于它們的營收和利潤,已經可以忽略不計,對于它們影響最大的是市場。

而這兩三年,随着新能源汽車的崛起,感受到了生存危機的燃油車巨頭們還想拯救一下,都在積極轉型,大衆一度是最激進的,但嘗試了一陣子後,步伐也慢下來了。也有躺平派的,隻想專心賣燃油車的。當然了,也有平衡派的,試圖在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之間探索出一條平衡的道路,最典型的是豐田汽車。

不過無一例外的是,它們都在主動或者被動地拉升銷量,畢竟誰也不知道這樣賺錢的好日子還能過多久,現在能賺多少先賺多少,尤其是在卷的最厲害的中國市場更是瘋狂降價,很多此前加價的神話都被打破了。

話說回來,從豐田的财報也可以看出,之前這些燃油巨無霸們是多麼賺錢,降價促銷了依然利潤豐厚。

但依據他們現在的業績就來尬吹,認為新能源大浪潮對它們沒有影響,那是會出大事的,十幾年前,諾基亞已經做過非常生動的示範了。

2007年喬布斯釋出了第一代iPhone,手機從此進入智能化時代,當時已經引起了一些關注,但那時候正是諾基亞如日中天的時候,它們根本沒有把蘋果放在心上,甚至有不少高管嘲笑稱,“一個連鍵盤都沒有的手機,能有什麼前途?”

然後到了2010年,iPhone 4 出來了,一切都改變了,諾基亞的頂峰也就留在了2010年,從此迎接它的都是下坡之路,直到在消費電子領域完全不值得一提,甚至都快要成為曆史。

現在的新能源汽車對于燃油車的影響,就類似于iPhone 4 出來之前蘋果對于諾基亞的影響,很多燃油車巨頭的命運已經注定了,原因也是類似的,但新能源汽車對于燃油車還無法形成碾壓性的優勢。

新能源汽車的iPhone 4時刻什麼時候會到來呢?

 03 

等待新能源汽車的iPhone 4 時刻

很可能是無人駕駛技術大規模商用的時候,那個時候,随着電池技術的進步,續航1000公裡幾乎是标配,而且冬天折扣率也比較低了,新能源汽車将對燃油車産生全面的碾壓之勢,燃油車的頹勢将瞬間爆發。

不過,燃油車們也不用太悲觀,相比手機這種消費電子,新能源汽車對于基建要求更高,如果沒有足夠多的充電樁鋪設,滲透率也就很難提升上去,尤其是純電車型,再加上無人駕駛技術要足夠成熟也要幾年時間。

但留給它們的時間也不會太多了,新能源汽車的iPhone 4 時刻,最快應該是在2025年到2026年左右,最遲最遲将在2030年 。

誰能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裡率先完成轉型,誰就還有機會留在牌桌上,不然諾基亞就是它們的命運。

豐田汽車保守,或者說得好聽一點叫穩健的平衡政策有錯嗎?

不一定,客觀地說,面對這種曆史性大浪潮,對于這些舊時代的霸主而言,是很難的。不轉型,一定是死;激進的轉型,很可能也是死。反而保守地轉型,試圖找出新能源汽車和燃油車之間的戰略平衡,可能才是最合适的。

可惜的是天變了,時間不站在他們那一邊。

新能源汽車是一條全新的賽道,賽道裡的先行者們已經走的太遠了,燃油車巨頭在新能源汽車賽道就隻是一個追趕者,而追趕者必須比領先者跑得更快才有望追上,他們保守穩健的政策,注定了不可能追得上。

随着新能源汽車大浪潮逐漸在全世界蔓延,他們的日子隻會越來越難過。

都說“美人遲暮,英雄末路,都是世上最無可奈何的悲哀。這種悲哀最令人同情,也最令人惋惜。”

但對于新能源汽車而言,對于燃油車霸主們的遲暮,我等顯然是樂見其成的,這意味着屬于中國汽車工業時代終于來臨了!

聲明:文章僅記錄作者思想,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巨大風險,需謹慎謹慎再謹慎,希望大家像對待裝修房子一樣對待自己的投資,不要讓挑公司的時間還不如你挑家具的時間來得多,你對待小錢能反複權衡,怎麼對待大錢反而如此草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