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僑鄉的餅,潮汕有故事

作者:大潮汕灣視點

餅,是我們中國人經常吃的面食之一。我們現代人對“餅”的了解就是扁圓形的面制食品,如大餅、燒餅、煎餅、月餅等。全國聞名的五種風味系列餅食是京式月餅、津式月餅、蘇式月餅、廣式月餅與潮汕月餅。

潮汕月餅,也稱潮式月餅,是揚譽中外的潮汕名餅食,又稱朥餅。潮人制作月餅已有300多年的曆史。

朥餅,就是用豬油摻面粉作皮包甜餡,烤熟後的餅。潮安意溪朥餅、澄海蘇南朥餅、潮陽貴嶼朥餅是舊時潮汕三大朥餅。

腐乳餅是潮汕著名的美食之一。其造型小巧有獨特的南乳蒜頭和醇酒的氣味香味濃郁,甜而不膩而且富含糖類、維生素、蛋白質和脂肪有豐富的營養。

腐乳亦稱為“豆腐乳”“南乳”或“貓乳”,名稱因地而異,是一種二次加工的豆制食品。

對于腐乳的應用,最為異想天開和出乎意料的,當屬潮汕的腐乳餅。腐乳與潮汕傳統的朥餅制作工藝的結合可謂神來之筆。

腐乳餅的由來,潮汕民間就有故事。

僑鄉的餅,潮汕有故事

從前,潮州有間糕點鋪,專做廣式五仁龍鳳餅。一年除夕夜,财主和老婆在房裡商量要換頭手師傅。恰巧頭手師傅從财主窗下走過,無意中聽到他們的談話,心裡又氣又急。他走進工場,一肚子火氣無處發洩,擡頭看見地上有一甕紅腐乳,自言自語說:“好吧,你做初一,我做十五”,抱起腐乳甕,把紅腐乳全部倒到盛綠豆餡的大缸裡,這還不解氣,又把桌上的半糞箕蒜頭,一瓶陳酒,也通通倒了進去,還用擀面棍把它們攪得一塌糊塗,成了一缸大雜燴,這才走了。

過了年,新師傅落鋪,他照樣做起五仁龍鳳餅來。生餅壓印後上了焙爐,有股奇異的香味飄了出來。餅剛剛上市,那股香味直叫顧客流口水,很快就披搶購一空。财主看了這種情況,目笑嘴笑,高興自己的決斷對,慶幸自己的眼力好。新師傅呢?心裡雖說不明白,卻也是美滋滋的。餅一賣完,财主又催促新師傅馬上動手,再做一大批上市。新師傅也賣力氣,尊古法再做了一批。誰料這一次做出來的龍鳳餅,卻聞不到前一批那樣的奇異香味了,不用說顧客少得多了,賣了很久還是賣不完。财主和新師傅都不知道到底是什麼原因,新師傅說:“開春那批餅餡,是原來老師傅下料的。一定是他臨走時有意露一手,好叫我們再請他回來。”财主覺得有理,急忙跑去找老師傅,說盡了好話,硬是把他請回來。老師傅重新回鋪裡來,倒也幹得起勁,隻是做出來的餅照舊是沒那香味,生意不好。

有一天,老師傅吃飯時,吃到一小塊腐乳,眼睛一亮,觸了心竅,丢下飯就往鋪裡跑。一進鋪,忙叫财主趕快買紅腐乳、大蒜頭和陳酒等物。他馬上動手,按那次賭氣的辦法調餡,做出來的餅,又有那股異香,一上市顧客又争相購買,糕餅鋪的生意興旺起來了。

老婆餅是廣東潮地區的著名糕點,皮薄餡厚,餡心滋潤軟滑、味道甜而不膩,裡頭一層層的油酥薄如棉紙,酥松得不得了,一咬下去碎屑便掉了滿地,每一口都嘗得到蜜糖般的香甜滋味!

老婆餅的由來是潮汕民間流傳的另一個關于餅的故事。

僑鄉的餅,潮汕有故事

相傳,清代廣州蓮香茶樓的一個潮州籍點心師傅回鄉探親,帶了好些有名點心,想好好慰勞老婆一番。誰知老婆吃後,竟大加挑剔:“你們蓮香茶樓是廣州赫赫有名的老店,做的點心也不過如此,還不如我炸的冬瓜角好吃呢!”丈夫一聽就不高興,心想就你一個村婦,能做出什麼好吃的,還敢小觑廣州的東西,就說:“那你就把冬瓜角做出來嘗嘗吧!”

第二天,他老婆便熬了一鍋冬瓜茸,再加上白糖面粉,熬到半幹不濕的時候,取出來作餡,制成冬瓜角,再下到油鍋裡一炸即成。丈夫見炸好的冬瓜角焦黃油亮,吃到嘴裡皮酥餡滑,香甜可口,不禁連聲說好。探親結束後,點心師傅便要老婆做了一大包冬瓜角,讓他帶回廣州,給蓮香樓的師傅們品嘗。蓮香茶樓的師傅都是做點心出身地方,什麼樣的精美點心沒見過,接過潮州師傅的冬瓜角,起初也沒當回事,隻是出于禮貌才品嘗的。誰知他們吃後,都連聲說好吃。老闆聞聲也趕過來嘗了一口,還以為是哪裡的名點,得知是點心師老婆所做,便稱之為“潮州老婆餅”。

解放前夕,普甯人黃雄錦在上海創辦了源誠号食品店,制作的源誠潮州老婆餅在上海享有盛名,是饋贈名人佳品。1949年中秋,上海潮州商幫贈送老婆餅給平劇大師梅蘭芳,梅氏品嘗後,特書“茶食泰鬥”四字回贈。老婆餅流傳甚廣,廣州、上海、香港以及東南亞,凡是有潮人的地方,就有老婆餅。

僑鄉的餅,潮汕有故事

饒平黃岡寶鬥餅創于明朝末年,已有300多年的曆史,其風味獨特,深受老百姓鐘愛。潮汕民間流傳的第三個關于餅的故事,就是寶鬥餅的故事。

僑鄉的餅,潮汕有故事

舊時黃岡有一戶人家,丈夫賭錢輸得一貧如洗,變得精神不振,垂頭喪氣,不是喝悶酒就是睡大覺。妻子是個聰慧的人,為了啟發丈夫振作精神,便用面粉、白糖、綠豆等原料做成幾塊狀如寶鬥的餅食,送給丈夫吃,并說:“這是我用面粉做的寶鬥,既能看也能食,你嘗嘗看味道如何?”丈夫吃後,連聲稱贊:“真好吃,真好吃。”妻子乘機勸說:“既然好吃,不如開間餅店專做寶鬥餅出售,說不定能賺錢呢!以前你輸錢,作個教訓,拿錢學乖。如果生意做得好,錢是可以賺回來的。”丈夫聽後覺得有道理,便一心經營起制寶鬥餅的生意來。過了一段時間,竟然生意興隆,經過不斷改進,寶鬥餅成了名聞遐迩的名牌餅食。

貴嶼朥餅是舊時潮汕三大朥餅之一。康熙年間,貴嶼鄉民薛源合創制。早在道光年間就以細料精調、無腥不膩而備受稱贊,名揚潮汕。潮汕民間流傳的第四個關于餅的故事,就是由愛情引發出來的貴嶼朥餅的美好傳說。

僑鄉的餅,潮汕有故事

很久以前,潮州府城有一位名叫魏亞娥的姑娘,長得俊俏、秀麗,父母把她視作掌上明珠。魏亞娥年幼時,與同街一位糕點作坊師傅的兒子薜亞鹹青梅竹馬,歲月匆匆,魏亞娥美好的童年時代過去了,無情的封建禮教迫使魏亞娥隻能做不出門的閨房秀女。冷清孤獨的籠中鳥般生活,使魏亞娥對薜亞鹹的思念日益加深。薜亞鹹也早把魏亞娥看作自己的心上人,難以忘懷。他每天幫父親做完糕點,趁上街叫賣糕餅的機會,來到魏亞娥閨房的窗前,久久不忍離去。後來,他倆就隔着窗戶談情說愛起來,臨别,薜亞鹹總要将一塊餅塞到魏亞娥手中,才依依不舍地離去。時長日久,魏亞娥與薜亞鹹隔窗談情的事,傳遍整個城裡。魏亞娥的父親得知此事後,氣得吹胡子、拍桌子,威迫女兒斷絕與薜家來往,将全家遷移到潮陽貴嶼大街來定居。

勞燕分飛,魏亞娥日夜思念薜亞鹹,常常獨自在家捏面團,模仿薜亞鹹的動作,情思萬千,忘記了時間,她捏呀,搓呀,不知反複多少次,捏出的餅皮竟然既薄又均勻,包進瓜碧和油麻等佐料,這樣做出來的餅,有它獨特的美味,酥松可口,魏亞娥稱它為“鹹餅”。街坊鄰居不知就裡,便跟着叫“鹹餅”。後來,魏亞娥父母雙亡,薜亞鹹聞迅趕到貴嶼,終于與魏亞娥結為夫妻,并挂起牌匾,經營起他們的“貴嶼朥餅”來了。由于這貴嶼朥餅口味好,銷路寬,“鹹餅”的稱謂也就相傳下來。

餅,人之所好也,我好,你好,他也好。潮汕僑鄉的餅,浸透着潮汕人的聰明智慧,展現着濃郁的潮人精神,留下潮汕人美好記憶。講好潮汕餅的故事,我們責無旁貸,義無反顧!

作者:陳友義

聲明:本文不代表我們的觀點,僅供讀者參考。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