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變盤信号?臨門時刻吐出全年業績,公募基金年底調倉劍指核心資産

作者:證券時報

許多憑借熱門題材在年内“惬意”的基金經理,在最後一刻卻吐出全年業績的現象,或意味着市場變盤機會的出現。

2023年行情大幕即将徐徐降下之際,A股與港股近期再現“混合雙打”,無疑讓許多投資者對跨年投資政策産生焦慮。但多位基金經理認為,目前市場具有結構性品種最後一跌的特點,或與公募機構的跨年調倉兌現強勢股有關。考慮到2024年A股市場仍有小牛市的可能,在關鍵時機應鎖定優質廉價籌碼,部分基金經理甚至預期2024年A股與港股或有牛市行情。

題材股浪潮結束?多隻基金臨門時刻吐出全年業績

題材股的強勢被視為股票市場弱勢局面的顯著特點,而今市場回歸的變盤信号更是明顯。

在設想中的“年末”行情掩蓋下,上周A股和港股“混合雙打”現象令許多基金經理在臨門一刻交出全年收益。

某北方基金公司一隻公募産品截至今年12月初時尚有13%的年度正收益。根據該基金産品披露的資料,其全部正收益集中在今年第一季度,盡管在二三季度出現淨值損失,但該産品在12月初的市場反彈中仍確定了其年度淨值13%的業績。不過,上周A股與港股強勢股的調整,使得該隻基金交出了全年收益,單周淨值大幅回撤,年度收益由正13%變為虧損近4%。

在港股主題基金産品上,基金經理在年末最後一刻功虧一篑的現象也比比皆是。某華南地區基金公司的一隻港股主題基金産品,因上周遊戲股的暴跌,尤其是以騰訊控股、哔哩哔哩為代表的遊戲股在“底部”出乎意料的走跌,導緻相關遊戲龍頭股價出現劇烈調整,由此使得原本年度獲利10%的港股主題基金産品瞬間走在了虧損邊緣。

上周市場的意外調整還使得基金經理較為珍視的“三年長期業績”面臨考驗。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盡管許多基金經理在今年業績表現低迷,出現淨值較大幅度的虧損,但三年業績仍有可觀的正收益,而“三年業績”被認為是基金經理的“長跑能力”,但最近的市場反複争奪讓不少基金經理珍視的“長跑業績”也出現了問題。以上海地區一家公募旗下産品為例,該産品最近三年業績在本月初時尚有5%的正收益,但因上周市場的變化,相關基金産品的這份長期業績瞬間由盈轉虧,長跑業績虧損對基金經理的心理考驗可能遠遠大于在2023年内的業績考驗。

跨年調倉或劍指超跌賽道

業内人士分析認為,利好的一面是,A股市場在年末最後時刻的調整,可能也預示着新的機會來臨。

“近期市場的調整在很大程度上是熱門賽道強勢股的走跌,某種程度上可以解釋為機構倉位可能傾向于在新的一年布局已跌透了的非熱門賽道。”

華南地區的一位基金經理認為,市場變盤邏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觀察弱勢行情中強勢股的表現,當此類機構重倉持有的強勢股出現較大幅度的殺跌,尤其考慮到目前正處于跨年度倉位優化的關鍵期,傾向于判斷公募資金可能正在進行倉位優化,并布局消費、锂電等市場冷門賽道的品種以捕捉2024年的機會。

券商中國記者也注意到,在遊戲、數字經濟、軍工等基金密集持倉的熱門賽道出現的年末調整之際,消費、锂電、化工材料等相對冷門的賽道卻在市場中表現強勢。其中,化工材料賽道中的PEEK闆塊更是在A股市場展現高光時刻,在上周持續吸引資金布局,部分基金經理也因在PEEK材料中的重倉布局收獲意外之喜;而具有周期特點、對經濟複蘇敏感的化工材料闆塊,與電子制造、半導體、醫療均有關聯的PEEK材料的走強,或也反映經濟複蘇先行名額正逐漸強化。

中歐基金認為,由于經濟進一步改善的時點仍不确定,對周期及防禦闆塊的均衡配置更加有利。近期可以重點關注以下幾類行業:首先是估值處于曆史底部、對經濟複蘇高度敏感的周期行業,這些公司同時在利率走低的背景下更受歡迎;其次為估值在大幅調整後已具備更高安全邊際的可選消費和醫藥等行業,尤其是其中具備海外市場開拓能力的消費品公司;三是具有上行拐點特征的周期行業,如半導體和電子闆塊,以及科技闆塊中已具備估值成本效益的新能源等。

牛市起點在即,明年基金切換優質籌碼

考慮到目前市場正處于跨年布局的時點,部分基金經理強調A股在2024年是新一輪牛市起點,而港股市場甚至有可能早于A股出現見底反彈。持此判斷的基金經理們還認為,2024年A股市場的核心在業績股而非熱門概念。

摩根士丹利基金人士表示,今年11月的工業增加值增速、社零增速等資料偏正面,盡管存在低基數因素,但仍能看到部分領域的供需是向好的。今年A股市場對國内經濟的反應比較反複,年初對經濟的過度樂觀逐漸演變為目前對經濟的過度悲觀。今年以來投資者對經濟中長期問題讨論較多,問題暴露也較為充分,定價可能更為充分,後續一旦資料再次出現企穩回升,市場的正面回報也有可能是超預期的。

上述基金公司對市場正面回報未來或或超預期的觀點,也意味着基金經理對2024年A股市場彈性的樂觀預期。該基金公司人士進一步表示,結合市場估值水準、2024年的業績變化趨勢以及中短期的經濟資料,A股市場具備較高的成本效益,預計未來成長風格繼續占優,堅定看好符合科技自立自強、真正受益于AI産業高速發展的科技闆塊、景氣度保持在較高水準且政策持續加碼的高端制造闆塊,以及業績增速穩步擡升的醫藥等闆塊。

“2023年的行情還剩最後一個交易周,整體來看,2023年A股市場出現較大幅度下行,市場的賺錢效應較差,很多投資者出現了虧損。但是反過來想也為布局2024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前海開源優質龍頭基金經理楊德龍認為,目前市場走勢疲弱,一方面是大盤在跌破3000點之後多頭信心受挫,導緻市場出現縮量調整;另一方面臨近年底,有一些投資者提前兌現當年收益,也出現了一定的獲利回吐,畢竟今年還是有少部分闆塊和股票出現上漲。

他認為今年市場整體風格偏向題材股概念股,業績優良的好公司反而是出現了較大幅度的調整。從2021年2月份很多優質股票見頂以來,大盤已經調整接近三年,調整已經比較充分,事不過三,2024年可能會迎來絕佳的回升機會。從調整的幅度來看,很多優質股票相對于高點股價隻有三折、四折,有的甚至更低,這是布局好公司的最佳時間視窗,當下無疑是産生好價格的時機。“不要過多關注短期市場的波動,2024年A股市場具備發動新一輪牛市的條件,當下又站在新一輪牛市的起點,是以在當下保持信心和耐心至關重要。”

關于港股市場,楊德龍也認為與A股同樣在2024年具有可觀機會,甚至可能更早表現。他判斷,雖然無法預計港股的短期走勢,但是所謂模糊的正确大于精确的錯誤。從曆史上來看,A股市場、港股市場已經在底部區域并沒有太大的分歧。香港股市多次在牛市末期比A股率先見頂,在低迷的市場末期比A股率先見底。目前港股已經提前見底反彈了10個交易日了,這可能是A股市場随之見底回升的一個重要例證。

責編:桂衍民

校對:李淩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