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長隆暖心護送雪豹回家

作者:南方都市報
長隆暖心護送雪豹回家

羌塘國家自然保護區的管護站,猶如孤島。

長隆暖心護送雪豹回家

放歸自然的小雪豹。

長隆暖心護送雪豹回家

阿沛·晉源(左)和董貴信為西藏自治區藏羚羊保護研究中心揭牌。

“羌塘”藏語意為“北方空地”。11月底的羌塘國家自然保護區,氣候幹寒,人迹罕至,平均海拔達5000米以上,空氣含氧量不足海平面的一半。一行挂着“長隆動物保護西藏公益行”條幅的車隊翻過彎彎曲曲的山路,經過嚴寒的雪山,停在了羌塘國家自然保護區,這是大陸目前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

隻見裝着一頭小雪豹的籠子被從車上拿了下來。打開鐵籠,小雪豹從籠中躍出,奔向空曠的遠方。在場的西藏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宗嘎、長隆集團動植物管理部副總經理曹良、集團品牌部總經理姬鳳麟等和救護中心從業人員完全忘掉了極度缺氧造成的高原反應,不由激動歡呼起來。

天地一瞬間,人、動物、自然和諧共生。長隆集團與西藏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攜手将此前救助的雪豹成功放歸自然。

原來8個月前,西藏自治區藏羚羊保護研究中心巡護人員發現一隻國家一級動物雪豹倒在路邊,身體狀況非常糟糕,傷口較深,立即将它送到了救護中心,并進行了消毒、清洗和縫合傷口等緊急處理。在救護中心的從業人員悉心照料和治療下,雪豹的身體狀況逐漸好轉,現在已經完全康複,并且具備了重新放歸自然的條件。

曹良說,這隻放歸自然的雪豹是我們幫扶的救護中心救護的,我們還在它的身上放了GPS追蹤器,可以根據軌迹判斷它在幹什麼,是否能适應野外生存,而不是放完就完事了。如果它在一個地方停留太久,可能我們就得去看一下它是否遇到了困難,是否需要救護。目前,我們已經救護了3隻雪豹。

有意思的是,這隻放歸的小雪豹适應能力超出了大家的想象。曹良欣慰地說,根據軌迹判斷,它朝着老家的方向去了,也就是當時的救護的位址改則縣。

為了長隆援藏項目建設,62歲的曹良五年來已經來了西藏十多次。經常笑稱自己已經是爺爺年紀的他,在長隆動物救護項目上,卻有着不減年輕人的熱血和熱情。

他說,長隆可能給大家的感覺就是一個旅遊區。但實際上,大家看到的隻是最終端的産品和服務。前端的科學研究、保護、馴養繁殖、參與野外保護等工作,大家是感受不到的。我們做了大量的救護,最重要的是參與到全球動物救護,長隆基站案例也被國家選到中國生物多樣性大會的中心會場去分析。

建設陽光房,給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血管注入“廣東暖流”

這一次,來西藏,除了動物放歸野化,曹良還肩負着察看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73個管護站的玻璃陽光房和曲水縣“西藏自治區藏羚羊保護研究中心”的建設和使用情況的使命。

2018年—2023年,廣東長隆集團捐資1億元,用于在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73個管護站各配建一處玻璃陽光房和在曲水縣建設西藏自治區藏羚羊保護研究中心(西藏自治區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

在羌塘管護站,建立的玻璃陽光房寬敞明亮。裡面不僅有暖氣,還布置着嶄新的沙發和桌子,甚至能種些花草或者蔬果,這裡是管護人員工作和生活的地方。西藏羌族自然保護區魯古麻布塘站站長達布感動地說,這邊海拔高特别冷,長隆集團給我們蓋了陽光房,讓我們更有信心做好這份工作。

已經在此工作8年的達布,8年來都隻能燒爐子取暖,今年是第一次用上暖氣。現在,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73個專業管護站都擁有了玻璃陽光房。

這裡空氣含氧量隻有平原地區的40%,每年8級以上大風天數200天以上……但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管護站除履行日常巡邏職能外,還要進行陸生野生動物收容救護、疫源疫病監測防控等工作。

“管護站人員是這片土地的守望者,我們也希望能守護這些守望者”曹良說,管護站是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一個血管,它是一個最基層的神經細胞,管理的工作是由這73個管護站來完成的。晚上這邊很冷,熬過嚴寒的冬天很艱難。根據基層管護員的呼聲,我們長隆集團建了73個玻璃陽光房。有了陽光房以後,隻要有太陽的情況下,實體溫度就很高,還有暖氣,大家都能安下心來從事野外保護工作。

建設青藏高原特色動物救護功能區,為野生動物“保駕護航”

11月27日,廣東長隆集團援建的西藏自治區藏羚羊保護研究中心(西藏自治區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西藏自治區政協原副主席阿沛·晉源和長隆集團進階副總裁董貴信為中心揭牌。這标志着首個青藏高原特色的動物救護功能區和科研服務平台正式運作,西藏自治區野生動物保護工作邁入新的發展階段。

藏羚羊保護研究中心占地面積48.03畝,總建築面積7500平方米,主要由專家樓、科普研究樓、動物醫院、飛禽區籠舍、食草動物區籠舍和猛獸區動物籠舍及其他附屬工程構成。該項目能極大地提升野生動物保護救助條件和能力,增強高原野生動物科研水準,為保護、拯救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維護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提供基本保障。

隻見在科普研究樓,裡面已經配置上了電腦、顯微鏡等相關儀器。廣東長隆集團首席動植物官董貴信說,中心就是開展野外監護和救護的工作。還有我們救護完的動物,要把它野化、放歸自然。可以看到一些新的儀器裝置正在逐漸到位。比如動物需要體檢,就要靠中心的一些設施裝置。我們希望未來不僅對西藏的野生動物的一些保護,我們更希望對全球的野生動物做有力的支撐。

西藏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也是生物多樣性重要基因庫。據全國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結果顯示,西藏現有藏羚羊種群數量由上世紀最低谷時的7萬餘隻增長到超過30萬隻,野牦牛種群數量由上世紀幾千頭增長到超過2萬餘頭,黑頸鶴數量從上世紀不足2000隻增長到過萬隻。

“未來,我們野外保護、野外救護和放歸自然這項工作,永遠也不會停下腳步,會繼續開展下去。”董貴信表示,長隆建構了“野生動物種質資源基地+科學研究+科普教育+野外救護+野化放歸”五位一體的創新發展模式。另外,長隆旗下的廣東長隆慈善基金會,作為大陸首家民營企業成立的5A級野生動植物保護基金,向國内外野生動物保護提供技術力量和課題經費超5億元。未來,長隆集團将始終堅持生物多樣性保護,持續加強野生動物種質資源研究,力争到2030年保育野生動物資源達到2000種15萬隻,為全球瀕臨滅絕物種的遷地保護和野外種群恢複提供更多的戰略資源,努力為實作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貢獻中國力量。

餘晖灑落,遠處成群的藏羚羊悠閑地低頭進食……這家來自3000多公裡之外的最不像動物園的動物園,正為中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默默貢獻着長隆力量。

采寫:南都記者 許曉蕾 實習生 袁曉佳 通訊員 鄧泳怡

攝影:馬強 編輯:許曉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