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白雲山有着秀麗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也是我校紅色研學共建機關。2023年12月9日,我校五年(3)班樂學中隊,在學校大隊部的安排和指導下,到白雲山進行研學活動,深感這次旅行不僅是一次自然探索,更是一次對廣州民俗與曆史的心靈啟迪。
一、民俗之美
白雲山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吸引着無數遊客。我們步進“愛心廣場“,沿着進山小路來到文化民俗長廊,講解員介紹“落雨大”“貼揮春”“花街歸來”“擒趟攏”“捐愛心”“茶禮”六組關于廣東地方民俗的雕塑。同學們對于 “擒趟攏”特别好奇,圍着講解很認真傾聽。
二、文化之韻
除了自然風光,白雲山還承載着豐富的曆史文化景區至今還有白雲寺、雙溪寺、能仁寺、彌勒寺等古寺及白雲仙館、明珠樓、百花冢等部分名勝古迹。2017年6月,白雲山的“鄭仙傳說”項目被列入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隊員們了解到白雲山的宗教文化、山水文化和茶文化。在遊覽過程中,我們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加珍惜和傳承這份文化遺産。由“茶禮”帶出的“茶文化“這詞也開始在同學腦裡紮根……
三、教育之深
白雲山不僅自然風光秀美,而且與廣州2200多年的曆史息息相關,景區的人文景觀豐富,曆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蘊深厚。秦末高士鄭安期,晉代葛洪,南梁時的景泰禅師,唐宋時期的杜審言、李群玉、蘇轼、韓愈等,近現代的劉永福、孫中山等,以及老一輩革命家朱德、董必武、郭沫若等曾在白雲山留下足迹。周恩來總理、陳毅副總理更是曾在當時被譽為“南國釣魚台”的白雲山山莊旅舍進行過國事活動。
四、心靈之旅
最讓大家難忘的是大家徒步到達山頂上的一刻喜悅,一路上山,很累,也很充實。大家學會了互相照顧和幫助,更明白了五(3)樂學中隊是一個整體,所有少先隊員都是需要團結在一起,才能更快到達山頂。也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這次研學之旅不僅是一次自然探索之旅,更是一次心靈之旅。
,時長00:15
這次研學之旅不僅讓隊員們領略了自然之美和文化之韻,更讓他們明白要做一個有責任,勇擔當小主人,從國小先鋒,長大做先鋒,努力成為民族新時代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