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鳌拜被處死前請求見康熙,撕開衣服後,康熙含淚免其死罪

作者:趙趙的期待

前言

清朝初年,康熙皇帝即位,年幼的他面臨着宮廷權謀的重重阻礙。其中,權臣鳌拜以其強大的權力和勢力成為了引人注目的角色。

然而,在一場生死較量即将上演的時刻,鳌拜卻做出了讓人猝不及防的舉動,他突然撕開自己的衣服,露出了胸前的肌肉。他胸前的飛龍,究竟隐藏着怎樣的秘密?康熙皇帝會如何應對這場權謀的風暴?一切都将在這個背心之謎的揭曉中浮出水面。

鳌拜被處死前請求見康熙,撕開衣服後,康熙含淚免其死罪

一、文字獄的慘淡:權臣的殘暴何時是個頭

在一片寂靜中,湖州城外的官道上傳來哭喊與馬蹄聲。一位婦人被五花大綁,身後跟着三個稚嫩的孩童。他們淚流滿面,發出凄厲的哭嚎,卻于事無補。這正是湖州莊家的妻兒,前去哀求官府釋放家主。

大兒子莊浩浩嚎啕大哭,聲嘶力竭。他剛剛十四歲,還不懂這殘酷的社會,隻能無助地看着母親被捆綁,卻什麼也做不了。莊夫人哽咽着安慰他們,她心如刀絞,腦海中循環播放着丈夫被五馬分屍的可怕畫面。

他們的罪名不過是私自刊印了《明史》這本曆史典籍,卻被奉為“大不敬”。鳌拜勒令禁止刊印明史,動辄就是斬。莊家面臨的,将是門戶洗血的慘烈命運。

鳌拜被處死前請求見康熙,撕開衣服後,康熙含淚免其死罪

其實,莊夫人與三個孩子并不知曉這場“文字獄”的來龍去脈。他們不懂,這隻不過是鳌拜權傾朝野的一個縮影。

莊家主人莊秉彜是本地一個書香門第。他深感明史記載中立精準,遂斥資刊印流通。隻因鳌拜痛恨南明餘孽,他将此舉視為對大清不敬。尋常百姓怎會想到,觸及這位權臣的禁忌,竟是萬劫不複的深淵。

等到莊夫人哭喊告終,一切為時已晚。家主已經遭到酷刑拷問,不日便會被斬立決。門前的玉蘭花開得正豔,卻無人欣賞。隻剩三個孩子在莊家大宅裡哭得昏天黑地。

鳌拜被處死前請求見康熙,撕開衣服後,康熙含淚免其死罪

這一切,不過是近年來文字獄中的一樁小案。在鳌拜的授意下,朝野已然對言論禁锢管制達到前所未有的地步。曆史典籍、小說戲曲無一幸免,凡是稍有不遜之詞,立即成為頭号大罪。

就在最近,北京一所私塾的學子在課上讨論古代典籍,提到一句“大明永立”。這句話被告密者聽去,扭送到衙門。全體師生幾乎被斬,最後以杖刑了事。但那名可憐的講書先生已經在獄中痛不欲生。

鳌拜被處死前請求見康熙,撕開衣服後,康熙含淚免其死罪

而文字獄中最引人唏噓的,還要屬楊維桢的悲慘遭遇。這位詞曲大家在《憶王孫》一曲中暗喻明朝,竟被鳌拜視為“懷念南明”。級别之高令人震驚。楊維桢不得不從此銷聲匿迹,在郊外的草堂裡度過餘生。

其實,鳌拜痛恨南明的原因并不單純。此人生性多疑,野心極大,早已在朝中謀權篡位。他将南明餘孽視為心腹大患,趁機打壓異己,進一步讓皇權望塵莫及的權力完全落入自己手中。然而,這一切的背後,還隐藏着更為駭人的真相。

鳌拜被處死前請求見康熙,撕開衣服後,康熙含淚免其死罪

二、荒誕戲劇:反科學成為鳌拜權力的堅實柱石

“六法全無天靈之倫,三綱日趨傾頹。法表橫行,災害不已,此皆新法不合天理之故也!”一位滿頭銀發的老者在北京街頭高喊,他激動得渾身發抖,竟當場暈厥過去。圍觀的百姓們面面相觑,都被他的舉動吓了一跳。這位老者正是北京天文台台長李天 ,此番發飙的原因,正是鳌拜最近頒布的一道荒誕不經的聖旨。

新曆舊曆之争已然成為朝野的重大話題。鳌拜以“新法不合天理”為由,廢黜更新準确的西洋新曆法,重新恢複錯誤百出的舊曆法。為此他還專門任命一個對天文曆法一無所知的楊光先擔此大任,引發輿論嘩然。

鳌拜被處死前請求見康熙,撕開衣服後,康熙含淚免其死罪

其實,李天随機作為新曆法的倡導者,這次親曆其損毀,自是精神受創最為嚴重的人。他在街頭暈厥不醒已經三天有餘,家人極其擔心他的身體狀況。

三日後,在醫生的精心調養下,老者總算蘇醒過來。這是他蘇醒後說出的第一句話。可見他對鳌拜此次決定的痛心與憤懑。

鳌拜被處死前請求見康熙,撕開衣服後,康熙含淚免其死罪

然而此事的影響還在持續蔓延。由于新的曆法錯誤百出,農作物的耕種受到嚴重影響。很多農民深受其害,甚至在歉收的那一年出現了大面積的災荒。人心惶惶,對這個朝廷的信任度也在穩步下降。這無形中更加鞏固了鳌拜的統治地位。

其實,李天随機一語道破了真相。鳌拜此舉,根本原因就在于進一步架空皇權,讓思想文明的文臣集團也對他俯首帖耳。這場鬧劇其實暗藏殺機,目标正是康熙皇帝手中的權柄。而潛伏在幕後操縱這一切的,還有一個更為隐秘、更為殘忍的組織——東林黨。

鳌拜被處死前請求見康熙,撕開衣服後,康熙含淚免其死罪

這個以“講學談古”為幌子的地下組織,早已滲透各級官府,在鳌拜的關照下擴張到了難以想象的地步。其中很多高官,包括此次強行推行舊曆法的官員,都是東林黨的暗樁。他們表面上效忠皇權,實則隻服從鳌拜一人。

于是這荒誕的鬧劇便在東林黨的操縱下,在朝野上演得色彩斑斓。皇帝愈發地被架空在君主的空殼之中,而鳌拜則樂此不疲。然而,沒有哪一種的獨裁統治是永遠的。當曆史的車輪碾壓而來,沒有任何人可逃脫宿命的降臨。

鳌拜被處死前請求見康熙,撕開衣服後,康熙含淚免其死罪

三、宿命的降臨:塵埃落定,鳌拜終于走向末路

“換地之争”四個字,在八旗軍中引發了空前的躁動與憤慨。這場看似權力争奪的角力,實則直接打擊了他們的根基——領地。一時間,八旗士兵的怨氣直沖雲霄,戰火一觸即發。

然而這并非偶然。這正是皇帝康熙精心布置的一場權力遊戲。他此舉直接激怒八旗精銳,意在向鳌拜宣戰。可以說,曆史程序在這一刻驟然加速,權力更替的序曲正式拉開。

對此局勢一無所知的鳌拜還沉醉在權力的歡愉中,絲毫沒有察覺到危機的逼近。東林黨暗中操縱百官朝賀,鳌拜的生日宴賓如雲,仿佛整個王朝已經成為他一個人的後花園。

鳌拜被處死前請求見康熙,撕開衣服後,康熙含淚免其死罪

然而這場生日宴會卻成為了他命運轉折點的見證。當鳌拜在宴會上酣暢淋漓之時,皇帝康熙正俯瞰這一切。他笃定,明日的黎明,将是這位獨裁者統治的末日黃昏。

于是在一個風雨交加的黎明,一切如康熙所願發生了。皇帝親率禁衛軍,在鳌拜府邸前列陣森嚴。幾乎在一瞬間,權傾朝野的大院淪為囚籠,鳌拜與東林黨高層全部落網。

當鳌拜被押入大牢,康熙像一個終結者一樣冷峻地宣告他的罪行。然而面對即将宣判他死刑的君王,這個老謀深算的權臣還激烈反抗着他的命運。

鳌拜被處死前請求見康熙,撕開衣服後,康熙含淚免其死罪

在行刑前一天深更半夜,鳌拜強行要求見最後一面皇帝。獄卒對他昔日的權勢還心有餘悸,還是向康熙禀報了他的請求。

當皇帝出現在牢房時,鳌拜突然瘋狂撕扯自己的囚服,露出了布滿傷痕的後背!一時間,整個牢房鴉雀無聲。對于這個曾經與自己并肩作戰的老臣,康熙内心備感複雜。是殺之?還是饒其一命?這念頭的交替思量着實令他痛苦。

鳌拜被處死前請求見康熙,撕開衣服後,康熙含淚免其死罪

最終,皇帝做出了決斷。次日清晨,整個朝野為之震驚的一個決定自皇宮深處傳開——鳌拜雖然免于一死,但将在大牢中終身監禁。

當這個消息自朝堂傳到民間百姓,引發了兩極評價。但無論如何,這個曾經幾乎篡奪皇權的權臣,終于在曆史的車輪下走到了盡頭。他逃不過他注定的、屬于所有的宿命。

昔日那些為權力匍匐的東林黨,也在這場風暴中灰飛煙滅。當權與慈的天枰逐漸回歸平衡,這片廣袤疆土似乎又見了一線光明。

鳌拜被處死前請求見康熙,撕開衣服後,康熙含淚免其死罪

結語

人生最是風雨兼程,江山代有才人出。曆史并不會因為一個獨裁者的蹉跎而停滞太久。當朝陽升起,屬于這片土地的萬民,将迎來一個嶄新的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