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她們”何以盛裝?珠江流域女性民族服飾展開幕

作者:亮網

新快報訊12月22日,“她們的盛裝和嫁衣——珠江流域女性民族服飾展”在廣東省博物館三樓展廳三正式開幕。此次展覽由廣東省博物館(簡稱“粵博”)主辦,廣西民族博物館合辦,柳州市博物館、桂林博物館、右江民族博物館、廣東瑤族博物館、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廣州博物館、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七家機關協辦,同時也有多方社會力量提供了源源不斷地支援。

“她們”何以盛裝?珠江流域女性民族服飾展開幕
“她們”何以盛裝?珠江流域女性民族服飾展開幕
“她們”何以盛裝?珠江流域女性民族服飾展開幕

絢麗多姿的民族服飾中,風格不同的盛裝通常也是各族女性婚禮上美麗的嫁衣。種類繁多的款式、特殊質感的面料、賞心悅目的配色、神秘獨特的紋飾、巧緻絕倫的工藝,樸素或華麗,盛裝與嫁衣陪伴女性走過人生的重要時刻。作為民族文化重要的物質載體,盛裝與嫁衣寄托了女性及其親人最美好的夢想與期盼,也承載了從古至今延續的禮俗中積澱的民族曆史文化。

展覽精選珠江流域所涉省區内23個世居民族的盛裝和嫁衣,解讀西南、華南地區女性民族服飾濃縮的民族曆史與生活圖景,探尋服飾承載的文化密碼,品味女性服飾的文化内涵。女性民族服飾既堅持本民族特點,又在不同曆史次元中進行着民族間的“接觸混雜、聯結和融合”,進而帶領觀衆更深刻地了解中華民族文化多元一體的格局。

“她們”何以盛裝?珠江流域女性民族服飾展開幕
“她們”何以盛裝?珠江流域女性民族服飾展開幕

展覽共三個部分:“何以盛裝?”“各美其美”和“融合創新”。在展覽第一部分“何以盛裝?”中,通過展示各色制衣工具、傳統民族服飾的原材料、各具民族個性的飾品、獨特的印染、織繡、裝飾工藝,帶領觀衆了解獨具民族特色的服裝是如何被制作出來的。

在展覽第二部分“各美其美”中,以苗族、壯族、彜族、瑤族等民族的服飾為主,以圖檔、影音資料、多媒體互動裝置為輔,向觀衆集中展示了一幅幅珠江流域充滿人間煙火和風土人情的民族曆史畫卷。

在展覽第三部分“融合創新”中,展示了融合民族服飾元素的時裝禮服,借此帶來關于民族服飾融合創新的思考,推動民族服飾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她們”何以盛裝?珠江流域女性民族服飾展開幕

此次展覽,廣東省博物館針對不同人群,策劃實施更為豐富的主題導賞。後續還将推出《龍遊花城·盛裝出行——粵博巴士藝術衆創活動》《驿路同遊——秦漢古道與連南瑤族文化主題研學》、銀飾手作、紮染工藝等形式多樣的線下教育活動,在生動的實踐中體驗女性民族服飾的審美情趣和工藝智慧。

“她們”何以盛裝?珠江流域女性民族服飾展開幕

采寫:新快報記者 黃聞禹 通訊員 粵博宣

攝影:新快報記者 夏世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