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六大國有銀行定調2024年工作重點:精準賦能新質生産力

作者: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 張漫遊 北京報道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24年經濟工作進行了系統部署。會議提出:“以科技創新推動産業創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産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産力。”

随後,工商銀行(601398.SH)、農業銀行(601288.SH)、中國銀行(601988.SH)、建設銀行(601939.SH)、交通銀行(601328.SH)、郵儲銀行(601658.SH)六家國有銀行分别召開了黨委會議,傳達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對比202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後六大國有銀行相關會議披露的内容,2023年各家銀行更着重強調要高品質助力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助力發展新質生産力。

加大支援科技創新力度

中國銀行研究院分析認為,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将科技創新作為2024年經濟工作的首位,既是對大陸目前科技創新發展現狀的深刻把握,也凸顯了科技創新作為引領經濟高品質發展關鍵引擎的重要定位。

在此背景下,以六大國有銀行為代表的銀行機構,在傳達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時,普遍強調了将助力科技創新、發展新質生産力。

工商銀行召開黨委會議強調,下一步要“圍繞服務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做好對‘卡脖子’領域、‘專精特新’企業、戰略性新興産業、未來産業等的精準支援,助力發展新質生産力”。

中國銀行表示,2024年将“進一步支援科創企業、‘專精特新’企業、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優化完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以高品質供應鍊金融服務支援制造業重點産業鍊高品質發展,助力提升産業鍊供應鍊韌性和安全水準”。

建設銀行提出:“要持續提升金融服務新型工業化能力水準,堅持傳統産業改造更新和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産業兩手抓,為國家先進制造業叢集發展提供适配的金融服務方案。”“要為産業鍊供應鍊打造更多場景式、嵌入式金融服務,支援龍頭企業和中小企業共同發展。”“要切實履行國有大行責任,持續深化新金融行動,大力發展科技金融,用好‘技術流’評價體系,不斷完善科技金融全鍊條、全周期、多元化服務。”

交通銀行則明确,2024年将緊密對接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要求,持續加力支援戰略性新興産業、傳統産業轉型更新、新型工業化、産業鍊薄弱環節等,以高品質金融服務推動新質生産力發展。

農業銀行提出,接下來“要大力支援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将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科技創新、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産業等重點領域,助力提升産業鍊供應鍊韌性和安全水準”。

郵儲銀行表示,要把主要金融資源投入到實體經濟領域,高品質助力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大陸高度重視金融支援科創企業發展。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了國家産業引導基金、資本市場、風險投資、科技保險等多層次科技金融體系,銀行業通過加大科創企業貸款支援力度、探索科技支行專營機構、投貸關聯等方式支援科創企業發展,這些探索和努力取得了較大成效。

中國人民銀行此前披露的資料顯示,從信貸角度看,截至2023年6月末,高技術制造業中長期貸款餘額為2.5萬億元,同比增長41.5%,連續3年保持30%以上的較高增速;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餘額為2.36萬億元,同比增長25.1%,連續3年保持25%以上的較高增速;全國“專精特新”企業貸款餘額為2.72萬億元,同比增長20.4%,連續3年保持20%以上的增速。從資本市場角度看,大陸推出了科創票據、科創公司債等債券産品,拓寬科技型企業直接融資管道;設立科創闆、北交所,深化新三闆改革;引導創業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持續健康發展。截至2023年6月末,科創票據、科創公司債餘額約4500億元,超過1000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A股上市,創業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規模近14萬億元。

信貸資源向戰略性新興産業傾斜

關于下一步助力科創企業的發力方向,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圍繞相關領域,進一步明确了未來科技創新發展的重點方向:一是加強頂層設計規劃,推動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産力轉化。會議指出:“以颠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産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産力。”同時,聚焦制造業發展提出:“加強品質支撐和标準引領,提升産業鍊供應鍊韌性和安全水準”,明确了從“科技創新-産業轉型更新-經濟增長新動能”的發展路徑,未來科技賦能産業高品質發展将持續推進,成為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的根本依托。

二是聚焦重點方向,加大關鍵領域科技創新的技術攻關和應用。會議強調了新型工業化、數字經濟、人工智能三大重點方向,在此基礎上,圍繞新興産業發展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若幹戰略性新興産業”和“開辟量子、生命科學等未來産業新賽道”,圍繞傳統産業轉型更新提出“廣泛應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

三是完善産業科技創新體系。會議延續了202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推動科技—産業—金融良性循環”的基調,針對基礎研發、企業創新主體和融資支援也做出相應部署,未來圍繞創新體系内各主體創新能力提升工作将持續完善。

面對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部署方向,中國銀行研究院建議,作為金融機構,一是聚焦科技創新關鍵領域,助力産業鍊價值鍊向中高端攀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數字經濟,加快推動人工智能發展。開辟量子、生命科學等未來産業新賽道,廣泛應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加快傳統産業轉型更新。”未來,新型工業化、戰略性新興産業、數智技術及綠色技術等領域技術創新将加快發展,金融業要根據技術創新的趨勢、産業鍊更新的重點加大支援力度,在助力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中“顯真章”。

二是針對科創企業經營特點,金融機構應研究設計差異化、特色化科技信貸服務。加快建構與“專精特新”企業内在特征相一緻的授信審批新模式。根據科創企業“軟資産”豐富的特點,金融機構應推廣知識産權質押、動産質押、應收賬款質押等;加強服務創新,開發“專精特新”專屬金融産品。針對不同企業的資金需求,精準畫像,開發定制化金融産品。例如,“專精特新”成長貸、小巨人貸、技改創新貸等。加大投貸關聯發展,為科創企業提供更全面資金支援。

三是建立有利于科技金融發展的風險容忍和補償機制。科創企業往往具有“高不确定性、高波動性、低擔保”的風險特征,要探索設計專門針對科技金融的風險管理模式。從全産業鍊視角出發,建立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庫和中小科創企業資料庫,擴大抵押物範圍,深化與擔保機構合作。完善科創企業貸款利率定價機制,建立風險分擔和資訊共享機制,建立政府公共征信機構,擴大國家風險投資擔保基金的規模,設立風險補償資金池及多方風險共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