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C問題頻發,使用者體驗不佳
随着高速公路ETC的大規模推廣,使用ETC的車主人數激增。然而一些車主在使用過程中卻遇到了很多問題,嚴重影響了使用者體驗,使一些車友愈發離ETC遠遠的。
“有了ETC還排長隊,氣死我了!”王小花一邊等待高速人工通道的車輛前行,一邊大聲抱怨道,“ETC售後服務真的太差勁了!”再問之下,原來王小花使用ETC一年多以來,裝置就壞了兩次,去更換手續很繁瑣,然後又莫名其妙扣了幾十塊錢額外的費用,讓她對ETC根深蒂固的不滿。
根據交通運輸部的統計資料,過去五年,ETC系統累計投訴數一直在上升,2020年達到23615件。投訴主要集中在亂收費、服務态度惡劣等幾大方面。
而随着使用規模的擴大,問題也在進一步凸顯。
“剛辦了ETC就出現莫名多扣費用了,到底是ETC系統出了問題,還是有人盯上我的ETC卡了?”李大龍迅速決定暫不使用ETC系統,回到人工收費通道,這也成了很多車主的選擇。
在一個高速路口,此時車子多的人工通道大排長隊,ETC車道卻空空蕩蕩。這種“甯排隊,不ETC”的情況也不在少數。
分析認為,導緻使用者體驗差的原因,一是管理和技術監管跟不上,存在漏洞與問題。二是品管和人的因素也相當重要,排查問題、回應投訴的速度和效率也亟待提高。
可見,ETC的改變任重道遠。
車主選擇人工通道的理由
“ETC 車道空無一人,人工通道排起了長龍,這已經不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景象了。”李大龍在高速服務站駐足觀察,心裡滿是疑惑。
“我曾經是 ETC 的忠實使用者,如今卻變成了‘排隊族’。” 李大龍随機找了一位正在排隊的車主王某打聽原因。
王某解釋道,他之前辦理了 ETC,後來裝置出了問題,想要取消卻十分麻煩。“首先需要找到原來辦卡的那家銀行,填表申請解除服務,否則要支付違約金。
整個流程複雜繁瑣,讓我無心再次使用 ETC。
類似王某遇到的情況并不少見。交通部的資料顯示,超過 85% 的車主選擇走人工通道而非 ETC。他們之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正是因為登出 ETC 過于麻煩,才轉而選擇人工收費。
此外,還有部分人擔心 ETC 裝置遺失或損壞,需要重新辦理的複雜程度。
“我的 ETC 裝置使用頻率本來就不高,過年回家或者公司報帳需要人工收費票據才行。”一位小車駕駛員解釋道,“雖然 ETC 裝置免費領取,但後續使用和管理的麻煩程度,實在不如排隊來得輕松。
可見,登出難、管理麻煩等都是導緻車主不選擇 ETC 的重要原因。相關服務的便利性亟待提高,否則 ETC 的推廣道路還很長。
車牌付被視為ETC的替代方案
在李大龍和其他“排隊族”追問原因的過程中,有人提到了另一個詞——車牌付。“我聽說國家正推進車牌付系統,準備逐漸取代ETC。”一位車主如是說。
什麼是車牌付?簡單來說,它利用車牌識别技術,當車輛駛過時,相關攝像頭和軟體可以自動識别車牌資訊,并按卡内預存的賬戶扣費,完成收費。
這種技術日趨成熟,已在多地的小區以及停車場得到應用。
與ETC相比,車牌付最大的優勢是無需額外安裝裝置。車輛本身已有車牌,車牌識别系統隻需要設定在道路收費處即可,大大降低了硬體成本。
此外,車牌與車輛一一對應,也減少了“蹭車”現象的出現。
交通運輸部門預計,2025年中國高速公路車牌付系統占比或将達到60%左右。這意味着它可能逐漸取代ETC,成為主流收費方式。
李大龍了解後也對此頗為期待。
不過業内專家提醒,從現有基礎設施來看,短時間内要實作車牌付全面替代ETC還為時過早。畢竟ETC裝置已廣泛鋪開,改造更新也是一大工程。
預計至少還需要5-8年的過渡期。
ETC整頓工作目标明确
在車牌付逐漸崛起的同時,交通運輸部門也沒有放棄對現有ETC系統的優化。2022年,一場新的ETC整頓運動在全國範圍内全面鋪開。
這次整頓重點圍繞ETC服務标準化、費用監管透明化、業務流程簡便化等方面展開。比如完善線上線下查詢通道,投訴響應時限不得超過72小時,嚴厲打擊各種亂收費行為等。
可以說,ETC的痛點問題,此次整頓放在了顯微鏡下進行逐一檢視、整改。交通運輸部門希望通過持續3-5年的治理,将ETC系統服務水準提高一個大台階,使用者滿意度達到80%以上,重拾使用者選擇ETC的信心。
李大龍等車主在了解整頓目标後,也開始對ETC供給側的改進抱以期待。也許整頓過後,ETC裝置的問題或将大大減少,他們也會重新考慮使用。
車主的選擇:擁抱變化
面對ETC和車牌付雙重選擇,車主們的态度也在悄然變化。
王小花原本對ETC系統深惡痛絕,聽說整頓後表示“我不抱希望,但也願意再給它一個機會”。李大龍也躍躍欲試,打算重操ETC系統,親身驗證整頓成效。
還有部分車主則選擇觀望,并繼續使用人工收費通道。
而另一部分車主已開始擁抱車牌付。“簡單快捷又不用換裝置,我已經在小區和辦公樓的停車場上體驗過車牌付了。
”一位司機說,“它應用在高速收費上再合适不過,我非常看好!” 交通部門稱,車牌付高速公路改造将在明年先在100個服務區試點,逐漸擴大範圍。
專家認為,ETC整頓和車牌付崛起共同預示着高速收費模式正在進入以“便民”為中心的新階段。車主的選擇也會更加多元化。
或許未來的某一天,自動收費系統會完全替代人工通道。屆時高速公路再無“排隊族”,通行将更加高效便捷。
根據現有基礎設施情況,業内人士預計,車牌付想要完全取代ETC,大規模普及仍需要5-8年左右的時間。這意味着兩種技術并用的過渡期将持續較長一段時間。
整體預測和建議
綜上所述,ETC面臨新老交替,車牌付逐漸崛起的重要轉折點。在此過程中,ETC整頓工作必不可少,它将解決好與完善ETC系統,提升使用者體驗,為下一代車牌付打下基礎。
本文預測,未來5年是兩種技術并行發展的關鍵期,8年後車牌付将成為主導,并最終取代ETC,實作收費模式的革新更新。
最後,建議車主積極擁抱變化與進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适的收費方式。同時,業内還需加快完善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為智能化、便民化夯實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