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百病之起皆由濕生,中醫兩招,祛熱排寒,給身體來個大掃除

作者:中醫名家原芳芳

大家好,我是原醫生,“人間百病,皆由濕生”。今天就和大家談一下濕濁對人體的危害,也給大家分享兩招,祛熱排濕、助你濕除百病消!

百病之起皆由濕生,中醫兩招,祛熱排寒,給身體來個大掃除

說起濕濁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它是我們脾胃運化失調的産物;那為什麼說百病皆由濕起呢?

百病之起皆由濕生,中醫兩招,祛熱排寒,給身體來個大掃除

中醫方面認為“脾為後天之本”主後天氣血的生發;而濕由脾生,是以濕濁的産生往往意味着後天氣血的運化失調,人體髒腑的虧虛,這時的人體就比較虛弱,容易遭到外邪侵擾;并且濕濁還具有黏膩的特性,容易與體内寒熱之邪黏連形成寒濕或者濕熱,積聚日久還會變成淤血或者痰濁,導緻堵滞身體氣機脈道;而且像風濕病、肺氣管炎也大多是由它引發造成;甚至高血壓、冠心病這些病症也離不開濕濁的作祟。

百病之起皆由濕生,中醫兩招,祛熱排寒,給身體來個大掃除

很多朋友這是就該問了:“怎麼判斷自己體内有沒有濕濁呢?”,其實很簡單,中醫講“舌為五髒六腑之外候”,身體有沒有濕通過舌象就能看出來,大家可以對鏡自照一下,如果舌頭濕滑有唾沫,并且舌苔比較滑膩,還伴有身體困重的情況,那就多是體内有濕濁了!

百病之起皆由濕生,中醫兩招,祛熱排寒,給身體來個大掃除

不過體内有濕也不必太過緊張,今天原醫生就教你兩招祛濕秘法,教你有效散盡體内濕濁。

如果你的舌苔發黃厚膩,有口苦黏膩、心情胸肋發悶脹痛、身體出汗油膩有異味、小便發黃、便時灼痛的情況,那就多是體有濕熱了,這時候可以考慮一些健脾去濕熱的方劑調理,比如說除濕胃苓東加減

百病之起皆由濕生,中醫兩招,祛熱排寒,給身體來個大掃除

而如果你的舌苔發白厚膩,且伴有身體怕冷、肚子發涼脹痛、腹瀉、關節冷痛的情況,那就多是體有寒濕了,這時候就可以參考一些溫脾散寒的方劑調理,比如說苓桂術甘東加減

百病之起皆由濕生,中醫兩招,祛熱排寒,給身體來個大掃除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