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也有專門打假的部門,看看古人是如何懲治造假之人的

閱讀文章前辛苦您點下“關注”,友善讨論和分享,為了回饋您的支援,我将每日更新優質内容。

古代也有專門打假的部門,看看古人是如何懲治造假之人的

前言

伴随着市場經濟的繁榮,有不少黑心商家為了追求更多的利潤,經常會用各種辦法坑騙消費者。

比如說以次充好、假冒,這些都是慣用的招數了,也由此,在21世紀的中國社會裡,出現了一群毀譽加身的打假人。

古代也有專門打假的部門,看看古人是如何懲治造假之人的

那麼話說回來,現代的商品裡有假冒僞劣的,那麼古代的商人就真的那麼誠實守信嗎?

古代也有專門打假的部門,看看古人是如何懲治造假之人的

先秦時代的商業法規

自從有了商業之後,假冒僞劣就從來沒有斷過,在先秦時期出土的《雲夢秦簡》中,就有相關的商人造假事件了。

古代也有專門打假的部門,看看古人是如何懲治造假之人的

那麼,古人又是如何打假的呢?

中國的商業起源于何時已不可考,但至少在夏商時期,中國的商業就已經比較繁榮了。

比如說商朝人的祖先王亥,在史書上的記載就是一位到處趕着牛羊做生意的商人。

古代也有專門打假的部門,看看古人是如何懲治造假之人的

可惜的是,由于商朝留下來的文獻實在太少,是以我們無法得知商朝的商業環境到底如何,好在周朝倒是為我們留下了一些相關記載。

在西周時期,由于生産力比較低下的緣故,是以,當時的商業是由國家壟斷的。

古代也有專門打假的部門,看看古人是如何懲治造假之人的

是以,在當時的政府法規中,對于商品的品質要求,也有着明确的規定。

《禮記·王制》中,就明确記載:“用器、兵車、布帛精粗不中數、不中量,…不粥于市。”

古代也有專門打假的部門,看看古人是如何懲治造假之人的

一句話來說就是,器皿、兵車和布匹如果不符合國家标準的話,是不允許拿到市場上交易的。

而除了這些手工商品有着嚴格的管控外,即使是對于水果、糧食乃至肉類,在西周也有着一系列的規定。

古代也有專門打假的部門,看看古人是如何懲治造假之人的

比如說不成熟的五谷、沒長成的果子、處于年幼期或者是懷孕的牲畜,是不允許拿到市場上交易的。

除此之外,什麼時候狩獵什麼樣的動物、什麼時候上山砍什麼樣的樹,也都有着明文規定。

可以說,在當時,人們對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概念,就已經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

古代也有專門打假的部門,看看古人是如何懲治造假之人的

這也是為什麼後來的孟子在與梁惠王的談話中多次強調“斧斤以時入山林”的原因。

而當西周滅亡後,伴随着生産力的進步,官府雖然依舊還把持着部分商業,但是民間市場卻也逐漸繁榮了起來,尤其是在春秋戰國時期,更是出現了不少富可敵國的大商人,比如說呂不韋。

古代也有專門打假的部門,看看古人是如何懲治造假之人的

同樣,伴随着民間商業的興起和發展,有關商業規範的法律條文也日漸增多。

比如說在秦國的法律上就明文規定,商人打造的器皿上需要刻上商人的名字,好友善售後保證。

這一點也被運用到了軍事上,那些出土的秦國武器上都詳細刻着工匠以及負責官員的編号,隻要出事了,照着編号抓人,錯不了。

古代也有專門打假的部門,看看古人是如何懲治造假之人的

至于說那些假冒僞劣的食品,一旦被發現後,這些食品會被當場銷毀,一般是用火燒,至于商人也會根據數額的多少而受到懲罰。

最低是罰款,高一些的則是發配邊疆,再高一些的那就是肉刑了。

古代也有專門打假的部門,看看古人是如何懲治造假之人的

漢唐的重拳出擊

西漢的法律條文大部分都是延續秦朝的,并且在漢武帝時期,伴随着西域絲綢之路的開啟,為了進一步的規範商業化,同樣也是為了解決那些新增領土的勞動力問題,漢武帝又嚴厲以各種方式打擊商人。

古代也有專門打假的部門,看看古人是如何懲治造假之人的

他規定,隻要商人存在以次充好的行為,就可以将其舉報,而被舉報的商人則要去邊境為國家服一年傜役。

等到了唐朝時,官府對于民間不法商人的懲罰又進一步細化,如果是對日常用品假冒僞劣,一般就是打闆子,80起步!

而對于可能會造成人員死亡的假藥和僞劣食品,則是流放起步,最重的話可以處死!

古代也有專門打假的部門,看看古人是如何懲治造假之人的

此外,在唐朝的法律中,還有這麼一條非常現代化的規定,即三天無理由退換。

并且如果商家不肯接受的話,隻要買家向官府舉報,那麼賣家不僅要賠錢,而且還很有可能挨四十鞭。

說完了唐朝,再來說說商業最為繁榮的宋朝。

古代也有專門打假的部門,看看古人是如何懲治造假之人的

學過曆史的朋友應該都記得在宋朝,中國的商業打破了坊市的限制。

這是什麼意思呢?

古代也有專門打假的部門,看看古人是如何懲治造假之人的

民間自管的興起

在宋朝之前,城裡的商人經商是在固定的市中,并且商店的開門關門時間也都有政府的強制規定。

這一方面确實阻礙了商業發展,但另一方面,也保證了官員對假冒僞劣商品的及時控制。

古代也有專門打假的部門,看看古人是如何懲治造假之人的

可是到了宋朝,伴随着商業的全面開花,僅靠政府有限的官員,實際上已經無法在有效地維持商業的健康發展了。

是以,在宋朝出現了商業行會。

古代也有專門打假的部門,看看古人是如何懲治造假之人的

即一些商人在得到了朝廷的允許後,将自己在本地的同行召集起來登記造冊,并且明确該行業的商品品質标準。

所有入行的商家都必須保證商品的品質,并互相監督,一旦有哪一家商鋪出現了假冒僞劣事件,先由行業内自行處置,如果處置不好的話,那麼行業的會長就要被官府請去喝茶了。

古代也有專門打假的部門,看看古人是如何懲治造假之人的

不過一般情況下都是可以處理好的,因為能當上行業會長的人,背後都是有關系的。

之後,無論是元明清大緻都延續了宋朝的商業模式,即民間的商會作為主體,官府則從旁監督。

古代也有專門打假的部門,看看古人是如何懲治造假之人的

但效果如何嘛?那就不好說了,反正如果你翻翻明清文人的筆記,就會發現,買到假冒僞劣商品的事迹,那是層出不窮。

比如說劉伯溫就曾經遇到過。

古代也有專門打假的部門,看看古人是如何懲治造假之人的

有一次夏天,劉伯溫在集市上看到了一個賣柑橘的小販。

在古代,柑橘一般是冬天才能夠吃到的水果,夏天能買到,那真是相當難得了,再加上這些柑橘的表面看起來也是光鮮亮麗,令人食欲大開,是以哪怕價格高了十倍,劉伯溫也依舊買了一些。

古代也有專門打假的部門,看看古人是如何懲治造假之人的

可是等到劉伯溫回家後,打開一看卻發現,裡面的果肉早就已經成為敗絮,根本無法食用。

劉伯溫憤怒地找小販要求退錢,但小販卻振振有詞地說到我做這個生意已經很多年了,您還是第一個來找我算賬的人。

古代也有專門打假的部門,看看古人是如何懲治造假之人的

并且這個小販還以當時的元朝朝堂為例,讓劉伯溫發出了“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感慨,也算是個趣聞了。

隻是這趣聞背後,卻是那些倒黴的消費者。

古代也有專門打假的部門,看看古人是如何懲治造假之人的

結語

從古至今,欺騙消費者的行為都是極其可恥的,希望在各方行業的努力下,造假行為能夠越來越少!

君子愛财取之有道!

不知道大家又是否有過被商販坑騙的經曆呢?

古代也有專門打假的部門,看看古人是如何懲治造假之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