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年輕人擠爆推拿科夜門診!21歲女孩每天至少低頭14個小時 再不治可能要癱瘓了

作者:都市快報橙柿互動

“KTV釋放不了我們的壓力,夜店蹦迪會消耗我們的體力,能讓我們流連忘返的隻剩下保健養生局……”最近,杭州年輕人的“晚趴局”火了,下班後去推拿按摩,成為許多年輕人的心頭好。

上周五晚6點左右,當天剛好趕上降雨降溫,但浙江省中醫院的推拿科夜門診卻火熱異常,三個診室所有的治療床幾乎全滿了,診室外還陸續有患者在排隊。

年輕人擠爆推拿科夜門診!21歲女孩每天至少低頭14個小時 再不治可能要癱瘓了

浙江省中醫院推拿科夜門診(攝影/陳中秋)

晚上來接受中醫推拿治療的年輕上班族居多

“上班每天低頭對着電腦,脖子痛得厲害,拍片一看,醫生說我的頸椎反弓了!”29歲的秦女士是一名公司白領,周五一下班,她就急匆匆趕到省中醫院,挂了一個推拿科夜門診的号做治療。“我的頸椎基本上每周都要來接受一次治療,每次四五十分鐘,治療完以後脖子感覺明顯輕松了,感覺整個頭都變輕了!”

“晚上來接受中醫推拿治療的年輕上班族居多,其中頸椎不好的特别多,有的甚至出現手麻、頭暈、頭痛、惡心等症狀。而且年齡基本在20歲—40歲之間,有明顯的年輕化趨勢。”浙江省中醫院推拿科副主任蔣忠介紹。

年輕人擠爆推拿科夜門診!21歲女孩每天至少低頭14個小時 再不治可能要癱瘓了

推拿科夜門診現場(攝影/陳中秋)

浙江省中醫院是從去年11月開設推拿科夜門診的,時間是每周一到周五下午4點半到晚上8點,初衷是為了緩解白天的就診壓力。開了以後才發現,來的大多數都是年輕上班族。

浙江省中醫院推拿科杜紅根主任說:“目前,推拿科每個月夜間門診量的就診人數在2000人次以上,90%以上是20歲—40歲的年輕人,這是我們醫生都沒想到的。對于夜門診的開設,我們更希望為不得不接受治療,而白天又确實沒有時間的患者服務,也呼籲大家把有限的夜門診資源讓給更需要治療的人。”

年輕人擠爆推拿科夜門診!21歲女孩每天至少低頭14個小時 再不治可能要癱瘓了

推拿科夜門診現場(攝影/陳中秋)

有資料顯示,大陸頸椎病的發病率為15%左右,且發病有逐年增長、逐漸年輕化的趨勢。杜紅根主任說,和20年前比,頸椎病的發病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一方面是年輕化非常明顯。20年前,臨床中頸椎病患者以50歲以上中老年人為主,但現在,臨床中頸椎病患者中老年人群隻占20%—30%,年輕人占了70%—80%。

另一方面,現在的頸椎病比20年前要更難治。頸椎病往往和工作壓力、學習壓力相關。以前的頸椎病,推拿幾次後大多數都能緩解。但是現在很多頸椎病患者這次做完推拿緩解了,可過了段時間又不好了,總是反反複複。其實是因為他們工作和生活的環境沒有改變,壓力沒有緩解,頸椎病也很難好起來。

有幾次快半夜了女兒還靠在床頭看手機視訊

頸椎病的年齡下限還在不斷突破。以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為例,骨科門診接診的頸椎病患者中,除了二三十歲的上班族,還有不少在校學生,有的是中國小生,其中最小的患者才9歲,檢查後的片子卻讓醫生都吃了一驚。

這位9歲女孩姓石,在杭州一所國小上三年級。媽媽說,女兒總說脖子這裡痛,上課的時候難受得坐不住,一做作業就頭暈,手指也總是有發麻的感覺,有時候握筆都有困難,已經嚴重影響了學習。

聽完症狀描述,接診的田飛醫生心裡已經大概有了判斷,給小石安排了X射線檢查。

檢查結果出來,田醫生大吃一驚——X光片顯示,小石頸椎的弧度已經往反方向彎曲,變成了“一條直線”,退化程度相當于一個50歲的成年人。

年輕人擠爆推拿科夜門診!21歲女孩每天至少低頭14個小時 再不治可能要癱瘓了

左為正常頸椎,應呈“c"形,右為9歲小石的頸椎呈直線,甚至反弓。

“正常人的頸椎部位應該帶有前曲的弧度,就像字母‘C’一樣,而她的頸椎弧度幾乎已經消失了。”田飛說,頸椎變直其實就是頸椎曲度消失,是頸椎病的早期表現。像小石年紀這麼小頸椎退化這麼嚴重的,還是比較少見的。

才9歲的孩子

頸椎怎麼會老化成這樣?

“她太磨蹭了,平時吃飯、做作業動作都比别人慢,别的同學8點多作業就做完了,她要做到九、十點。”小石媽媽說,女兒性格比較内向,平時不太喜歡出門玩,社交活動也很少,平時家裡大人都忙生意,沒時間陪她,是以一空下來女兒就捧着手機玩遊戲消磨時間,經常一玩幾個小時,“有幾次我晚上回來都快半夜了,她還沒睡覺,靠在床頭上看手機視訊。”

“長期低頭最傷頸椎了,孩子之前沒有過症狀嗎,怎麼這麼嚴重了才發現?”田飛問。

“她之前也說過幾次不舒服,我們覺得小孩子長身體嘛,有點痛也正常的,沒放在心上……”小石媽媽的聲音越來越低,眼睛也紅了,看得出來,她很懊悔。“現在這個情況要怎麼辦?還能恢複到之前那樣嗎?”

針對小石的情況,田飛為她進行了牽引、理療等多管齊下的治療手段,她的症狀有所改善。田飛告訴小石媽媽,小孩子的骨骼、椎間盤和周圍的韌帶軟組織彈性大,可塑性強,經過積極康複鍛煉和日常注意保持正确姿勢,還是能恢複到比較正常的狀态的,但以後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能再長時間低頭了。

就在接診小石之前,骨科還接診了另一位12歲的患者,也是頸椎退化如直線一般。田飛說,當時他已經覺得12歲的年齡太小了,沒想到這個年齡下限還在不斷被突破。

田飛表示,兒童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患頸椎病的危害比成年人更大。兒童骨骼比較柔軟,更容易受外力影響而變形,頸椎病會影響頸椎發育,嚴重者甚至會影響胸椎、腰椎及其他骨骼的發育,進而影響兒童身高。嚴重的還會導緻椎動脈供血不足,導緻記憶力下降甚至産生頭暈、視力下降等情況。

17歲高中生長期低頭刷題頸椎老化猶如70歲老人

正常情況下,頸椎從20歲開始老化,一般到四五十歲會有頸椎病症狀出來。但現在,随着年輕人低頭族的增加,頸椎提前加速老化現象非常普遍。

浙江省中醫院骨傷科方斌主任醫師曾接診過一個令他印象深刻的患者,是個17歲高中生,名叫小黎。來門診時,一家人表情看起來有些沉重,小黎媽媽一進門就很着急地說:“醫生,快幫我家孩子看看,怎麼會這樣啊!”

看了小黎的X線檢查、CT檢查報告後,方斌頓時明白了為何小黎媽媽會如此焦急。17歲的年紀卻出現頸椎嚴重反弓,猶如六七十歲老人的頸椎狀态!

原來,之前小黎總覺得自己頸部不舒服,好幾天早上起床脖子酸痛無法動彈,每天像背着幾千斤的東西在脖子上,還出現頭暈、雙手發麻的症狀,這才想到去醫院看病。

後來在交談中,方斌才知道,小黎的學習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每天到家後就自己坐在書桌前做作業刷題,長期維持一個姿勢,幾乎都不起來走動。

方斌醫生說,正常的頸椎是正‘C’形,弧度向前凸的曲線,向前的生理弧線保證了頸椎活動的高度靈活性。當頸部因為長期低頭及坐姿不良等因素,引起頸部肌肉的疼痛、痙攣,肌肉牽拉頸椎,常常産生違背頸椎生理曲線的姿态和活動,再加上不良睡姿,久而久之,頸椎向反方向彎曲,形成反“C”型。

頸椎反弓會引起很多疾病。首先是頸肩部酸痛,若同時存在頸椎不穩定及椎間孔附近骨刺,可刺激頸部椎動脈,引起大腦供血不足,其次是神經受壓,産生神經根性病變或脊髓受壓症狀,部分人群可合并交感神經病變。常見肢體麻木、惡心嘔吐、頭暈頭痛,嚴重的還會引起癱瘓。像小黎這種情況,如不加以治療幹預,甚至會癱瘓。

“像小黎這麼年輕,頸椎退化這麼嚴重的,比較少見。”方斌為小黎制訂了手術方案,通過截骨矯正、椎體融合手術,改善頸部的生理曲度,恢複頸部穩定性。手術後,小黎還需要進行相應的康複治療,最重要的是改變之前長期伏案低頭的習慣,多增加戶外運動,才能更好地保護頸椎。

21歲姑娘一天至少14個小時低着頭如果再不治療幹預可能要癱瘓

年輕上班族頸椎不好更是普遍現象。不少年輕人剛步入職場,頸椎已經“亮起紅燈”。

今年21歲的小付在杭州上城區一家公司辦公室上班,平時的工作主要是資料錄入和整理材料,還經常加班。

幾個月前,她總覺得自己頸部不舒服,好幾天早上起床脖子酸痛無法動彈,還以為是落枕了。

但之後一段時間,落枕似乎發生得格外頻繁,隔三差五就要發作一次。小付開始覺得是自己睡相太差,沒加重視。到後來,她整個脖子和肩膀都酸脹難忍,每天像背着幾千斤的東西在脖子上,還出現了頭暈、雙手發麻等症狀,連敲鍵盤都困難了,這才想到去醫院看病。

接診的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謝濤醫生為小付做了相關檢查,拍片結果出來,謝醫生也吓了一跳——眼前這個年輕的女孩子,頸椎已經退化得像60歲的老人,頸椎曲線嚴重反弓!

年輕人擠爆推拿科夜門診!21歲女孩每天至少低頭14個小時 再不治可能要癱瘓了

和左圖正常頸椎相比,小付頸椎曲線嚴重反弓。

進一步詢問得知,小付除了上班時間,最常做的事情就是抱着手機打遊戲,每天回到家後,除了吃飯,幾乎都是抱着手機,一直要玩到淩晨一兩點,而且都是半躺在沙發上玩。用小付的話來說,她一整天起碼有14個小時以上低着頭,是典型的“低頭族”。

謝濤醫生說,像小付這種情況,已經比較嚴重,不加以治療幹預,甚至會癱瘓。經過牽引、理療和藥物治療等多管齊下,一個月後,小付的頸椎反弓有所改善,但頸椎損傷有不可逆性,要想徹底恢複成年輕人健康的頸椎曲線,已不太可能。

歡迎加入“頸椎-浙醫線上交流群”

近期将邀請骨科醫生和推拿醫生入群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