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打造數字經濟“新引擎”激發高品質發展新動能

作者:南方都市報
打造數字經濟“新引擎”激發高品質發展新動能
打造數字經濟“新引擎”激發高品質發展新動能

龍瀾大道。

打造數字經濟“新引擎”激發高品質發展新動能

龍華區福城街道數字指揮中心。

從之前的“邊陲之地”,成長為深圳的“産業重鎮”。龍華區福城街道以數“智”賦能基層之“治”,持續釋放發展新動能,切實推動高品質發展走在前列。

自今年開春吹響高品質發展号角以來,福城街道緊跟時代步伐,凝聚砥砺奮進的磅礴力量,順勢而為、乘勢而上,以奮進之姿,懷揣“隻争朝夕”的拼勁和幹勁,圍繞保增長、提品質、增後勁、促發展的目标,精準施策、狠抓落實,落實落細經濟穩定發展各項任務舉措,大力挖掘新的增長點,全面推進“數字新城,智造高地”建設,不斷提升經濟發展品質和效益。

搭建政企溝通“連心橋” 助力企業深耕發展

12月6日上午,一場“書記茶話會”吸引了轄區27家企業參與,福城街道邀請專家現場提供專業指導,一一回應解答企業對數字化轉型的困惑,提出具有針對性、操作性的思路和建議。這類直面問題說困難,直來直去提建議的“談心會”,是福城街道并不新鮮,這是福城服務企業、建構親清政商關系的衆多舉措之一。

福城街道完善頂層設計,制定出台《福城街道2023年經濟穩增長工作方案》,從完善經濟預警監測機制、加強企業共治共享、助力企業發展、加強街道企業内循環等多個方面出發,提出了17項助企具體工作舉措,不斷夯實高品質發展基礎。同時強化企業訴求對接協調、流轉處理各環節的高效銜接及閉環管理,優化實業服務群“5131”工作機制,實作群内企業訴求“5分鐘響應,10分鐘初步回複,30分鐘形成方案,1天内到現場解決”。2023年1-11月累計收集到486家企業(園區)提出的910項訴求,積極關聯相關業務部門開展訴求解決工作,協調處置訴求864項,辦結率94.9%。

在福城街道,還有一個由主要上司帶領分管上司、業務科室組成的“服務團”,夜行走訪調研轄區企業經濟發展現狀。企業午餐會也是福城街道服務企業的創新形式,緻力于搭建平台“促交流找市場”,緻力于打通産業内循環。福城街道還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搭建政企溝通“連心橋”,在街道、社群、黨群服務中心、園區企業等各類陣地,整合“區-街道-社群”三級惠企資源,與轄區企業家開展面對面直聯互動,實作企業訴求傾聽解決、供需連接配接互聯對接的多元交流。

推動産業集聚,搭建供需對接橋梁,福城街道堅持将擴大内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發揮超大型企業和園區的産業聚集效應,深化“穩鍊、強鍊、補鍊、拓鍊”。今年圍繞保障力度、服務精度“兩個提升”,資訊成本、對接成本“兩個下降”,為轄區14家企業比對下遊供應商。福城供需鍊”小程式已入駐規上企業125家,注冊使用者1322人,釋出産品求購及供應資訊361條,累計通路11279人次、搜尋28084人次,推動轄區企業直聯合作56家次,成交金額超千萬元,有效促進轄區優質企業的合作,實作企業共同發展互利共赢。

在福城街道,企業和政府部門有着非常暢通的溝通機制。福城采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不斷提高惠企政策宣講深度及精度。由街道上司帶頭,将政策宣傳與企業走訪相結合,主動為企業比對生産經營、産業轉型、升規納統等獎補政策,做到政策宣講“量體裁衣”,讓符合條件企業政策應享盡享。依托街道實業服務群、配備企業服務專員等措施,及時收集企業訴求,釋出惠企政策,接聽企業服務熱線,幫助企業在眼花缭亂的惠企政策中比對适用政策,實作政策服務的“精準滴灌”。

統籌産業空間資源 助推産業轉型更新

高品質發展離不開優質空間資源,福城街道持續盤活土地資源,助力打造經濟增長新引擎。貫徹落實市、區圍繞“20+8”産業叢集企業提供“高品質、低成本、定制化”産業空間工作部署,摸排轄區内重點企業“工業上樓”用房需求,推薦符合條件企業參加産業用地遴選,不斷緻力于降低企業生産經營成本。協助推進九龍山工業園二期建設,加快老舊産業園區、集體物業更新改造,推動鴻創科技中心、高時科技園、富城科技大廈等69萬平方米新興産業空間與企業精準對接,保障優質産業集約發展,增強産業集聚效應。充分梳理閑置國有土地、各股份公司集體廠房,分類分級為企業提供招租資訊,提供優質價廉産業空間。

為加快釋放福城南片區産業空間,福城街道積極推動福城南土地整備項目,為産業更新做好産業空間儲備,彙聚多部門協作的強大合力,同時積極安置福城南片區企業,想盡辦法留住企業,鼓勵外遷企業回遷。12月15日,福城南産業片區留用地項目開工儀式舉行,項目總用地面積18萬平方米,總投資120億元,未來将建成總面積102萬平方米、高端産業用房70萬平方米的數字經濟産業新城,這是支撐龍華北部産業轉型更新、助力國資集資融合發展、促進城市社群煥發活力的重大舉措。

福城街道是深圳唯一彙聚兩大世界級數字旗艦企業的街道。結合發展所需,福城街道不斷激發企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内生動力,推動轄區企業更好更快地與智能化、資訊化接軌,推動企業實作“數字蝶變”。

深入開展數字化轉型診斷評估,不斷提高數字化診斷平台服務覆寫面,推動70餘家轄區規上企業開展數字化轉型“體檢”,推動轄區270家規上工業企業數字賦能平台覆寫,夯實數字化轉型基礎。持續對接華為智能制造和現代服務業創新中心,開展“一對一”上雲服務,為轄區重點企業提供個性化的雲服務解決方案,鼓勵傳統産業型中小企業通過深化數字技術在生産、營運和管理等諸多環節的應用以實作企業以及産業層面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組織召開“暢聊數字賦能 共建智造福城”數字化轉型專題書記茶話會,通過數字化成果展示、先進經驗交流、惠企政策宣貫、上市培育分享,加強企業對數字化轉型的了解,引導企業深化智能化轉型發展理念。與轄區數字化轉型标杆企業合作,探索轄區企業數字化轉型公益試用路徑,為轄區制造業代表企業提供一對一數字化轉型評估,結合企業管理方面的短闆比對數字化管理子產品,通過不同子產品的蔡倫雲SAAS系統實作采購、倉存、銷售、生産、财務、人力資源上雲,不斷提高業務處理工作的品質和效率,提升企業競争力。

打造精智治理體系 推動數字新城建設

作為龍華重要的産業街區,福城有40餘萬外來人口,這些産業勞工是轄區企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如何提升産業勞工的安全感、幸福感、獲得感,福城街道在“智”上下功夫,将“數字活力”充分融入到數字城區基層治理之中。

福城街道建立數字治理工作彙報機制,及時彙集、分析、研判群衆關心熱點和社會痛點、難點,提高事件采集品質和能力水準,落實疑難件會商機制,解決疑難問題事件,提高事件處置效率,街道上司實時督辦深入研究街道數字治理工作提升舉措。

同時推動“深平安”試點建設區,打造精智治理體系、建設社會治理現代化典範城區。福城街道現已搭建社群工作平台應用超市下載下傳區29個,自主開發109個,将“賦能增效”落在實處。2023年,街道@龍華—“民意速辦”平台共接收事件8890宗,辦結總數8835宗,應辦已辦率為99.4%,規範辦結和辦理時長全區第一名。評價總量7687宗,不滿意量658宗,不滿意率8.56%。自主采報事件29061宗,有效上報29045宗,有效上報率為99.9%。

“在數字城區方面,福城将以九龍山數字城為載體,主動對接區未來城市場景試驗區的計劃,争取一批開放式數字經濟賦能試驗場景落地福城,提升全周期城市管理水準。”福城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

福城街道還深化“1+10+N”陣地服務體系,延伸群衆訴求服務觸角,在建築工地、工廠園區、大型居民小區打造建設規範、群衆認可、示範性強的“N類”特色站點,做到群衆集中在哪裡,訴求服務站就建在哪裡。推廣富士康園區群訴站點經驗,建立轄區建築工地群衆訴求服務綜合站點和一個社群群衆訴求服務特色站點。已建成7個“N類”群衆訴求服務特色站點,為周邊居民提供群訴服務,推動沖突糾紛就地化解。深化“街道+社群”立體心理防護體系,開展青工群體心理健康篩查,幫助青工實作心理減負,塑造陽光心态,積極弘揚“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為城市發展輸出原動力。

文:曾海城 劉庚懷 制版:劉嘉琳 王娟娟 黃熾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