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全球七大地區2023回眸丨亞歐:域内危機難解博弈加劇

作者:海峽網絡

2023-12-22 00:34

來源:新華社

連結已複制

字型:小大

新華社莫斯科12月21日電(記者耿鵬宇)2023年,亞歐地區形勢複雜多變,緊張局勢加劇,安全風險升高:烏克蘭危機延宕難解,納卡地區隐憂猶存,俄羅斯與西方地緣政治博弈白熱化。

烏克蘭危機陷入膠着

今年以來,烏克蘭危機進入雙方相持階段,“消耗戰”“拉鋸戰”成為顯著特征。

5月21日,俄國防部宣布完全控制頓涅茨克地區重鎮阿爾喬莫夫斯克(烏方稱巴赫穆特)。随後,烏克蘭軍隊在美西方支援下向南頓涅茨克、巴赫穆特以及紮波羅熱方向開始進行反攻,同時加大對克裡米亞半島及俄南部邊境地區的打擊力度,但一直難以突破俄軍防線。近期,俄軍加大對烏東重鎮阿夫傑耶夫卡的進攻,試圖早日實作“解放頓巴斯”的軍事目标。

10月初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後,國際輿論焦點迅速轉移,加上“烏克蘭疲勞症”蔓延,西方群眾對于繼續援烏的支援度不斷下降,西方媒體頻頻透露美歐政客私下勸說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政府與俄談判。

全球七大地區2023回眸丨亞歐:域内危機難解博弈加劇

11月25日,在烏克蘭基輔市,一棟建築屋頂被無人機碎片擊中。新華社發(羅曼·佩圖什科夫攝)

澤連斯基對此予以否認,重申未準備與俄開啟和談,并在國際上頻頻發聲,希望獲得西方的持續援助。臨近歲末,澤連斯基宣布烏克蘭将在2024年生産100萬架無人機,烏軍方則計劃再動員45萬至50萬兵員。克裡姆林宮則多次強調,目前不具備烏克蘭局勢向和平方向過渡的先決條件,俄絕對優先事項是實作特别軍事行動的既定目标。

俄羅斯挺過西方極限制裁,經濟社會保持穩定。俄總統普京14日在莫斯科舉行的“年度盤點”活動上說,2023年俄國内生産總值預計增長3.5%。俄工業生産和制造業均增長,失業率首次降至2.9%。俄國家外債規模已從460億美元降至320億美元。

在政治和安全方面,烏克蘭危機導緻俄歐關系、俄美關系破裂,歐洲被進一步捆綁在美國戰車上,戰略自主下降;全球多國重新審視安全問題,增加軍購和國防預算。在經濟方面,這場危機加大了全球經濟複蘇難度,全球能源、糧食供應緊縮和價格波動一度使不少國家出現困境。

地區博弈加劇

烏克蘭危機背景下,俄羅斯和西方緊張關系加劇,俄面臨更大的壓力和軍事威脅。

俄羅斯與烏克蘭沖突未止,阿塞拜疆與亞美尼亞硝煙又起。9月19日,阿塞拜疆以“反恐行動”為名對亞美尼亞控制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地區發動軍事打擊,以恢複當地“憲法秩序”。一場閃電戰後,阿塞拜疆完全控制了納卡地區,随即宣布已與納卡地區代表達成停火協定。12月7日,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就改善兩國關系發表聯合聲明。

被稱作“高加索火藥桶”的納卡地區看似已經恢複平靜,但其背後的大國博弈暗流洶湧。作為外高加索地區事務的傳統參與者,俄羅斯在納卡問題中扮演關鍵角色。近兩年來,被視作俄羅斯盟友的亞美尼亞多次公開抨擊俄在納卡問題上的“不作為”。失去納卡地區後,亞美尼亞直接拒絕出席俄主導的集體安全條約組織理事會會議。不僅如此,亞美尼亞還拒絕參與集安組織軍演,轉而與美國舉行聯合軍演。

受烏克蘭危機影響,俄羅斯在其他地緣方向投入的資源有所減少,美國趁機展開行動,試圖削弱俄在地區的影響力。今年9月,美國總統拜登與中亞五國元首在紐約舉行會晤,這是美國與中亞五國的“C5+1”對話機制首次由部長級提升至元首級。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亞所副所長韓璐認為,美西方趁機加緊拉攏地區國家,導緻俄在地區的控局能力下降,特别是亞美尼亞與俄羅斯的同盟關系受損。但總體來看,地區國家依然與俄羅斯保持緊密聯系,對俄關系依然是外交優先方向。

對華合作深化

盡管美西方不斷拱火澆油,但亞歐國家普遍希望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以元首外交為引領,中國與該地區國家傳承友好合作,攜手應對挑戰。

今年3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路俄羅斯,開啟今年第一次國事通路。10月,俄總統普京來華出席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中俄元首年内兩度面對面會晤,充分展現兩國關系的高水準和特殊性。

今年5月,中亞五國元首齊聚中國古城西安,參加首屆中國-中亞峰會,建構更加緊密的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成為本次峰會最重要的政治成果。建交31年來,中國同中亞國家加速對接發展戰略,務實合作不斷深化,友好關系日益鞏固。中國-中亞峰會的舉行将中國與中亞國家關系提升到一個嶄新高度。

全球七大地區2023回眸丨亞歐:域内危機難解博弈加劇

這是10月17日在北京拍攝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新聞中心。新華社記者陳斌攝

2023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而中亞地區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首倡之地,也是共建“一帶一路”示範區。十年來,中國同中亞國家共建“一帶一路”先試先行,在發展戰略對接、合作機制建設、重大項目推進等方面碩果累累,中哈原油管道、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中吉烏公路等一大批互利共赢的合作項目建成,途經中亞的中歐班列快速發展。

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中方宣布支援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涉及數字經濟、綠色經濟、産業鍊供應鍊等新亮點,為未來中國與中亞國家合作提質更新提供了新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