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時政微觀察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是“三農”工作總抓手

作者:國際線上
時政微觀察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是“三農”工作總抓手

12月19日至20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前,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就開好這次會議,做好“三農”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戰略全局出發,對“三農”工作作出重要訓示,強調“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不懈夯實農業基礎,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在大陸,農業是近兩億人就業的産業,農村是近5億農民常住的家園,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

在中國式現代化的長卷中,農村現代化該怎樣推進?如何紮實推動鄉村振興持續走深走實?

《時政微觀察》從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産業振興的角度為你解讀。

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

習近平總書記明确指出:“把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作為新時代新征程‘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循序漸進、久久為功,集中力量抓好辦成一批群衆可感可及的實事。”

“千萬工程”,即“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是2003年習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間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一項重大工程。

“千萬工程”實施20年,探索出了一條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推動美麗中國建設的科學路徑。學習運用“千萬工程”不是要求全國都将浙江的鄉村振興模式作為“圖紙”來施工,而是要找準切口、因地制宜,将地區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形成産業興、百姓富的良好局面。

把特色優勢産業做強做大

廣西來賓市興賓區鳳凰鎮,成片的甘蔗一眼望不到邊。

這裡是來賓市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黃安優質“雙高”糖料蔗基地,面積達1.3萬畝。

12月14日下午,正在廣西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裡,登上田間的八角樓二樓遠眺。當得知大型甘蔗收割機一天能收割180噸至200噸甘蔗,相當于180個人工的工作量,總書記連連稱贊。

在鳳凰鎮的一家制糖企業,總書記詳細了解壓榨、制煉等制糖工藝和作業流程。“一根甘蔗實作‘吃幹榨盡’。這是一個附加值很高的産業!”

時政微觀察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是“三農”工作總抓手

△廣西來賓市興賓區鳳凰鎮黃安村“雙高”糖料蔗基地裡,收割機手正在機械化砍收糖蔗。

廣西的甘蔗種植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及氣候優勢,糖料蔗種植面積、食糖産量已連續32個榨季居全國第一位,連續19個榨季占全國60%左右,是維護大陸食糖安全的主陣地。

“我到各地考察,都要看看我們國家規劃布局上有代表性的産品。在來賓,甘蔗就是代表。今天來這裡看到甘蔗種植和糖業發展格局,心裡更托底了。”總書記說。

“農業生産布局關乎發展與安全。種植面積要穩定,品種、技術也要提高,把這個特色優勢産業做強做大。國家支援你們,你們也要把這件事抓好,為千家萬戶送去甜蜜。”總書記言語諄諄。

依托農業農村特色資源是發展鄉村産業的關鍵一環,因地制宜才能高效省力、精準發力。

做好特色農業大文章

河北滄州市地處渤海之濱,土壤鹽堿化程度高,有大片的中低産田和鹽堿荒地。近年來,通過培育耐鹽堿、抗病性強的小麥品種,改良生産栽培技術,鹽堿地逐漸變身“大糧倉”。

今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專程來到這裡,深入田間考察旱堿麥種植推廣及産業化情況。

望着廣袤的田野,總書記思慮深遠:“全國有15億畝鹽堿地,其中适宜種植糧食的5億畝,如果能開發利用,對于擴大大陸耕地面積、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大意義。”

時政微觀察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是“三農”工作總抓手

△6月9日,滄州渤海新區黃骅市仙莊片區旱堿麥開鐮。

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到山東東營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區,專門考察了耐鹽堿作物培育情況。

“上次看了大豆,這次看了小麥。鹽堿地綜合利用是一個戰略問題,必須擺上重要位置。大陸除了沿海地區,東北松嫩平原、内蒙古河套地區、新疆地區等,都有大片鹽堿地。要在已有成果基礎上進一步努力,做好鹽堿地特色農業這篇大文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時政微觀察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是“三農”工作總抓手

△勞工們在廣東茂名一荔枝産業園生産工廠中的房間工作。這裡的荔枝清汁生産線每天可處理200噸荔枝鮮果。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也能興一方業。

浙江安吉的“安吉白茶”,以52.06億元的品牌價值在118個茶葉區域公共品牌價值排行榜中位居第八。小小茶葉之是以能富一方百姓,就在于當地擁有獨特制茶技藝。

陝西延安的蘋果産業綜合産值超300億元,山西大同的黃花出口多個國家和地區,廣東茂名的荔枝以高品質馳名中外……一個個産業興旺的場景,彰顯着現代農業發展的強勁動能。

截至目前,大陸已累計建設180個優勢特色鄉村産業叢集,全産業鍊産值超過4.6萬億元,輻射帶動1000多萬戶農民。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新時代建設農業強國的重要任務。

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和利用各地優勢資源,腳踏實地、埋頭苦幹,我們定能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更好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