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範進中舉後突然瘋了?把他的官職放到現代,可能你比他還瘋

作者:如一席話

世人都說讀書好,功名利祿少不了,世人都說當官好,錦衣華服相伴老。十年寒窗,一朝中舉,是多少學子苦苦所追求。

可當了官以後呢,是一改往日整天酒池肉林,還是繼續兢兢業業,清貧為官,這個選擇題自古有多少人明知正确答案卻還難守本心。

範進一生熱衷于科考,雖然多次應考,卻屢考不中,好不容易在五十多歲中了進士後,因過于歡喜,卻犯了瘋病。

要不是嶽父一掌将其打暈,或許也就沒有後來的故事了。

那麼範進考中舉人後到底可以獲得什麼好處,放到現代又是什麼光景。

為什麼範進中舉後突然瘋了?把他的官職放到現代,可能你比他還瘋

古代如何選拔人才

想要了解範進中舉後的生活,首先來說一下科舉考試。科舉考試啟于隋唐,沒于清朝末年,本意是為打破世家對官場的控制,從寒門中選拔人才的官員考試。

古代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還有殿試。範進就是參加鄉試後中的舉人,看到自己中了舉人後,太過興奮,才暈了。

一般來說中了舉人後就可以選官了,擔任縣令等小官,要想當更大的官,就還得往上考。當然能夠參加鄉試的需要成為童生,童生考試在本縣進行,知府任主考官,考中後獲得童生身份。

為什麼範進中舉後突然瘋了?把他的官職放到現代,可能你比他還瘋

中了舉人的官員可以參加次年的會試,會試一般在京城舉行,考中者稱為貢士。到了這一步的貢士們就可以參加科舉最進階别的考試了,由武則天創立的殿試,如果考中,稱為進士。

進士不但可以在京為官,即便在地方,也無不是封疆大吏,是以古代文人大多一生熱衷科舉,為的就是進入仕途,光宗耀祖。

科舉考試設立的初期,不但緩解了官場人才匮乏的局面,更有助于皇權的集中,讓國家減少戰亂,穩定發展。

但到了明清時期,封建社會的弊端逐漸顯現,上層建築跟不上經濟發展,是以封建統治者為了加強權利統治,科舉這個選拔人才的通道也逐漸變成統治者的工具。

為什麼範進中舉後突然瘋了?把他的官職放到現代,可能你比他還瘋

明清時期的科舉考試的内容,逐漸由多科目變為單一科目考試,文章形式轉變為八股文字。

很多人不了解八股文,及隻從四書五經中選取題目,考生作答時需要寫固定的文章格式,高低押韻皆有定式,字數也有嚴格的限制。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真正有才的文人無法展示才學,選取的官員也大多成了隻會道理文章的酸腐書生,這種情況到了清朝時尤為嚴重。

直到慈溪太後頒布政令廢除,這一場曆經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考試才落下帷幕。

為什麼範進中舉後突然瘋了?把他的官職放到現代,可能你比他還瘋

範進中舉後前後對比,諷刺人性中的利與害

範進中舉這篇小說是吳敬梓《儒林外史》中的一回,是為諷刺當時科考環境與社會風氣。

範進久考不中,不止受到自己嶽丈的羞辱,還經常受到街坊鄰居的寒酸玩笑,連範進本人也沒有文人該有的清正與傲骨,變得谄媚市儈。

多年的底層市井生活,讓範進明白,隻有考取功名才能翻身。

當鄰居告訴範進高中的消息後,多年的落榜與窮困讓範進第一反應便是不相信,當看到官府告示真的榜上有名後,血壓上升,竟然暈了過去。

為什麼範進中舉後突然瘋了?把他的官職放到現代,可能你比他還瘋

諷刺的是,當郎中讓胡屠戶打暈範進的時候,平時仗勢欺範進的嶽丈,竟怕打了舉人老爺要下十八層地獄。之前說範進癞蛤蟆想吃天鵝肉,現在又說範進才貌雙絕,這前後對比,不可謂不可笑。

當範進恢複正常回到家中,街坊鄰居仿佛換了一批人,以前的貶低刻薄皆是不見,個個開始笑臉相迎,最後連張鄉紳也親自送來錢财。

文章的最後,範進一家從之前的落魄窮苦,到家仆伺身,錢财,米糧充盈,這就是範進二十次落榜依舊沒有放棄的動力吧。

為什麼範進中舉後突然瘋了?把他的官職放到現代,可能你比他還瘋

範進考中後到底可以做什麼官

書中範進所在的年代屬于明朝成化年間,雖然經濟高度發達,卻因八股文的興起,通過科考及第的官員大多沒有什麼實幹才能,多是酸儒腐生,滿口四書五經。

這樣的官場也多是程式化的辦事風格,腐敗叢生。

根據《儒林外史》前後介紹,範進中舉後繼續參加了會試,并且考中了,成為貢生。

接着範進在貴人周進的幫助下參加殿試考中了進士。

這個時候的範進可謂春風得意,被任命職位與部門,留在京中當了禦史。數年之後,升遷緻山東學道。

為什麼範進中舉後突然瘋了?把他的官職放到現代,可能你比他還瘋

後來在《儒林外史》第十八回提到,範通政乘船回廣東了,說明範進後來再次升緻通政。

縱觀範進升遷史,從中了進士後,範進任禦史,是七品官,後來的山東學道主管山東科考事宜。雖級不高,任職門檻卻不低,最後擔通政一職,為正四品官。

如果放到現在,範進的從政之路就是從中央政府的秘書開始,後又到山東教育廳擔任上司,最後回到中央,擔任整理地區奏報,向皇帝呈報的工作,直接涉及軍政大事。

為什麼範進中舉後突然瘋了?把他的官職放到現代,可能你比他還瘋

小說中範進雖然老年及第,但在官場中卻一路順遂,範進最終改變的不止是自身處境,跟多的是獲得了功名利祿。

值得一提的是範進形象的原型,明萬曆年三十五年的狀元黃世俊。

三十四歲才進京趕考,因寒酸窮倒,被嶽丈掃地出門,後來卻高中狀元。

為什麼範進中舉後突然瘋了?把他的官職放到現代,可能你比他還瘋

結語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不止古人這樣認為,現在有不少人依舊這樣想,新聞經常報道因給孩子輔導作業,氣到住院,還有被氣死的,可是讀書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

古時科考,為的一朝及第做那人上之人。

随着封建社會的滅亡,現在教育的普及,我們讀書更多為的是學會思考,在遭遇困境時,能夠冷靜應對,懂得道理,更好去生活。

為什麼範進中舉後突然瘋了?把他的官職放到現代,可能你比他還瘋

範進隻是那個時代衆多士子中不起眼的一個,他的遭遇,也是大多數普通人經曆的。

中舉之前人們是冷漠的,中舉之後,方可感受世間的溫暖與美好,這一切都是權利的力量。

十年寒窗人不知,一朝中舉利皆來,世人畢生所求,不過是功名富貴罷了。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呢?

#頭條創作挑戰賽#

繼續閱讀